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6:47

2023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练习(带答案)

<p>政治生活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优学政治网为考生整理了政治生活专题练习,请考生认真练习。</p><p>一、选择题</p><p>1.国家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在于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秩序、安全以及增进公民福利。这种观点()</p><p>A.指出了国家的本质就是促进社会的发展</p><p>B.没有揭示出国家的阶级本质</p><p>C.说明国家的唯一属性是社会性</p><p>D.强调国家的性质是由全体公民决定的</p><p>解析:B 本题考查国家的根本属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排除A项。题干中的观点说明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国家具有社会属性,但没有揭示出国家的阶级属性,没有看到国家的阶级本质,B正确。国家有多种属性,排除C项。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的,排除D项。</p><p>2.某区举行区人大代表选举。为了保证选举的正常进行,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和中学放假半天,参加投票的企业务工人员每人还能领取20元的误工补贴。这一事例表明()</p><p>A.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p><p>B.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p><p>C.我国公民行使的选举权是有偿的</p><p>D.国家具有专政职能</p><p>解析:A 材料没有涉及民主的广泛性,排除B;C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材料旨在强调某区采取多种措施来保证选举的正常进行,体现了我国切实保障人民真正享有民主,故答案为A。</p><p>3.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方面要不断扩大广大群众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要对破坏社会稳定与和谐的违法犯罪分子实行专政。这是因为()</p><p>A.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强国之路</p><p>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p><p>C.民主是专政的保障</p><p>D.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p><p>解析:B A说法错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C说法错误,专政是民主的保障。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不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国体,D排除。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B正确,当选。</p><p>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发扬人民民主。人民民主被视为社会主义的生命,其原因是()</p><p>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障</p><p>②只有坚持国家专政职能,才能维护国家长治久安</p><p>③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④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p><p>A.①③ B.①②</p><p>C.②④ D.③④</p><p>解析:A ②是坚持专政职能的原因,排除;④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①③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A。</p><p>5. 2023年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就上诉人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作出二审判决,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在薄熙来案公开审理和宣判过程中,薄熙来的辩护权没有受到任何限制,并且通过微博、视频等渠道,真实展现在公众面前,使公众得以了解案件全貌,体现了既要惩治犯罪,更要保障人权,这是中国法制文明的进步。材料表明()</p><p>①我国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我国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③我国公民享有知情权和提案权 ④生存权、发展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人权</p><p>A.①② B.②③</p><p>C.③④ D.②④</p><p>解析: A 对薄熙来的审判过程完全公开,其辩护权也没有受到任何限制,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①正确;这种中国法制文明的进步说明我国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②正确;③④不符合题意。</p><p>6. 下列关于政治生活中的有关内容的表达,最正确的一项是()</p><p>A.公民依法享有选举、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国家领导人的权利</p><p>B.判处十年以上徒刑的犯罪分子可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p><p>C.嘉兴市南湖区城南街道办事处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p><p>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制度</p><p>解析:B 犯罪分子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话,也应该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正确;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特指选举或当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不包括国家领导人,A错误;街道办事处是政府派出机构,不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C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制度,D错误。</p><p>7.在对外交往中,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不仅表达了我们的公民素质,也展示着我们的国家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外交官。为了做好外交官,我们应该()</p><p>①树立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②增强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主动参政议政 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优越感</p><p>A.①② B.①③</p><p>C.①④ D.②④</p><p>解析:A 该题考查公民基本的政治义务等知识点,题干说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展示着我们的国家形象,所以我们必须要树立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履行自己的义务,故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参政议政的主体是政协委员,④观点错误,各民族并无优劣之分,故答案应选A。</p><p>8.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表明,我国公民()</p><p>①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②享有同样的权利</p><p>③平等地适用法律 ④在立法上享有平等的权利</p><p>A.①② B.②④</p><p>C.③④ D.①③</p><p>解析:D 本题考查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司法平等和守法平等。在我国,享有立法权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故④表述错误,应排除;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等于享有同样的权利,排除②。</p><p>9.近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了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多个知名网络大V因杜撰谣言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这说明()</p><p>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对敌人专政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公民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p><p>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p><p>A.①② B.②③</p><p>C.①④ D.③④</p><p>解析: B 第①项是错误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②项符合题意,不论是什么人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体现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第③项是对公民提出的要求,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第④项是错误的,权利与义务不是对等的,二者是统一的。</p><p>10. 2023年10月30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对新快报记者陈永洲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批准逮捕。对此评价正确的是()</p><p>A.市民有言论自由,新闻和网络言论应该不受限制地发布信息</p><p>B.警方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政治自由</p><p>C.嫌犯发布虚假信息扰乱经济秩序,侵害相关主体的合法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惩罚</p><p>D.警方虽然维护了社会秩序,但其行为不利于网络和新闻的正常发展</p><p>解析: C 嫌犯因发布虚假信息而被批准逮捕,说明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活动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C正确;其他选项表述错误,排除。11.因开发商承诺的学区房迟迟未能兑现,某小区数百名业主阻断道路进行维权示威,要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出来主持公道,导致交通堵塞。小区业主游行示威的做法()</p><p>①符合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 ②不恰当地行使了业主的权利 ③在行使权利时否认自己是义务的主体</p><p>④是采用不合法的方式进行维权</p><p>A.①②③ B.②③④</p><p>C.①③④ D.①②④</p><p>解析:B 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 该小区业主堵路维权的方式不合法,没有尽到维护公共秩序的义务,是不可取的,①排除,②③④符合题意。</p><p>12.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2023年10月在山东举办。假如你是艺术节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p><p>①遵守宪法和法律 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努力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④依法行使民主决策权</p><p>A.①②③ B.②③④</p><p>C.①②④ D.①③④</p><p>解析:A 该题是四选三的题目,学生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判断,依据所学知识和常识,基本可以看出作为公民,要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作为艺术节志愿者,应该努力维护社会秩序稳定,①②③正确;民主决策权属于决策机关,公民可以参与民主决策的过程,但不是决策权的主体,④说法错误。</p><p>13.网络反腐的成效被形象地称为小鼠标绊倒大贪官。同时,网络谣言也像瘟疫一般蔓延。为了净化网络环境,2023年9月29日上午10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最高人民法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首度对外公布,并于30日实行。解释的出台( )</p><p>①限制了人民的言论自由 ②说明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更加规范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④确保了虚假信息不再出现于网络</p><p>A.①③ B.②④</p><p>C.①④ D.②③</p><p>解析: D ①④说法不合理,解释的出台,不是限制言论自由,而是规范政治参与,不会因为有了解释就不再有网络虚假信息。</p><p>14. 某高中生上课时发现外教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不完整,台湾岛、澎湖列岛均未和祖国大陆用一样的颜色标示。他立即向外教指出地图存在的错误并强烈要求外教进行更换。这位同学的行为()</p><p>①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具体体现</p><p>②是中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p><p>③履行了严守国家秘密的义务</p><p>④是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p><p>A.①② B.②④</p><p>C.②③ D.③④</p><p>解析: A ①②选项观点正确,与题意相符,题中外国人侵犯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同学的行为是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在参与政治生活,故入选。③④选项与题意不符,题中没有涉及到严守国家秘密的事情,公民的监督权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而不是普通公民和外国人,故排除。</p><p>15. 某中学生的下列行为中属于参与政治生活的有()</p><p>①向社区提出整治环境的建议 ②参加县学校艺术教育活动 ③为芦山地震灾区捐款 ④参加网上评议政府活动</p><p>A.③④ B.①④</p><p>C.②③ D.①②</p><p>解析:B ①和社区管理有关,是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体现;②参加艺术教育活动,和文化生活有关,是中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行为;③是中学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④网上评议政府是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是积极进行民主监督的行为。①④符合题意。该题选B。二、非选择题</p><p>16.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了6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典型案例,这是上海法院在两高《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实施后首批集中宣判的案件。发布会上,上海高院副院长邹碧华详细介绍了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况及特点,以及上海法院进一步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决心和具体举措。</p><p>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公众食品安全。</p><p>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本题要求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行为,切实保障公民食品安全的原因。打击食品犯罪是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所以要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民民主的真实性等角度来思考。另外,打击犯罪本身也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的体现。综合这四方面加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p><p>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和保障。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国家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依法严厉打击食品犯罪行为,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的体现,这有利于保障人民民主,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p>17某市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倡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号召市民少开一天私家车,机关少用一天公务车,减少汽车尾气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同时缓解日益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对此,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等活动顺利进行,履行了市民应尽的义务。可也有人说,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p><p>请从公民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p><p>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统一等知识。首先,要明确我们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具有和谐统一性;其次,国家与公民的关系,既体现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上,又体现在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上;再次,要结合材料中政府和公民的具体行为展开分析,特别是对不同公民的行为要进行对比分析。</p><p>答案:①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无车日期间,绝大多数市民自觉遵守规定,履行相关义务,同时也享受到了出行的便利。而材料中开车上路是我的权利这一说法片面强调个人权利,忽视了应尽的义务。③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绝大多数市民能自觉遵守市政府相关规定,保证无车日活动顺利进行,就是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体现。</p><p>政治生活专题练习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优学政治网预祝考生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政治生活专题练习(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