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6:56

山东凤城高级中学202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暂无答案)

<p>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以下是山东凤城高级中学202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请考生认真练习。</p><p>14.随着简政放权的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正在掀起。这说明</p><p>①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p><p>②上层建筑为先进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发展</p><p>③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弘扬</p><p>④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方式</p><p>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p><p>15.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习近平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复兴,都是从总结自己的遗产开始的吴良镛</p><p>上述两则材料告诉我们的共同道理是</p><p>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②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p><p>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p><p>④文化需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p><p>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p><p>16.近期,科学家在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了一枚保存完好的原始海绵动物化石。这一发现不仅将海绵动物的年龄向前推进了2023万年,而且还意味着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起源的时间可能远远超过古生物学家的传统推测。这说明A.认识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p><p>B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p><p>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具体实践水平制约</p><p>D世界是物质的,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发展</p><p>①家风家教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②家风家教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④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促进的</p><p>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p><p>18.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权力)不能进。这凸显了</p><p>①国家应该保护公民的权利②权力的行使应该受到制约</p><p>③公民有权阻止权力的行使④权力的行使以尊重合法权利为前提</p><p>A.①②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19.电子红包成了春节新时尚,在网上抢电子红包玩转了别样的年味。许多企业如京东商城、亚马逊、滴滴打车等纷纷推出了电子红包或优惠券,一夜之间竟然催生出千千万万个移动支付新客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材料表明人们可以</p><p>A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B调整事物之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p><p>C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促进事物发展 D以主现意志为基础建立事物间的具体联系</p><p>①土地流转是激活土地要素活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p><p>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p><p>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地租收入属于非劳动收入</p><p>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p><p>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p><p>21.继上海自贸区之后,广东、天津和福建三大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四大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在服务国家战略、辐射带动区域和改革举措上各有侧重,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这表明</p><p>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开放战略更加积极主动②自贸区肩负对内改革、对外拓展发展空间的重任③对外贸易壁垒已消除,生产要素全球配置加快④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由引进来转向走出去</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22.《关于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在上海出台,给不少人带来了观念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奖励改革创新者,更强调对未牟取私利的改革创新失败者实行免责,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这一观点的可取之处在于</p><p>①在矛盾的对立中把握了统一 ②在矛盾的同一中把握了对立</p><p>③在矛盾的普遍性中把握了特殊性 ④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p><p>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p><p>23.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许多重大部署和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这些部署和方案能否落地生根取决于推进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彻底打通。下列与最后一公里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p><p>A.欲速则不达B.行百里者半九十</p><p>C.知之非难行之不易D.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p><p>(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公民的政治参与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分析怎样推进民主立法、科学立法。(1分)</p><p>(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和文化建设中心环节的知识,结合材料三,分析该省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的意义。(1分)</p><p>年份GDP(%)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23 12.68 11.7 48.9 39.4 2023 9.63 10.7 47.5 41.8 2023 10.45 10.1 46.7 43.2 2023 7.7 10.1 45.3 44.6 2023 7.4 9.2 42.6 48.2 材料一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p><p>材料二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广东经济新常态就是要加快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当前,我省正面临破解经济减速、转型缓慢、区域差别三大难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开创法治广东建设新局面。法治是我省经济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保障。</p><p>材料三 2023年元旦刚过,李克强总理到广东深圳、广州考察。当前广东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打破捆住群众手脚、束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不合理限制,着力推动面向市场需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金融改革,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希望广东在科学发展中起示范作用,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p><p>(1)根据表和材料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作出简略判断。</p><p>(2)结合材料二,运用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完善的法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意义。</p><p>(3)结合材料三,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出发,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进一步阐述广东贯彻这一方法论的具体要求。</p><p>山东凤城高级中学202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优学政治网预祝考生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凤城高级中学2023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暂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