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9:19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教学设计

<p align="center"><strong>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教学设计</strong></p><p><strong>第一课时 计划生育是国策教学设计</strong></p><p><strong>【课表原文】</strong></p><p>4.5知道我国的人口现状,了解计划生育国策。</p><p><strong>【教学目标】</strong></p><p>树立正确的人口意识,支持和拥护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p><p>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懂得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p><p><strong>【教学重难点】</strong></p><p>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p><p><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p>导入</p><p>多媒体出示漫画“地球在呻吟”,并配音。(出示幻灯片1)</p><p>教师设问: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你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p><p>学生发表感言(略)</p><p>学生回答后,教师做积极、肯定的评价,并指出: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联合发表的《2023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23年前耗尽。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今天就要探讨的主题是——计划生育是国策(多媒体打出幻灯片2)。</p><p>教师:刚才我们谈到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话题,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内容是关于春运期间火车站、汽车站拥挤的人流图。(出示幻灯片3)</p><p>教师提问:看了这组图片你有和感想?有何发现?</p><p>学生交流</p><p>教师:刚才同学们一起观看并回忆了自己亲身体验的车站、码头人口众多的情景,大家共同的感受是中国人口众多。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吗?</p><p>数一数,算一算</p><p>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第二◆相关内容,并指导学生计算填写好相关的内容。(出示幻灯片4)</p><p>学生回答:略。</p><p>教师小结、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中国这么多人中接受过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情况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幻灯片5,学生思考中国的人口特点还有那些。</p><p>让学生阅读材料,充分发言。(出示幻灯片6)</p><p>看一看,议一议</p><p>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p><p>学生交流感受:略。</p><p>教师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现在已经负载了近13亿人口。而今后几十年,我国人口问题不仅难以缓解,还将日趋严重。严峻的人口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实行计划生育,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它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p><p>教师指导观察教材第二◎中的四幅漫画,完成第一、第二和第三相关内容。</p><p>教师引导: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问题更加突出,人口形势更为严峻。人口众多和新增人口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接近我们生活来说,就影响到我们每个同学的学习、生活。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2023年12月,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p><p>教师提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哪些好处?</p><p>学生回答:略。</p><p>教师小结: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从国家来说,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公民个人来讲,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有利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p><p>教师简要小结本节课(出示幻灯片7)</p><p>同学们,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p><p><strong>【教学用题】</strong></p><p>1.下面是一位记者与农村放羊娃的一段对话:“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娃干什么----放羊”</p><p>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 从记者与放羊娃的对话中反映出什么问题?</p><p>(2) 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何建议?</p><p>2.每掀过一张日历,就有五万个中国娃降生在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土上;地球没绕太阳一周,我国净增2023万人口。目前我国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现仅有8.5年,202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更少,4.9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农村15岁至60岁劳动年龄人口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人数仅为545人。</p><p>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那些国情?</p><p align="center"><strong>第十三课 持续和谐发展</strong></p><p><strong>第二课时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教学设计</strong></p><p>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p><p>课标原文</p><p>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p><p>依 据课 标原 文要 求确 定的 三维 教学 目标</p><p><strong>(一)知识与能力</strong></p><p>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p><p>提高学生对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认识;</p><p>了解我国保护环境的政策,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增强保护环境的能力。</p><p><strong>(二)过程与方法</strong></p><p>搜集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p><p>通过图片欣赏,了解我国资源环境状况;</p><p>通过一组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意识到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国家和公民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生存的家园;</p><p>通过一些环保图片和环保小故事,说明环保的重要性以及环保活动取得的成效。</p><p><strong>(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strong></p><p>培养、增强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p><p>根据课标原文和三维目标设定的主要课堂教学用题</p><p>1、学生辩论:正方:我国是地大物博;反方:我国并不是地大物博。2、用一句话概括我国资源状况。</p><p>3、面对我国人口和自然资源的状况,我们应采取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是:A、节约自然资源 B、保护自然资源</p><p>C、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D、完全满足当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p><p>4、你还知道哪些循环用水小窍门?</p><p>5、用一句话概括我国资源状况.</p><p>6、面对自然界敲响的警钟,我国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p><p>7、蜀河镇存在最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有哪些?(浪费水资源、滥砍滥伐、乱扔垃圾、、、、、)</p><p>8、小组讨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乱扔废弃物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p><p>9、能力拓展:一封给小鸟的回信</p><p>对所用课本内容的取舍情况 增:直接反映资源环境问题的图片、视频。</p><p>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料。</p><p>哥本哈根世界气象大会及“低碳”资料。</p><p>删:课文66页沙尘暴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p><p><strong>【教学重点】</strong></p><p>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p><p><strong>【教学难点】</strong></p><p>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p><p><strong>【主要教法学法】</strong></p><p>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合作探究,点拔释疑为主要表现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成教学目标。</p><p><strong>【教学准备】</strong></p><p> 多媒体课件</p><p>教学进程设计</p><p>板块内容 具体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师生互动)</p><p><strong>第一板块</strong></p><p>(导入新课) 3、 学生倾听:“一封小鸟的来信”相互交流:你感受到了什么?</p><p>4、 教师导入:小鸟的来信让我们也反映出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p><p><strong>第二板块</strong></p><p>(资源状况) 5、 图片展示:山川、河流、树木等各种资源,边展示边解说。</p><p>6、 学生辩论:正方:我国是地大物博;反方:我国并不是地大物博。</p><p>7、 资料展示:我国各类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比较。</p><p>8、 学生小结:我国资源状况。(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p><p>9、 当堂检测:怎样使用自然资源?(不用?随意使用?)</p><p>10、 正文拓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你还知道哪些节水小窍门? (循环用水、一水多用)</p><p><strong>第三板块</strong></p><p>(环境状况) 5、 漫画赏析:小河水变黑了(水污染)</p><p>6、 图片展示: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地荒漠化、、、</p><p>7、 学生交流:我国环境状况:(相当严峻、不容乐观)</p><p>8、 新闻链接:中国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资料及图片。</p><p>9、 师生交流:面对自然界敲响的警钟,我国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p><p>10、 教师补充:我国专门制定《环境保护法》《水法》《森林法》我国环境问题初步得到遏制,但还是不容乐观。</p><p>11、 正文拓展:今天你低碳了吗?</p><p><strong>第四板块</strong></p><p>(课堂收获) 6、 学生发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资源状况是“总量大,人均量少”,我们一定要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同时,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们还应积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p><p><strong>第五板块</strong></p><p>(能力拓展) 1、 链接生活:蜀河镇存在最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有哪些?(浪费水资源、滥砍滥伐、乱扔垃圾、、、、、)</p><p>2、 小组讨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以从哪些小事做起?(随手关闭水龙头;不乱扔废弃物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p><p>3、 老师寄语:保护资源 我有责任 爱护环境 从我做起</p><p>4、 能力拓展:听歌曲《大家来环保》,写一封给小鸟的回信。</p><p><strong>【作业设计】</strong></p><p>实践作业: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事并记录下来。</p><p><strong>【板书设计】</strong></p><p>我国的资源环境状况:</p><p>1、资源状况: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p><p>2、环境状况:形势严峻、不容乐观。</p><p>3、基本国策: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p><p>课后反思</p><p>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p><p align="center"><strong>第三课时: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设计</strong></p><p><strong>一 《课程标准》原文:</strong></p><p>“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p><p><strong>二 《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strong></p><p>1 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p><p>2 提高持续和谐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p><p>3 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容。</p><p><strong>三 教学重点难点:</strong></p><p>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p><p><strong>四 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strong></p><p>1、阅读教材74页知识采撷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解释,思考:什么是可持续发展?</p><p>2、阅读教材70页的材料,讨论:</p><p>⑴“我要为地球上濒于灭绝的动物说话,因为他们已没葬身之地……”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p><p>⑵请设想:“如果将用于战争的钱解决环境问题”,世界将会是什么局面?</p><p>⑶“我们没有什么神秘的使命,只是要为我们的未来抗争。”这句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愿望?</p><p>3、阅读教材71页有关内容,找一找:</p><p>⑴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p><p>⑵国家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的重大举措有哪些?</p><p>4、阅读教材71页有关内容,辩论:</p><p>正方观点:应当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p><p>反方观点:应当先发展经济,后保护环境。</p><p><strong>五 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strong></p><p>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伞’破难遮‘阳’”、“雨中垂钓”、“乞力马扎罗雪山旅游团”、“明天,我们去哪里?”、“女娲难补天”、“千疮百孔”。</p><p>出示课题: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p><p>2、学生自学解决“教学用题1”:</p><p>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1” 学生自学作答 全班抽查统一答案。</p><p>3、讨论交流点拨解决“教学用题2”</p><p>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2”,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集体讨论 教师总结点拨。</p><p>4、自学讲述解决“教学用题3”</p><p>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3”,进行自学自导 学生收集整理信息,思考问题 同桌交流答案 全班抽查统一答题思路 教师补充。</p><p>5、辩论总结解决“教学用题4”</p><p>具体流程:出示“教学用题4” 正反方学生辩论 教师总结点评 。</p><p><strong>六 补充内容 :</strong></p><p>1、提倡5种生活方式:</p><p>节约资源,减少污染</p><p>绿色消费,环保选购</p><p>重复利用,多次利用</p><p>分类回收,循环再生</p><p>保护自然,万物共存</p><p>2、支持的5用生活原则:</p><p>弃用: 放弃使用一次性产品;</p><p>代用:自备购物袋,代替使用塑料袋;</p><p>节用:节省利用能源资源;</p><p>慎用:珍惜木材,慎用纸张;</p><p>重用:把废物重新使用(如:废物回收或把废物做成有用的物品)。</p><p><strong>七 板书设计:</strong></p><p>可持续发展内涵</p><p>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p><p>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p><p>互相制约</p><p>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p><p>互相促进</p><p><strong>八、作业设计:</strong></p><p>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用实实在在的努力和行动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让我们积极投身到创建绿色环保学校的行动中来吧!</p><p>1、创建绿色环保学校有什么意义?</p><p>2、我们校园内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p><p>3、我们应采取哪些措施?</p><p>4、请为学校的环境保护工作设计几块言简意赅的标语牌。</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三课《持续和谐发展》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