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7:21

2023寒假高二上学期政治作业

<p>高中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的看待问题,正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最终将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小编准备了寒假高二上学期政治作业,希望你喜欢。</p><p>2023寒假高二上学期政治作业</p><p>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p><p>1.自晋迄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奋,始若未之信,卒大显于时。(引自《新唐书》)这段论述</p><p>A.直接地反映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扩大</p><p>B.明显具有维护儒学正统的意识</p><p>C.夸大了韩愈的作用或影响</p><p>D.绝大部分不符合历史事实</p><p>2.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以下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p><p>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p><p>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p><p>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p><p>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p><p>3.下表是16~17世纪中国、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p><p>姓名成就</p><p>中国</p><p>李时珍《本草纲目》</p><p>徐光启《农政全书》</p><p>宋应星《天工开物》</p><p>欧洲</p><p>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p><p>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体,证实太阳中心说</p><p>牛顿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p><p>①中国古代科技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以应用技术为主 ②中国明清科技发达,领先世界</p><p>③西方科技采用观察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科学 ④西方农业落后</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p><p>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孟德斯鸠在这里所说的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的含义是</p><p>A.社会和谐稳定 B.人人平等</p><p>C.拥有自由 D.主权在民</p><p>5.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在诗作《致人杰》中写道:天空最深处的秘密被揭示,是最外面的天球旋转的力不再隐藏。现在已知骇人的彗星走过的弯曲路径;扫帚星的天象不再令人惊奇。所有这些,让古代贤人苦恼,学派之间徒然争吵,我们看到,政治驱散云雾据此判断这篇诗作是歌颂</p><p>A.伽利略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p><p>6.美国学者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20232023》一书中记录的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根据下图,这些专利最可能主要集中在</p><p>A.各类电器革新 B.日用化工产品</p><p>C.新式交通工具 D.机器发明和使用</p><p>7.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p><p>A.林则徐、魏 B.康有为、梁启超</p><p>C.孙中山、章太炎 D.陈独秀、胡适</p><p>8.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道: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但没有人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反对,我想,他们(或)许是感到寂寞了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p><p>A.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p><p>B.急功近利,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p><p>C.脱离群众,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p><p>D.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p><p>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认为:2023年之后的中国革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从2023年开始已酝酿了30年),这反而使中国人和美国人对世界的看法更接近了。这说明</p><p>A.美国已经接受了马克思主义</p><p>B.马克思主义通过五四运动传入中国</p><p>C.中美政治理念趋向相互认同</p><p>D.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了国际视野</p><p>10.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其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下列作品最接近于这种风格的是</p><p>A.《歌集》 B.《苹果车》 C.《茶花女》 D.《等待戈多》</p><p>二、非选择题(20分)</p><p>1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始终存在变与不变的激烈争论,形成了变法派与传统派(反变法派)的激烈对立,并进而形成了党派之争。下面两表对变法派和传统派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展示:</p><p>变法派</p><p>姓名籍贯年龄主要官职(熙宁年间)</p><p>宋神宗24岁</p><p>王安石江西51岁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p><p>吕惠卿福建40岁翰林学士、三司使</p><p>曾布江西36岁翰林学士、三司使</p><p>王雱江西27岁太子中允、天章阁侍制兼侍讲</p><p>李定江苏45岁判太常寺、权御史中丞</p><p>吕嘉问安徽?权户部判官、提举市易务</p><p>邓绾四川44岁侍御史知杂事、御史中丞</p><p>舒亶浙江31岁判司农寺、御史中丞</p><p>谢景温浙江50岁侍御史知杂事</p><p>韩绛河南60岁参知政事、同中书下平章事</p><p>章惇福建37岁编修三司条例官</p><p>王陶陕西52岁御史中丞、权三司使</p><p>王韶江西42岁管勾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枢密直学士</p><p>王子韶山西?监察御史里行、湖南转运判官</p><p>蒲宗孟四川44岁知制诰、翰林学士</p><p>蔡确福建34岁监察御史里行、御史中丞</p><p>传统派</p><p>姓名籍贯年龄主要官职(熙宁年间)</p><p>司马光山西63岁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p><p>文彦博山西66岁枢密史、司空、判河阳</p><p>韩琦河南64岁知汝州、权开封府</p><p>曾公亮福建73岁尚书左仆射、判永兴军</p><p>赵抃浙江64岁参知政事、知杭州</p><p>富弼河南68岁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p><p>吕诲河南58岁权御史中丞、知邓州</p><p>范镇四川64岁翰林学士、知通进银台司</p><p>张方平河南65岁参知政事、知陈州</p><p>苏轼四川45岁杭州通判、知湖州</p><p>欧阳修江西65岁知亳、青、蔡三州</p><p>范纯仁江苏45岁同知谏院、成都路转运使</p><p>吕公著安徽54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御史中丞</p><p>孙觉江苏44岁知广德军、知应天府</p><p>孙永河北53岁河北转运使、知秦州</p><p>王安国江西44岁著作佐郎、秘阁校理</p><p>宋敏求福建53岁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p><p>郑侠福建31岁监安上门(后编管英州)</p><p>韩维河南55岁知汝州、权开封府</p><p>表注:为了便于统计,以变法中比较重要的年份熙宁四年(2023年)作为统计年龄的标准;官职只选取有代表性的任职。</p><p>(1)从地域上分析,改革派和传统派的分布分别有什么特点?分别说明了什么?(14分)</p><p>(2)从以上表格中还能得出哪些重要结论?(6分)</p><p>寒假高二上学期政治作业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欲知更多内容请关注2023高中生寒假专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寒假高二上学期政治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