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4:11

法不可违单元测试及答案

<p>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法不可违单元测试及答案。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p><p>法不可违单元测试及答案</p><p>【知识框架】</p><p>一般违法行为的特征</p><p>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严重社会危害性</p><p>勿以恶小而为之 犯罪特征 刑事违法性</p><p>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应受刑罚当罚性</p><p>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p><p>法 防微杜渐,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 自觉纠正不良行为</p><p>不 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p><p>可 法律雷池 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为什么要给犯罪分子予以法律制裁</p><p>违 不可越 刑罚的种类</p><p>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 善于与不法侵害作斗争</p><p>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主动协助公安司法机关调查</p><p>勇于维护法律的尊严</p><p>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黄、赌、毒、邪教)</p><p>对不良诱惑说不 避开诱因法</p><p>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p><p>专时专用法</p><p>联想后果法</p><p>请人监督法</p><p>【核心问题】</p><p>8.1</p><p>1.通过对情境的讨论,知道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以及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p><p>2.体会不良行为导致的后果,知道如何避免不良行为的发生。</p><p>3.阅读《远离罪恶 沐浴阳光,感悟不良行为导致的后果。</p><p>8.2</p><p>1.通过对案例的研讨,懂得罪与非罪的界限,理解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p><p>2.深入社会,开展调查活动,了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况,提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培养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p><p>3.与同学交流,面对不法侵害应采取何种正确的途径去解决。</p><p>4.进一步认识犯罪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学习法律文书的基本写法。</p><p>5.通过阅读《一个不孝子的忏悔》,认识到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要承担刑事责任。</p><p>8.3</p><p>1.通过案例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面对不良诱惑要学会思考并做出选择。</p><p>2.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诱惑,积极寻找应对的方法。</p><p>3.学会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应对方式与方法,明辨是非,作出正确的选择和行动。</p><p>4.阅读小诗《我相信》,领悟到相信有错能改过的道理。</p><p>【方法指津】</p><p>例1 初中生刘某追求自由散漫的生活方式。为了抽烟、打游戏机,他多次偷拿同学的钱物,有人看见,他就声称是借,同学规劝他,他说:多谢提醒啦,本人还是知道一点儿法律知识的。我只要把握分寸,不去犯罪,法律是处罚不到我的。父母批评他时,他便顶撞道:你们没学法,不知道,瞎吵什么!你们放心好了,我不会违法的,不会有事,更不会坐牢。于是,他依旧我行我素。初中毕业后不久,自作聪明的刘某发展到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你从中感悟到什么?</p><p>解析 刘某走上犯罪道路,首先,是他一开始就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刘某偷同学钱物不管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其次,刘某对自己的不良行为不加以矫治,任其发展,最终发展为犯罪。</p><p>答案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过程:开始是沾染了坏思想、坏习气,之后不加以改正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从中我们看到了不良行为对未成年中学生有很大危害,如不及时矫治易滑向犯罪的泥潭,对此,千万不能掉以轻心。</p><p>例2 近年来,厦门市一些地方的六H彩赌博现象非常严重,许多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连一些小学生也加入到这个庞大的赌民队伍中。为深入了解这一社会现象,该市同安一中的3名女生决定就此展开调研。</p><p>从2023年暑假开始,她们采取访谈、问卷等方式,搜集了许多相关案例与数据。经过调查分析,她们发现,如今农村富余人员多,业余生活单调,一些人认为单靠种田发不了财,出去打工又找不到活干,只好把发财的希望寄托在买六H彩或参与其他赌博活动上。在被调查者中,有72%的人参赌六H彩六H彩彩民中有73.6%的人居住在农村,有98%的人没上过中学,法律意识普遍比较淡薄。</p><p>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们对六H彩赌博活动的特点、规律和危害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她们的报告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过综合治理,六H彩赌博现象在当地得到了有效扼制。</p><p>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请你根据上述材料,整理出她们开展这次活动的基本步骤。</p><p>(2)如何根除六H彩赌博现象是调研报告的重要内容,请你提出相关建议。</p><p>(3)这3名中学生的行为对你有何启示?</p><p>解析 本题是一道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探究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展调查活动有一般的活动步骤,如确定研究主题,展开调查,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调研报告等,对于这些常见的实践活动形式,同学们应该掌握。在回答(2)、(3)问时,注意联系教材多角度回答。这道题综合落实了新课程掌握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目标和注重实践、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p><p>答案 (1)活动的基本步骤:确定研究主题开展调查、收集资料整理、研究资料撰写调研报告。</p><p>(2)①加强法制建设,一方面加大对六H彩赌博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增强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②通过宣传,让当地居民认识到六H彩赌博的本质和危害。③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④政府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为农民发家致富提供多种途径。⑤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p><p>(3)①我们要关心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②青少年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③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p><p>【单元测试】</p><p>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50分。)</p><p>1.违法行为是指( )。</p><p>A.被逮捕判刑的 B.违犯刑法的行为</p><p>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p><p>2.对社会危害性最严重的违法行为是( )。</p><p>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p><p>C.一般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p><p>3.下列四个图示中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p><p>4.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行为的必然法律后果是( )。</p><p>A.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B.应当受到刑罚处罚</p><p>C.应当受到民事处罚 D.应当受到行政制裁</p><p>5.违法行为可分为( )。</p><p>①一般违法 ②犯罪 ③违反纪律 ④违反道德</p><p>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p><p>6.家长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中的( )。</p><p>①旷课、夜不归宿 ②打架斗殴、辱骂他人</p><p>③谨慎交友 ④收听、观看淫秽的音像制品、书刊</p><p>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p><p>7.遇到有不良行为的同学,我们应( )。</p><p>A.全面否定他 B.帮助他改正错误</p><p>C.学习他潇洒的不良行为 D.让他远离集体</p><p>8.有期徒刑与剥夺政治权利的最大区别是它们分别属于( )。</p><p>A.一般违法与犯罪 B.主刑与附加刑 C.罪与非罪 D.刑罚与非刑罚</p><p>9.下列对附加刑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只能单独适用</p><p>B.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与主刑同时适用</p><p>C.只能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不能独立适用</p><p>D.可以相互附加并用</p><p>10.我们对犯罪分子给予刑罚处罚的目的是( )。</p><p>①给犯罪分子以强迫劳动和思想改造,使他们认识到犯罪是可耻的</p><p>②帮助他们弃恶从善</p><p>③对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起到警戒和抑制作用</p><p>④对极少数罪大恶极、非杀不可的犯罪分子,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是为了使他们不再危害社会</p><p>A.①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p><p>11.下列刑罚种类属于主刑的有( )。</p><p>A.罚金 B.罚款 C.管制 D.剥夺政治权利</p><p>12.某校中学生张某、罗某二人手持匕首常在学生上学必经的路上,逼迫低年级的同学交出身上所带现钱,不给就对他们拳打脚踢。有学生家长报案,张某、罗某被公安机关缉拿归案。张某、罗某二人( )。</p><p>A.没有犯罪,其行为属一般违法行为 B.已犯盗窃罪</p><p>C.已犯敲诈勒索罪 D.已犯国家安全罪</p><p>13.因犯故意杀人、q####j、放火、投毒罪的,要负刑事责任,但应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属( )。</p><p>A.18周岁以下的我国公民 B.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p><p>C.满16周岁以上的我国公民 D.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p><p>14.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是( )。</p><p>A.法律 B.道德 C.纪律 D.规章制度</p><p>15.我国刑法坚决打击赌博犯罪,因为这种犯罪( )。</p><p>①更易使人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p><p>②严重影响生产、工作和学习</p><p>③毒化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思想,造成家庭矛盾</p><p>④往往是诱发贪污、盗窃、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温床</p><p>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p><p>16.下列关于右图的这幅漫画的叙述。正确的是( )。</p><p>①启示我们:珍爱生命,拒绝毒品</p><p>②其寓意是:吸毒一口,掉入虎口</p><p>③其寓意是:吸毒一口,精神抖擞</p><p>④其寓意是:贪图一时痛快,毁掉一生幸福</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p><p>17.在各种不良诱惑中,对未成年人危害尤其严重的是( )。</p><p>①黄赌毒 ②打赌 ③邪教 ④零食</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p><p>18.法轮功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的邪教。下列关于法轮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宣传歪理邪说,蒙骗群众,敛财害命,制造事端</p><p>B.属暴力犯罪团伙</p><p>C.涉黄,使人走上犯罪之路</p><p>D.属偷窃、抢劫犯罪行为</p><p>19.远离不良诱惑最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 )。</p><p>A.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p><p>B.专时专用法</p><p>C.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筑起心理防御的堤坝</p><p>D.请人监督法</p><p>20.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是( )。</p><p>A.家长的监督 B.自觉抵制不良诱惑</p><p>C.学校严格管理 D.社会的关爱</p><p>21.把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列为严重不良行为之一,要严加制止,其依据是( )。</p><p>A.《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p>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p><p>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p><p>D.《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p><p>22.拾得东西不归还失主属于( )。</p><p>A.违法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 B.正确行为,因为他不违法</p><p>C.犯罪行为,要判死刑 D.偷窃行为,因为不是自己劳动所得</p><p>23.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p><p>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p><p>B.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p><p>C.学生未按时交作业的行为</p><p>D.殴打他人而导致死亡的行为</p><p>24.触犯刑法,应负刑事责任,但考虑其年龄特点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对象是( )。</p><p>A.已满16周岁的我国公民 B.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p><p>C.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 D.已满14周岁的我国公民</p><p>25.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有( )。</p><p>①避开诱因法、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 ②自我鼓励法</p><p>③专时专用法、联想后果法 ④请人监督法</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p><p>二、非选择题(共50分)</p><p>1.某小区八年级学生晓燕,今年15周岁。三年前父母离异,晓燕随父亲生活。最近父亲要结婚,新妈妈坚决不要晓燕,把她推向生母那里,生母也不肯要。这样推来推去,使得晓燕无家可归,只好到亲戚家暂住。而亲戚生活并不富裕,现在又添加了晓燕,所以生活更加拮据。这种生活晓燕再也过不下去了。两个月后,经人介绍,晓燕便辍学到了城里,在一个大酒店当服务员。</p><p>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晓燕的父母、大酒店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为什么?(4分)</p><p>(2)如果你是晓燕的好朋友,你该怎么做?(4分)</p><p>2.</p><p>(1)假如你遇到图1、图2中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请说明理由。(4分)</p><p>(2)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有哪些?(4分)</p><p>3.社会青年王某,上初中时,学习认真,遵守校纪,学习成绩较好。初中毕业后,他迷上了打游戏机。在一些哥们的引诱下,他从打游戏机发展到利用游戏机赌博,家里的钱都被他赌光了,之后,他又向别人借钱来赌,越赌越输,越输越赌,终于欠下一大笔赌债。为了还赌债,他走上了扒窃的道路。有一天,当王某正在公共汽车上行窃时,被群众发现后扭送到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依法对王某给予拘留10天的处罚。然而,他恶性不改,最终发展到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p><p>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1)王某的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4分)</p><p>(2)王某的发展过程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p><p>4.材料一:2023年10月27日,在福建泉州发生一起特大纵火案。据有关报道,被烧毁的伟业日杂百货公司的老板娘许某因仓库内堆放了价值上百万元的死货,遭到其丈夫的责骂。2023年9月,许某在一神婆的指点下雇苏某将其仓库纵火烧毁,结果苏某与许某都被请进了公安局。被抓后的老板娘痛哭流涕,后悔自己不该听信神婆的话,不但白白损失了自己上百万元的财物,还要面对法律的严惩。</p><p>材料二:目前,一些乡村六H彩赌博十分猖獗,巫婆看到一些急于发财的人,便散布谣言,说在山上露宿三天三夜不见任何人就能中奖,甚至说把家里的尿壶提来称一下,便知其中的中奖号码。于是不少人便听信谣言,投下巨款赌注,结果不但没中奖,不少人还倾家荡产。</p><p>(1)结合材料,说说封建迷信有什么害处?(4分)</p><p>(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6分)</p><p>三、探究活动题</p><p>5.某报记者以面对敲诈,该不该交钱为题采访了有被敲诈经历的同学,下面是部分同学的发言。</p><p>甲同学:被敲诈了10元钱,不值得报案。</p><p>乙同学:暂时忍耐,把钱掏出来,是一种斗争策略,事后再伺机报复。</p><p>丙同学:是社会上的人作案;报告学校也没有用,而且报了案会遭到报复。</p><p>(1)请针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p><p>(2)请就你所在的学校周围是否存在这种现象写一份调查报告。(10分)</p><p>【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p><p>1.C 2.D 3.D 4.B 5.C 6.A 7.B 8.B 9.C 10.D 11.C 12.C 13.D 14.A 15.D 16.B 17.B 18.A 19.C 20.B 21.A 22.A 23.B 24.C 25.B</p><p>二、非选择题</p><p>1. (1)属于违法行为。因为晓燕的父母不抚养晓燕并且不送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酒店老板招收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为服务员,也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p><p>(2)我会跟她说清楚我们未成年人应享有哪些权利,同时告诉她可以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即接受父母抚养的权利和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p><p>2.(1)遇到图1情况时拒绝吸烟。</p><p>理由是:①吸烟有害健康;②吸烟是不文明行为。遇到图2 情况时不买。理由是:中学生不能讲究吃穿,不能脱离家庭实际追求高消费,要艰苦朴素。</p><p>(2)①避开诱因法;②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 ③专时专用法;④联想后果法;⑤请人监督法。</p><p>3. (1)王某赌博、扒窃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抢劫属于犯罪行为。说明了小错不断、大错不犯的思想是危险的。许多犯罪是从犯小错误开始的。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不良行为不及时给予矫正,就会滑向犯罪的深渊。</p><p>4.(1)封建迷信凭空捏造事实,骗钱害人,败坏社会风气, 损害精神文明建设。</p><p>(2)我们要反对迷信, 崇尚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法制观念, 深刻认识迷信活动的危害性,为建设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努力。</p><p>三、探究活动题</p><p>5.(1)①及时报案,既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避免更多的同学受到敲诈。②未成年人要采用合法途径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③未成年人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不可违单元测试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