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p>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卷</p><p>第I卷(闭卷部分,共50分)</p><p>一、选择题I(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p><p>1.升人中学以后,李兰第一次竞选班干部成功当选;第一次演讲赢得掌声;第一次为生病的妈妈做饭受到了夸奖。李兰心里非常高兴。这是因为她</p><p>①获得被他人尊重的喜悦 ②喜欢他人的吹捧</p><p>③不允许别人的歧视侮辱 ④自尊心得到满足</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2.读右图,图中男孩对父母的要求说明他</p><p>A.要求他人尊重</p><p>B.虚荣心强</p><p>C.注重自己形象</p><p>D.自尊心强</p><p>3.《礼记儒行》中提出的士可杀不可辱,作为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信念延续了几千年。下列选项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p><p>A.士是一种高贵的职业</p><p>B.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勇敢的人</p><p>C.一个人的生命不重要</p><p>D.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p><p>4.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请每个同学写出自己的优点与特长。10分钟过去了,小航一条也写不出来,他说:我没有优点。这时你想对他说</p><p>A.每个人都有缺点</p><p>B.应该这样承认自己的不足</p><p>C.做人就应该谦虚</p><p>D.要全面认识自己找到优势</p><p>5.自卑者与自负者的共同点是</p><p>A.轻视自己 B.以自我为中心</p><p>C.高估自己 D.好奇与专注</p><p>6.小明是个自立的孩子,下列行为中属于他自立表现的有</p><p>①收拾自己的衣物并打扫卫生 ②遇到困难依赖家长帮助</p><p>③父母外出时料理自己的生活 ④发动同学管理好自己班级</p><p>A.①②③ B.①②④</p><p>C.①③④ D.②③④</p><p>7.读右图。下列选项符合图意的是</p><p>A.没有挫折就不能成功</p><p>B.经历挫折未必能成功</p><p>C.挫折是好是坏我们无法选择</p><p>D.挫折既是绊脚石又是垫脚石</p><p>8.有人曾对上万人进行过关于人生目标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的人能够明确目</p><p>标并把目标落实;97%的人没有目标或不知道怎样实现目标。10年后,属于97%范围</p><p>的人,在生活、工作和个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太大的起色;而3%范围的人,都在各自领</p><p>域里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这说明___________是所有自强者的共同特点。</p><p>A.为理想执著追求 B.根据兴趣确定方向</p><p>C.认识自己的长处 D.善于战胜自己弱点</p><p>9.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镕铸的__________的民族精神。</p><p>A.勤劳勇敢 B.团结统一</p><p>C.自强不息 D.开拓进取</p><p>10.下列选项中,提醒我们正确对待困境的诗句是</p><p>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p><p>B.不经一番寒霜苦,哪得梅花扑鼻香</p><p>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p><p>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p><p>11.《尚书》中有这样的话: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是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因差一</p><p>筐土而没有堆成。从自身找原因,造成功亏一篑的原因往往是</p><p>A.缺乏老师和家长监督 B.意志松懈不能坚持到底</p><p>C.学校和家庭条件不利 D.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p><p>12.如果挫折来临时,我们善于自我疏导,就能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下列自我疏导的做</p><p>法中不正确的是</p><p>A.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改变不愉快的心情</p><p>B.向家长或朋友倾诉自己心中的痛苦和烦恼</p><p>C.学会知难而退,随时改变自己的奋斗目标</p><p>D.把悲痛化为动力,更坚定地追求新的目标</p><p>13.读右图。如果用从烂泥巴到坚实的砖比喻人的</p><p>成长的话,能够经受烈火考验最需要</p><p>A.坚强的意志</p><p>B.科学的方法</p><p>C.丰富的知识</p><p>D.远大的理想</p><p>14.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磨砺坚强意志需要</p><p>A.树立明确目标 B.自我约束,自我反省</p><p>C.从小事做起 D.主动在艰苦环境中锻炼</p><p>15.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了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p><p>A.民法 民事违法行为</p><p>B.刑法 行政违法行为</p><p>C.行政管理法规 犯罪行为</p><p>D.治安管理处罚法 一般违法行为</p><p>二、选择题Ⅱ(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p><p>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栏内。多选、少选均不给分)</p><p>16.清朝有一个清官叫叶存仁,为官30余年甘于淡泊。他离任时僚属趁夜色送来临别馈</p><p>赠。叶存仁赋诗明志:月白清风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p><p>人知畏己知。叶存仁的不畏人知畏己知体现了一个自尊的人</p><p>A.有强烈的耻辱感,看重自己的人格</p><p>B.自命清高,不屑他人的关心和好意</p><p>C.不做有损于自己名誉和人格的事情</p><p>D.不需要他人的呵护关爱和深情厚谊</p><p>17.自信不是自负,就在于</p><p>A.自信者的依据是真实的</p><p>B.自信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真实的</p><p>C.自负者的依据是将来的</p><p>D.自负者追求的目标比一般人更高</p><p>18.老子有句名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说明要想做成大事</p><p>要先从基础的小事做起。下列选项和老子名言含义相同的是</p><p>A.天生我材必有用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p><p>C.万丈高楼平地起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p><p>19.读右图。图片中的行为将会使我们</p><p>A.幸福度过青少年时期</p><p>B.享受更多的家庭保护</p><p>C.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p><p>D.丧失独立生活的精神和能力</p><p>20.汶川大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曾在北川中学题下</p><p>多难兴邦四个大字。这阐明的道理是</p><p>A.灾害不能压垮我们</p><p>B.以顽强的精神战胜挫折和困难</p><p>C.灾难越多国家越强</p><p>D.历经磨难而不屈的国家才能强盛</p><p>三、判断是非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p><p>的在括号里画)</p><p>21.自尊使人过于敏感,增加了很多烦恼。 ( )</p><p>22.自立作为成长过程,强调的是生活上的自立。 ( )</p><p>23.战胜自我才能实现自强。 ( )</p><p>24.将失败转化为成功,最需要的是聪明才智。 ( )</p><p>2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比喻的是坚强意志的力量。 ( )</p><p>第Ⅱ卷(开卷部分,共50分)</p><p>四、选择题Ⅲ(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p><p>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给分)</p><p>26.当我们遭遇到漫画中的非法侵害时,可以选择的有效</p><p>方法有 ( )</p><p>A.巧妙周旋,伺机逃脱</p><p>B.不顾一切,与之硬拼</p><p>C.记住相貌,及时报警</p><p>D.誓死捍卫,保护钱财</p><p>27.罪孽本身微未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有 ( )</p><p>A.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p><p>B.只要犯了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p><p>C.大错不犯,有点小错误没关系</p><p>D.不良行为的积累往往是违法犯罪</p><p>28.对于初中学生的家长来说,下列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的有 ( )</p><p>A.批评纠正孩子的不良想法和行为</p><p>B.阻止孩子参加同学通宵生日聚会</p><p>C.经常在家里聚众打牌,无暇家务</p><p>D.经常了解孩子的交友和上网情况</p><p>29.下列选项中,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规定的有 ( )</p><p>A.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和防灾演练</p><p>B.举办科普讲座和艺术节</p><p>C.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批评教育</p><p>D.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p><p>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6分)</p><p>30.试作比较,并将下面的备选内容填入恰当的空格内。(本题6分,每空1分)</p><p>①国家强制力 ②在校学生 ③舆论、习惯、信念 ④普遍适用</p><p>⑤教育、行政力量 ⑥全国适用</p><p>31.画面A.B.C.D分别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我们的哪方面保护?请将答案填在横</p><p>线上。(本题4分,每空1分)</p><p>32.阅读下列材料,分别指出每一段材料体现的法律特征。(6分)</p><p>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3</p><p>年12月2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p><p>材料二: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公安局原常务副局长、重庆市司法局原局</p><p>长文强涉黑案进行二审宣判。文强因犯有受贿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巨额财产</p><p>来源不明罪、q####j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p><p>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p><p>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p><p>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p><p>六、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15分)</p><p>33.有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嘻嘻地递</p><p>给空中小姐一张纸条,写着:我身上有炸弹,我要</p><p>劫机。空姐笑了笑,取走了纸条。当飞机降落时,</p><p>地面上有许多警卫人员荷枪实弹把飞机层层包围。</p><p>虽然那个学生大喊:我只是开个玩笑,周围人都知</p><p>道.他们可以作证。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p><p>并要面临法律的裁决。(本题7分)</p><p>(1)开玩笑犯法吗?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分)</p><p>(2)如果人们无意之中犯法,可以原谅吗?(2分)</p><p>(3)我们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无意中犯法的情况?(3分)</p><p>34.吴某强迫正在读初中的女儿小红辍学打工,餐馆老板李某雇用了小红。(本题8分)</p><p>(1)上述材料中谁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并说明触犯了什么法律?(4分)</p><p>为继续上学,小红找到班主任和居委会寻求帮助,但没有结果。</p><p>(2)小红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4分)</p><p>七、综合实践题(本大题共7分)</p><p>35.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困惑、挫折乃至危险,此时,我们该怎</p><p>么做?请联系所学知识,模仿范例拟譬示语以鼓励、暗示或警示自己积极进取、健康成长。</p><p>范例:小尊在课堂上说笑,老师制止时,他不以为然地说:说话是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p><p>警示语:珍惜无价的自尊</p><p>(1)小欣看着自己的成绩单愁容满面,他说:我真是笨死了,怎么也学不好,看来我不</p><p>是读书的料。</p><p>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小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说:有我爸妈在,什么事都不用我操心。</p><p>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小强懒惰成性,得过且过,没有理想和追求,终日不求上进、不思进取。</p><p>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小诗向来成绩优秀,可在期中考试中有几科失利,他痛苦极了。</p><p>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小坚参加秋季运动会2023米比赛,还剩最后一圈时,他已筋疲力尽,想放弃比赛。</p><p>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放学路上遇见红灯,与你同行的小马说:冲过去!我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p><p>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