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教学计划-政治计划总结
<p>在学校校长、主任等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深刻体会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我高一备课组拟在本学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所任班级的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p><p>一、有计划的安排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p><p>在开学之前,我高一备课组各成员充分分析和总结上学期的学生情况,并要求各成员准备制定本学期的具体教学计划和措施。同时,要求成员熟悉教材,并认真做一些习题,达到有所准备和有所储备。新学期开始,我们继续钻研教材和体会新课标的指导精神,并逐步了解、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备书本、备学生、备实际,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p><p>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在备课组中发现、了解情况,并及时讨论和解决。</p><p>二、积极作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p><p>我高一备课组主要是年轻教师,有热情但缺经验,同时也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力。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努力作到电教课比例在5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一次的测验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p><p>1、努力钻研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加强集体备课小组的作用,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集体研讨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最佳教学方法。明确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p><p>2、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p><p>3、做好课后反思工作,及时总结教学心得和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p><p>4、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教会学生会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全体高一化学教师,团结合作,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p><p>三、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p><p>学校承担了一定的化学立项课题,备课组各成员要在学校领导和科组的积极领导下,努力参与课题研究,为学校的教科研和教改贡献一份力量,达到教与学的统一、教与研的统一。</p><p>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化学意识</p><p>学校高一的化学课时安排比大纲要求几乎多一倍,这就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试验,可以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每周可以利用一节课进行化学活动课,内容包括化学兴趣指引及学法指导、物质的量的综合训练、溶液浓度的计算、化学史、元素周期表的应用、酸碱性质的扩大应用、社会化学简述等;鼓励学生除做好课堂分组实验外、积极做好“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基础现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他们的视野。</p><p>全备课组成员应积极工作、团结协作,争取本学期交出一份更漂亮的答卷。</p><p>附教学进度及作业安排</p><p>(章末复习题供每章复习时用,教师灵活安排):</p><p>内 容周次</p><p>教学内容</p><p>1 -----------3</p><p>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p><p>书面作业建议</p><p>(共5次)</p><p>P11 7、9、10;P19 4、5、6;P19 7、8、9;P24 7;P24 8、9</p><p>课外活动建议</p><p>P118;P1212;创新制作元素周期表;P20 10</p><p>3------------7</p><p>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p><p>书面作业建议</p><p>(共6次)</p><p>P37 9 P38 10;P38 11、12;P41 写出以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Zn—石墨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式;P45 6、7;P47教师设计一个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的计算题;P53 4、5</p><p>课外活动建议</p><p>P45 9、P47 10;P47 6、7</p><p>7------------8</p><p>11-----------13</p><p>第三章有机化合物</p><p>书面作业建议</p><p>(共3次)</p><p>P65 9、10;P765(写出计算过程)、P77 8;P83 9、10</p><p>课外活动建议</p><p>P729、10;P72 11</p><p>9------------10</p><p>期中复习及期中检测</p><p>14-----------17</p><p>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p><p>书面作业建议</p><p>(共3次)</p><p>P93 2、3、5、6;P94 7、9、10;P1038、9</p><p>课外活动建议</p><p>P94 8;P10311</p><p>18-----------22</p><p>复习期末考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