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8:56

初二下册政治教学计划:第1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1课时)

<p>一、本课的教学目标</p><p>(一)知识目标</p><p>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与公民的区别;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p><p>(二)能力目标</p><p>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公民和人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提高正确行使权利的能力;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寻求法律保护。</p><p>(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p><p>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我行我素,要重视他人权利,要维护国家、社会、集体的权利,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p><p>二、本课设计的依据</p><p>(一)依据学生</p><p>初中生面临三个现实问题:自己享有哪些权利?怎样正确行使权利?怎样正确维护权利?在这些问题上学生模糊不清或存在错误观念。</p><p>(二)依据课标</p><p>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之“权利与义务”。该部分的课标是“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年,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p><p>三、教学重点、难点</p><p>重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p><p>难点: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和联系;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p><p>四、教学方法:情感激励法、比较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合作探究法等。</p><p>五、课时安排</p><p>本课共2课时,一框1课时。</p><p>六、教学过程</p><p>课前准备:调查学生对法律以及权利问题的认识情况,以了解学生的法制观念;剪接有关全国人大开会的录象;翻阅宪法第二章,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收集学生中不正确行使权利的案例和素材;布置学生回家看电视,认识全国政协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到北京开会的意义。</p><p>第一框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p><p>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p><p>导入新课 播放全国人大会议的录象,之后投影国徽。要学生弄明白:国徽图案的涵义、人大代表的组成、代表在开会意味着什么? 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引学生入教材,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p><p>合作探讨深入浅出 通过探讨,掌握以下知识:1、我国的国家性质;2、现阶段我国人民的构成;3、举例说明我国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 落实课本知识,发展学生能力。</p><p>让学生明白:人民民主专政,既包括对人民实行民主,也包括对敌人(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对于专政问题不必展开讲。</p><p>过渡 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与公民权利分不开 本框两目内容的衔接</p><p>比较探讨</p><p>明确概念 播放录象、投影宪法有关内容:探讨有关权利的基本知识,即公民权利的涵义、公民基本权利的涵义 澄清两对模糊概念,</p><p>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p><p>分析漫画:弄清人民、公民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区别与联系</p><p>逻辑追踪思考交流</p><p>小寒案例分析:公民有什么权利?如何切实得以实现?——我国的权利保障体制:</p><p>立法保障——宪法——司法保障 要学生明确:</p><p>1、公民权利谁赋予?</p><p>2、公民权利谁保障?</p><p>投影法制漫画,合作完成课本P7中部分具体法律与保障公民权利的关系。小结:立法保障的含义</p><p>分析女生被搜身案例,思考:当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怎么办?小结:司法保障的含义</p><p>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学生列举哪方面的权利与什么法律有关?学生列举被侵权和维权的案例。</p><p>总结: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是维权的利剑。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真正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维权的观念和意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二下册政治教学计划:第1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第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