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6:20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政治试卷

<p>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编辑老师为大家总结的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希望大家喜欢。</p><p>本试卷分I卷(单项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试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p><p>第I卷</p><p>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p><p>1.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东方美人”是台湾苗栗出产的一种名茶,它由当地客家人种植,是被小绿叶蝉咬过的乌龙茶叶。很久以前,英国女王偶然品尝到此茶,将悬在茶杯里的茶叶赞叹为“正在跳舞的东方美女”,茶名由此而得。这种茶的曼妙之处还在于可用冰水浸泡,透过冰滴壶,一滴滴冰水滤过茶叶,茶汤香气馥郁,色若琥珀。这表明()</p><p>A.文化对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p><p>C.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D.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p><p>2.2023年6月27日下午,“美丽中国与美丽非遗”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暨2023年良渚论坛在余杭开幕。中非两国的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主题,以评议和互动的方式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p><p>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p><p>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D.保护文化遗产主要是为了经济效益</p><p>3.盐城自古因盐设城,因盐得名,两千余年海盐文化是盐城地域文化的精髓。其中,盐雕艺术品晶莹圆润,蕴含东方美学的优雅意境,作为城市名片,为“盐城八珍”工艺品之首,凝练了海盐文化之魂。这说明()</p><p>A.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能转化为物质力量B.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具有相应的物质载体C.自然环境的不同决定着文化的差异D.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p><p>4.202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罗阳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他们或大爱无疆散播无限温情,或爱岗敬业作出突出贡献,或百善孝为先推动时代进步,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说明()</p><p>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p><p>③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大众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p><p>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p><p>5.斯瓦希里语版的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热播。坦桑尼亚观众在欢笑中领略中国媳妇处理婆媳关系时的善良和智慧,在感动中体会中国“和”文化的美好。该剧成功走出国门说明()</p><p>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对传统文化需要继承与发扬</p><p>C.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又具有共通性 D.优秀文化能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p><p>6.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p><p>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p><p>A.①② B.①③C.②③D.②④</p><p>7.中国作家莫言说:“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这表明()</p><p>①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p><p>③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④文学创作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p><p>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p><p>8.2023年5月26日,“中德语言年”正式启动。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欢迎。这说明()</p><p>①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②文化交流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p><p>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p><p>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p><p>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p><p>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p><p>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p><p>10.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西太平鼓”,北京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这表明()</p><p>A.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改变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p><p>C.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D.教育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途径</p><p>11.202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传统叫法,以“天宫一号”命名目标飞行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表明()</p><p>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p><p>③海外华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④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p><p>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p><p>12.2023年6月19日,第二届上海国际电影技术论坛暨中国(上海)国际电影技术展览会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从展会论坛与参展企业来看,此次展会上3D播放设备与3D影像技术成为众人最为关注的焦点。这一活动()</p><p>①体现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通过文化交流进行文化传播</p><p>③说明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④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p><p>13.“清辉悄洒何悠悠,月到中秋分外明”,中国人对月亮的崇拜、敬爱之情在中秋节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明月千里寄相思”、“花好月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佳句妙词无不在诉说着人们对团圆、美好的期盼。这说明()</p><p>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p><p>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当前文化生活状况的体现</p><p>C.民族节日是民族身份的最重要标志</p><p>D.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14.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p><p>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p><p>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p><p>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p><p>15.《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23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p><p>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p><p>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p><p>16.图书《舌尖上的中国》荣膺2023年度“世界最好的美食图书大奖”称号,该书以食物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美味,引起了世界目光的广泛关注。这说明()</p><p>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p><p>③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p><p>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p><p>17.随着2023年9月19日午夜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天空中静静的明月,为中秋佳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凝望,山东各地形式多样的欢庆中秋活动也彰显出山东民俗文化的“和而不同”。这里的“和而不同”主要说明了()</p><p>A.各国的文化一律平等B.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p><p>C.要和平不要战争D.各国的文化可以交流,但不能相同</p><p>18.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p><p>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p><p>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p><p>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p><p>19.《感动中国》走过了十年的历程,通过它,100多位人物和群体的事迹超越了国界、民族和语言,走进人们的精神世界,挺起民族的精神脊梁。这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要()</p><p>A.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振兴 B.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p><p>C.发挥先进模范的榜样作用D.确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p><p>20.2023年6月27日,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出席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发表题为《同心求和平携手促安全》的讲话时指出,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坚守和平、维护和平的和平国家。中华民族是追求和平的民族。“和为贵”、“协和万邦”、“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精神,贯穿中华文明的历史。这体现了中国具有()</p><p>A.团结统一的精神B.爱好和平的精神C.勤劳勇敢的精神D.自强不息的精神</p><p>第II卷</p><p>非选择题(2题,共40分。)</p><p>21.(20分)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让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证。</p><p>运用《文化与生活》知识,谈谈对上述论断的理解。</p><p>22.(20分)微电影《雷锋侠》模仿好莱坞的手法,近期“蹿红”中国网络,片中的“雷锋侠”身穿绿军装、戴着墨镜、披着红斗篷穿梭在城市中,做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好事。</p><p>有人认为,《雷锋侠》就是靠模仿好莱坞的手法才取得成功。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p><p>这篇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假作业过关测试政治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