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题及答案
<p>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政治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题及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p><p>七年级政治下第四单元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测试题及答案</p><p>第一卷</p><p>一、辨别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里填写A,错误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里填写B。</p><p>1.凡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一定是违法的行为。</p><p>2.贩毒是违法行为,吸毒不是违法行为。</p><p>3.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p><p>4.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p><p>5.道德水平低的人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p><p>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p><p>6.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文物古迹和花草树木;观看电影、演出时,不要高声喧哗。以上这些表明</p><p>A.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纪律和法律</p><p>B.凡是社会公共场所,都有相应的公共秩序</p><p>C.社会公共秩序是靠强制命令来维持的</p><p>D.社会公共秩序是靠社会舆论来维持的</p><p>7.在学校饭堂用餐时,我们发现有少数同学有插队的现象。这是一种</p><p>A.学习成绩不好的表现</p><p>B.爱出风头的表现</p><p>C.不守法的表现</p><p>D.不守规则的表现</p><p>8.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则。这说明</p><p>A.纪律等规则限制人们自由</p><p>B.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p><p>C.社会公共生活准则完全靠纪律约束</p><p>D.社会公共生活不可能有共同的准则</p><p>9.亚里士多德说:法律即秩序,良好的法律就是良好的秩序。这告诉我们</p><p>A.只要国家制定法律,社会就能井然有序</p><p>B.良好的社会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p><p>C.良好的社会秩序只需要法律的维护和保障</p><p>D.法律是通过制裁公民的违法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的</p><p>10.判断一种行为是否犯罪,首先要看这种行为</p><p>A.是否触犯法律</p><p>B.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p><p>C.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p><p>D.是否应该受到惩罚</p><p>11.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说明</p><p>A.做点好事就可以扬名</p><p>B.要预防违法犯罪</p><p>C.做点坏事就可以判处死刑</p><p>D.预防违法犯罪,就要多做好事,少做坏事</p><p>12.欠债不还、损害别人的名誉、拾得他人遗失物不还等行为,属于</p><p>A.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p><p>B.违反教育法的行为</p><p>C.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p><p>D.违反继承法的行为</p><p>13.下列关于犯罪的认识错误的是</p><p>A.犯罪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p><p>B.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p><p>C.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年龄小犯罪也不受处罚</p><p>D.行为上要远离违法犯罪</p><p>14.右面漫画反映了</p><p>A.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只有靠法律才能解决</p><p>B.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违法犯罪行为</p><p>C.有时违法可以不受法律的制裁</p><p>D.我国法律具有强制性特征</p><p>15.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于2023年4月11日下午被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这说明</p><p>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p><p>B.惩处腐败现象只能靠法律</p><p>C.法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p><p>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p>16.七年级学生小王,一天在街闲逛,听说拨打119电话不要钱,于是就在一个公共电话随意拨打了119电话,谎称某地着火。小王同学的这种行为</p><p>A.是违法行为</p><p>B.是犯罪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p><p>C.是违纪行为,应受到纪律处分</p><p>D.不用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p><p>17.国家烟草专卖局规定,凡是烟草行业所属的各配送中心、批发网点和零售柜台上必须有警示牌。这一规定体现了未成年人保护中的</p><p>A.家庭保护 B.司法保护</p><p>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p><p>18.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某市2023名青少年罪犯中,51%的人有了不良行为,家长却不予过问或管不了。在押的少年犯中,犯错误后遭父母打的占25.7%。这一材料说明了做好______,对青少年避免违法犯罪,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p><p>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p><p>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p><p>19.一位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要求读初中的独生子各科成绩必须在全班前五名,并严禁儿子看电视、看其它书籍和参加课外文体活动。儿子因达不到家长的这一要求,经常受到家长的体罚。这位家长的行为</p><p>A.正确履行了家庭保护的义务</p><p>B.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p><p>C.只受道德的谴责</p><p>D.受法律保护</p><p>20.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的年龄作了明确规定。下列年龄阶段不负刑事责任的是</p><p>A.已满16周岁的人</p><p>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p><p>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p><p>D.不满14周岁的人</p><p>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给分。</p><p>21.王某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开始小偷小摸,后来发展到结伙抢劫,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这说明</p><p>A.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p><p>B.青少年必须自觉遵纪守法,谨慎交友,防微杜渐</p><p>C.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必须的联系</p><p>D.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一般违法行为则不用承担</p><p>22.据统计,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这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p><p>A.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p><p>B.社会不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p><p>C.青少年不能抵制社会的不良诱惑</p><p>D.青少年不懂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p>23.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p><p>A.生活中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p><p>B.社会上还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p><p>C.青少年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不可能受到侵害</p><p>D.青少年健康成长只能靠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p><p>24.下列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p><p>A.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p><p>B.父母赌博成性,13岁的孩子流浪在外</p><p>C.我国人民法院成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p><p>D.商贩向中学生偷售有暴力、恐怖内容的书刊</p><p>25.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p><p>A.未成年人保护法 B.刑法</p><p>C.义务教育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p>第二卷</p><p>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p><p>26.两名少年因故意杀人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某电视台派出记者当即作了报道,不仅将两名未成年人的面目公诸于世,还将他们的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其中姓名、年龄等都清清楚楚。</p><p>(1)电视台的做法是对还是错?为什么?(3分)</p><p>(2)如果你是这两名少年,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3分)</p><p>27.将下面的备选内容填入恰当的空格内(将相应的序号填入即可)。</p><p>行为规范 如何产生 适用范围或对象 实现手段</p><p>社会道德 ①</p><p>学生守则 ⑧</p><p>国家法律 ⑥</p><p>备选内容:①自然形成; ②教育行政部门;</p><p>③国家制定或认可; ④舆论、习惯、信念;</p><p>⑤教育、行政力量; ⑥国家强制力;</p><p>⑦普遍适用; ⑧在校学生;</p><p>⑨全国适用。</p><p>五、辨析题(10分)</p><p>28.有位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在我看来,好学生、好孩子是不可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p><p>请对这位老师的观点进行辨析。</p><p>六、材料分析题(12分)</p><p>29.阅读漫画孩子怎么没回来并回答问题:</p><p>(1)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的行为对吗?学生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主要应该以哪些法律为根据?(8分)</p><p>(2)如果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应当如何回报家长呢?(4分)</p><p>七、活动与探究题(16分)</p><p>30.某学校旁边有一个望月游戏厅,初中学生小江每天都要经过这个游戏厅,老板都在门口极力邀请。小江知道未成年人是不准进入游戏厅的,但他看到在里面有不少未成年人在玩,于是也进入游戏厅。</p><p>(1)游戏厅老板的做法可不可以?为什么?(6分)</p><p>(2)社会应该从哪些方面保护未成年人?(4分)</p><p>(3)如何帮助在游戏厅中的未成年人摆脱诱惑?(6分)</p><p>七年级《思想品德》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参考答案</p><p>1 2 3 4 5 6 7 8 9</p><p>B B A A A B D B B</p><p>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p><p>C B A C D D A D B</p><p>19 20 21 22 23 24 25</p><p>B D AB AC AB AC AD</p><p>26.(1)电视台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未成年人享有法律赋予的司法保护权利。电视台公开报道此事,特别是将这两名少年犯的姓名、年龄及肖像公开报道是违法行为。</p><p>(2)向有关部门举报,要求依法对电视台及记者进行处理。</p><p>[说明: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给分]</p><p>27.</p><p>行为规范 如何产生 适用范围或对象 实现手段</p><p>社会道德 ①自然形成 ⑦普遍适用 ④舆论、习惯、信念</p><p>中学生守则 ②教育行政部门 ⑧在校学生 ⑤教育、行政力量</p><p>国家法律 ③国家制定或认可 ⑨全国适用 ⑥国家强制力</p><p>28.(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p><p>(2)人的行为是受思想观念指挥的。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犯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沼。材料中的老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是错误的。</p><p>(3)好学生、好孩子并不代表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好学生、好孩子如果不加强自我防范,也可能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p><p>(4)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的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守法的人;加强修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p><p>[说明:参考答案中的第(4)点对学生不作要求]</p><p>29.(1)①家长整天打麻将,不管孩子的行为是不对的,这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家庭保护的规定。②我们学生可以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以及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p>(2)家长对我们尽了抚养、监护、教育的责任,我们未成年人现在应当好好读书,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我们要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p><p>[说明:答案仅供参考]</p><p>30.(1)①游戏厅老板不应该这么做。</p><p>②因为未成年人受社会保护。这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游戏厅这些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p><p>(2)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方面。</p><p>(3)①可以通过说服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抵制诱惑的能力;②还可以通过向当地公安局、派出所举报违规游戏厅,取缔违规游戏厅的营业执照。</p><p>[说明:学生的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