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第二轮备考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同步检测2023
<p>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小编准备了高三政治第二轮备考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同步检测,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单项选择:</p><p>1.不同的商品生产者生产同一种商品,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上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有人赚钱,有人亏本这是因为( )</p><p>A.商品的价值量不同 B.商品的数量不同</p><p>C.劳动者素质不同 D.劳动生产率不同</p><p>2.下列对图8的分析,正确的是( )</p><p>A.在a点时,猪肉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p><p>B.在b点时,猪肉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p><p>C.在a点到b点期间,资源大量流人养猪行业</p><p>D.在a点到b点期间,养猪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p><p>3.拉美玛雅人的预言,印度科学家首先发出预警,惯用的美国为代表的拯救世界,中国付出巨大努力制造救人的方舟,美国黑人总统和演绎正义的黑人科学家,不时闪现的俄罗斯元素一影片 《2023 》 的这些艺术再现顾及了全球各大洲观众的心理《2023》的巨大票房收人已在预料之中。这告诉我们,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坚持( )</p><p>A.以市场为导向 B.以科技为支撑</p><p>C.以管理为保障 D.以人类利益为根本追求</p><p>4.一部《阿凡达》把3D技术运用到极致,打造出亦真亦幻的美感。该片上映仅20天全球票房就达11.62亿美元,在中国内地上映3天票房就达1.1亿元人民币,令与之有关的3D产业一起成为备受热棒的投资概念,3D产品必将成为未来消费的主流。这表明( )</p><p>①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人们的文化消费丰富多彩 ③经济是文化发展繁荣的物质基础 ④科技进步能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p><p>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p><p>5.在现代社会,日渐流行的信用工具及其独特优点是( )</p><p>A.转帐支票 携带方便、使用安全B.信用卡 集消费、结算、查询等为一体</p><p>C.汇票 便于异地消费和外埠结算 D.信用卡 不因物价升高而贬值</p><p>6.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人们购置年货、宴请亲朋、娱乐消遣消费最集中的时候。根据记载,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消费额一般达到全年消费的20%30%,有的高达60%70%,其中不乏突击消费、公关消费、人情消费、超前消费等。对上述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 )</p><p>A.居民生活消费也需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p><p>B.居民应把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起来</p><p>C.居民应将家庭消费与国情相适应,注意适度消费</p><p>D.居民在消费时,应注意提高消费的科学性、合理性、文明性</p><p>7.右图漫画《应聘》启示我们( )</p><p>A.企业应不断创造就了业岗位</p><p>B.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p><p>C.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p><p>D.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素质</p><p>8.某地一家经营管理好、经济效益高、产品销路好的优势企业,吞并收购了另一家高能耗、高污染、负债近2023万元的同类企业,成立了子公司,几年来公司创利税超过2023万元。这表明企业兼并 ( )</p><p>A.必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p><p>B.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p><p>C.可以消除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p><p>D.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p><p>9.2023年春节过后,用工荒又成了流行词汇。专家指出,用工荒的出现是一个时段的、结构性的、局部区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不适应岗位需求。另一个因素是,我国对外贸易有所恢复,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订单增加,使得短期内用工增加较多,导致一段时间招不到工人的状况出现。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当</p><p>①对农民工返乡做出适当限制,以保证沿海城市的用工需求 ②关注企业的用工变化,加大对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用工信息的披露力度 ③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充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④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p><p>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p><p>10.在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应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应该</p><p>①降低劳动力成本 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p>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④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二、非选择题:</p><p>11. 材料一: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p><p>材料二:某高中学生的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p><p>11月份家庭收入11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11月份该同学资金情况</p><p>父亲工资母亲工资生日请同学吃饭同学互送礼品买个性化服饰买MP3自己伙食费支出向父母要向别人借</p><p>800元600元150元60元100元300元220元600元230元</p><p>材料三:二战后到上世纪70年代初,西方曾经形成了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三高发展模式,给全球资源、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造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模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p><p>(1)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12分)</p><p>(2)结合材料二,如果就该同学的消费情况让你与他进行一次谈话,请写出你的谈话要点。(10分)</p><p>(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为什么要提高全民的资源环境意识,树立正确是消费观?(6分)</p><p>12.材料一: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证明,人均GDP2023美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超越文化温饱线走向小康阶段、开始进入消费结构巨变期的标志性数据。社会在食品衣着等基本生存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将会逐步减少,在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享受性消费方面的支出比重会日益上升。如沪、京、粤等经济发达地区在人均GDP突破了2023美元前后,居民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在经历了从吃转向用之后,又开始从用转向住房、汽车、旅游、文化消费。</p><p>材料二:目前沪、京、粤等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为20233元、20230元;20237.8元、20230.4元;20237.65元、20234.79元。这些地区消费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住房、交通、通讯等消费热点发展。</p><p>⑴材料一、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学道理?</p><p>⑵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三政治第二轮备考生活消费与生产经营同步检测,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