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9:24

初二政治:法律“雷池”不可越 教案

<p>【摘要】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p><p>教学目标:</p><p>1、 知识与能力</p><p>知道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了解我国刑法的种类;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p><p>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警示自己不能犯罪,即使不满16周岁,犯了刑法规定的八种罪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p><p>认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注意保护自己。</p><p>2、 过程与方法</p><p>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法律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犯罪为什么要受到刑事制裁;我国刑法是怎样处罚犯罪行为的;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p><p>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要避免违法犯罪,使自己健康成长,就要了解犯罪要受到怎样的惩罚,才能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预防犯罪发生;同时,树立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运用法律与犯罪分子作斗争。</p><p>教学重点: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和刑事责任的年龄</p><p>教学难点: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p><p>教学过程:</p><p>一、 复习提问</p><p>1、 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p><p>2、 犯罪的三个特征是什么?</p><p>3、 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容易发展成违法犯罪?</p><p>4、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p><p>二、案例研讨:阅读课本81页82页的内容,讨论谁应应当负刑事责任,并说明理由。</p><p>教师指导:</p><p>按照我国的刑事年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Q###J、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8种最得,才负刑事责任。</p><p>故小华不负刑事责任,他虽然已满14周岁但不属于8种罪。小文负刑事责任,虽不满16周岁,但其犯的是抢劫罪属于8种最之列。小东也要负刑事 责任,根据刑法第267条规定,已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p><p>活动二:讨论会小丽的故事</p><p>(1)设计目的</p><p>知道要积极和 违法犯罪作斗争。在斗争中,既要勇敢又要机智。</p><p>(2)过程指导</p><p>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丽的故事,并就怎样应对非法侵害,积极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p><p>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的讨论结果。</p><p>第三步:教师小结点拔</p><p>(3)教师对讨论过程忠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p><p>三、知识点梳理</p><p>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p><p>1、惩罚犯罪的意义</p><p>(1)对犯罪分子加以惩处,可以及时制止他们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p><p>(2)同时 可以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使他们悬崖勒马,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p><p>2、我国刑法的种类</p><p>(1)主刑(基本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p><p>(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p><p>主刑只可以单独运用,不能附加并用。附加刑事补充主刑适用的,即可以附加在主刑赏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p><p>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p><p>(1)不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p><p>(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负少数集中严重刑事犯罪的责任;</p><p>(3)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p><p>(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p><p>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p>(1)通违法犯罪作斗争食公民的权利和义务;</p><p>(2)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p><p>教师小结: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过程,开始是染上坏思想、坏习惯,但又不自觉改正,逐步发展,便会干违法的事,再不回头,越走越远,就会滑倒犯罪的邪路上。所以中学生要防止做出违法犯罪的事,一定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品德,克服缺点和错误,发现有了不好苗头,就要认真改正,千万不 可以等闲视之。法律要严格遵守,对纪律和规章制度也要严格遵守。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与违法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又得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行为,由于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便转化为违法犯罪行为。</p><p>同学们:违法与犯罪不 不 仅仅是一念之差,它是由 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青少年学生平时要注意加强法制学习,树立法制观念,加强自我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引诱,防止悲剧的重演</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二政治:法律“雷池”不可越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