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
<p>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政治上册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p><p>七年级政治上册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单元测试卷</p><p>典型题目:</p><p>一、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p><p>1、22岁的李志出生在昭远市,家境富裕,从小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父母离异后,更是无人约束他。他经常进入迪厅、网吧、夜总会等场所,并结交了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与其称兄道弟。在这帮人的影响下,他很快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吃摇头丸;打架斗殴更是家常便饭。随着花销的增大,为了满足贪欲。2023年3月10日,立志伙同他人策划并制造了青岛特大宝马劫车杀人案。9月25日被青岛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p><p>(1)李志身边有那些诱惑?</p><p>经常进入迪厅、网吧、夜总会等场所,并结交了一帮游手好闲的人,与其称兄道弟。在这帮人的影响下,他很快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吃摇头丸;打架斗殴更是家常便饭。</p><p>(2)这些诱惑给他什么影响?</p><p>这些诱惑会伤害人的身体,毒害人的心灵,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不思进取,放弃美好追求,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会使人无视法律的尊严,损害他人和社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p><p>(3)在你生活的周边,还存在那些不良诱惑?</p><p>黄、赌、毒;名利;金钱;烟酒;</p><p>(4)李志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p><p>(1)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不为假象所迷惑,防止上当受骗。</p><p>(2)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在自己心中铸起一道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p><p>(3)我们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保护自己,净化我们成长的环境。</p><p>2、15岁的王明是一名初三学生,一天去逛书店,店主向他推荐了几本刺激性书刊。王明就买了几本,回家后偷着看。以后,王明禁不住诱惑多次购买淫秽书籍。从此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成绩一落千丈。王明最后发展到调戏他人,最终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p><p>(1)王明的变化说明了什么?</p><p>王明没有经受住不良诱惑,淫秽的独舞、音像制品是一种精神鸦片,未成年人在涉黄后,轻者会想入非非,精神萎靡,无心学习;重者极易诱发违法犯罪,造成更大的危害。</p><p>(2)王明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p><p>(1)未成年人由于认识能力较低,社会阅历较浅,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容易上当受骗。我们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p><p>(2)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不为假象所迷惑,防止上当受骗。</p><p>(3)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在自己心中铸起一道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p><p>(4)我们运用法律手段同不良诱惑进行坚决的斗争,保护自己,净化我们成长的环境。</p><p>(3)如果你遇到王明的情况,你会怎样去做?</p><p>(1)坚决不买,并告诉店主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劝他马上改正。</p><p>(2)如果店主不改正,积极向公安、工商部门揭发举报。</p><p>3、小凯是一名15岁的中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迷恋上了上网,整日与网络游戏为伍。老师和家长多次对他进行教育,但都没有收到效果。2023年12月22日,因无钱上网,精神几度空虚,服用大量安眠药以减轻痛苦,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竟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后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邢拘。</p><p>(1)请你对中小学生上网做出合理的分析。</p><p>上网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开阔视野,结交朋友,方便联系。但过度迷恋于网络则会影响学习,分散精力,损害身心健康,甚至诱发违法犯罪。</p><p>(2)我们应该怎样上网?</p><p>我们要文明上网,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守网络道德。在父母、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上网。充分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信息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p><p>4、小丽是一名花季少女,再一次偶然的聚会中接触了摇头丸。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为了筹集吸毒的钱,她先是撒谎跟父母要,然后骗同学,进而发展到投他人的钱物。在一次作案时被人捉住,被送进劳教所接受改造。</p><p>(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劝劝那些像小丽一样的人?</p><p>吸毒会严重摧残身心健康,传染和导致各种疾病,甚至死亡;会破坏家庭幸福,诱发刑事犯罪;会败坏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p><p>(2)请你写两句警示语,警示人们远离毒品。</p><p>吸毒一口,调入虎口;贪图一时快乐,毁掉一生幸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p><p>(3)你发现身边又像小丽这样的人时,你会怎样去做?</p><p>(1)告诉他吸毒的危害,劝其放弃,不再吸毒。</p><p>(2)告诉他的家人,共同帮助他戒毒。</p><p>(3)向有关部门举报,揭发他的吸毒行为。</p><p>二、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p><p>1、14岁的魏明一直是三好学生。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朋友后,逐渐发生了变化。上课经常迟到,作业经常不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还经常躲在厕所里吸烟,家里给的零花钱越来越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开始小偷小摸。活来发展到把同学的自行车偷偷扛出去卖掉,为此,曾被公安机关拘留。出来后不思悔改,又多次入户盗窃。最终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p><p>(1)魏明的行为中哪些是违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讲出你判断的理由。</p><p>违纪行为:上课经常迟到,作业经常不交,学习成绩直线下降;他还经常躲在厕所里吸烟;一般违法行为:小偷小摸;把同学的自行车偷偷扛出去卖掉;犯罪:又多次入户盗窃。</p><p>小偷小摸;把同学的自行车偷偷扛出去卖掉的行为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触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所以是一般违法行为。</p><p>又多次入户盗窃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所以是犯罪。</p><p>(2)魏明的行为变化说明了什么?</p><p>不良行为、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不良行为的人很容易发展为一般违法,进而发展为犯罪。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p><p>(3)魏明的行为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p><p>(1)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p><p>(2)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使</p><p>自己健康成长。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p><p>2、青年工人张某利用工作之变,分多次将六台冰箱运出工厂,获得赃款2023元。严打</p><p>中,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张某主动到执法机关坦白交待了自己的罪行,并交出了全部</p><p>赃款。人民法院根据情况作出了对张某免予起诉的决定。</p><p>有人说张某被免予起诉,就是没有犯罪。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p><p>不正确。</p><p>(1)犯罪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社</p><p>会、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犯罪的三个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p><p>割。张某的行为已经具备了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受刑法处罚三个特征,已经构成</p><p>了犯罪。</p><p>(2)张某被免予起诉是因为他主动坦白自己的罪行,并退还赃款,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p><p>所以张某的行为仍是犯罪行为。</p><p>第十五课抵制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p><p>拓展训练:</p><p>1、 某中学初二学生刘某,迷恋网吧搜寻色情、凶杀等信息,导致精神萎靡,无心读书。</p><p>初三时,因利用赌博机聚众赌博,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认不思悔改,为还赌债,绑架他人,并勒索人民币2万元,抓获后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p><p>(1)请你指出刘某的行为哪些是不良行为?哪些是一般违法?哪些是犯罪?</p><p>(2)刘某的行为分别违反了哪些法律?</p><p>(3)刘某因聚众赌博被捕,这种不良诱惑有何危害?</p><p>(4)刘某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道理?</p><p>(5)刘某的悲剧给我们什么启示?</p><p>2、情景在线</p><p>放学路上,初二的三名学生在校门口发现许多人围着一个书摊在翻看什么。他们也凑上去看个究竟。这是一位同学小声说:这好像是淫秽书籍。</p><p>(1)这时,三位同学应该怎样去做?</p><p>(2)你感悟到了什么?</p><p>3、最近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充分利用6、26国际禁毒日这一契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禁毒宣传活动。</p><p>(1)为什么要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p><p>(2)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抵制毒品的诱惑?</p><p>(3)为了警示同龄人,请你设计三句宣传标语。</p><p>(4)学校决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请你设计三种活动形式。</p><p>4、面对下列情景,你会怎样做?</p><p>(1)来,吸一口,这种东西比吸烟还刺激,感觉好极了</p><p>(2)大家都吸,你也来点尝尝吧</p><p>(3)有家录像厅我有熟人,内容绝对刺激,我们是朋友,一起去吧。</p><p>5、13岁的张明拿到500元压岁钱后,连续上网一天一夜,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网吧内,</p><p>因抢救不及时而死去了。据悉,张明在一所重点中学读书,11日亲戚给了500元压岁钱,</p><p>13日他就到网吧玩游戏。结果出现了上述悲剧。</p><p>(1)张明遇到了什么诱惑?如何看待他遇到的这种诱惑?</p><p>(2)在你身边存在那些不良诱惑?</p><p>(3)你认为这些诱惑有何影响?</p><p>(4)中学生应该怎样面对这些诱惑?</p><p>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p><p>典型题目:</p><p>一、我们受法律保护</p><p>1、(1)2023年12月29日闭幕的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以154票赞成、</p><p>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共7章、共72条。自2023年6月1</p><p>日起施行。</p><p>从财政部获悉,自2023年起,中央财政增加2亿元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扩大范围后</p><p>享受免费教科书的中小学生总人数为770万,比原来增加525万。</p><p>(2)初三一女生因上课看信被老师发现。老师怀疑是男生给他写信,就将信抢了过去,</p><p>并批评他不认真学习,偷看情书,把信公开读了出来。该女生无地自容,哭着跑了出去。</p><p>4月12日晚,四名派出所民警来到矿务局中学马某的家中,要求将其带走。马某要求对</p><p>方出示证件,说明理由。对方不但不理不睬,还对她拳打脚踢,随后给他戴上了手铐,</p><p>揪住头发,推进了警车。</p><p>(3)据统计,近几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比率已有百分之零点三上升到百分之零点五,并</p><p>且暴力犯罪比例越来越大。</p><p>(1)上述三个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p><p>材料一说明了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p><p>材料二说明了现实社会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时有发生。</p><p>材料三说明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p><p>(2)上述三个材料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p><p>(3)请你对材料所说明的道理进行分析。</p><p>(1)未成年人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成熟,在辨别是非、区分良莠方面往往</p><p>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够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需要法律</p><p>给遇特殊保护。</p><p>(2)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p><p>兴、国家的富强。</p><p>(3)社会上还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和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p><p>2、为了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开展了交通安全知识和禁毒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活动。文</p><p>化、工商等部门对学校周围的网吧、小卖部进行了清理整顿。父母也叮嘱孩子注意交通</p><p>全,学会防范意外伤害,保护自己。</p><p>(1)上述材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那些保护?</p><p>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p><p>(2)除了上述保护外,对对未成年人还有什么保护?司法保护</p><p>(3)这些保护是由哪些法律专门规定的?</p><p>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p><p>(4)有的同学说:有了这些保护,我们就可以健康成长,随心所欲了。你同意吗?为什</p><p>么?</p><p>不同意。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使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p><p>保护,只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p><p>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p><p>2、 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p><p>(1)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实事?</p><p>现实社会中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p><p>(2)分析漫画中人物行为的言行。</p><p>(1)家长的做法是不对的,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家长的行为是虐待未成年人的表现,教育方法不恰当,没有做好家庭保护,所以不对。</p><p>(2)学校的做法是不对的,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有侮辱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没有做好学校保护。所以不对。</p><p>(3)老板学校的做法是不对的,是违法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老板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没有做好社会保护。所以不对。</p><p>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p><p>1、李剑上高中时,学校承诺学生考上重点本科院校奖励2023元。高中毕业后,李剑考上了中国海洋大学,当他向学校讨要2023元奖励时,却在中国海洋大学是否重点本科院校问题与学校发生了分歧。学校以中国海洋大学不是重点本科院校为由,拒绝给李剑2023元的奖励。</p><p>(1)李剑会如何去做?请你设想几种做法,并对这些做法作出评析。</p><p>(1)李剑放弃奖励,吃个哑巴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难以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还会使对方认为自己软弱可欺,变本加厉的侵害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纵容了违法犯罪,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p><p>(2)李剑忍不住怒火,把许诺的人员痛打一顿。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样既维护不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还容易侵犯对方的合法权益,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p><p>(3)李剑通过熟人与学校私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它不受法律保护。这样既维护不了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放纵了违法犯罪分子。同时以后发生争执时也缺少了证据,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p>(4)李剑应该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样既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p><p>(2)李剑应该怎样去做?</p><p>(1)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p>(2)可以向学校的管理部门反映问题,寻求帮助,通过调节等方式,解决纠纷,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p><p>(3)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p><p>(4)如果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再去提起诉讼。</p><p>2、初二学生刘小飞是一名住校生。2023年1月4日晚12点,正在睡梦中的他被惊醒,几个社会青年进入学生宿舍。他们把刘小飞拖出宿舍,架到操场上,劈头就是两耳光。把你的钱交出来,否则------他们亮出了明晃晃的匕首。刘小飞------</p><p>此时的刘小飞可能怎样做?</p><p>(1)为了制止违法犯罪,与你个社会青年殊死搏斗。</p><p>(2)与对方进行周旋,等待援救。</p><p>(3)把手中的钱给他们,记住他们的长相、穿着、声音以及他们的去向。</p><p>(2)你认为那种做法是正确的?为什么?</p><p>(2)、(3)种做法正确。</p><p>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与其斗争。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有能力将其制服,要勇敢的同其搏斗。没有能力将其制服,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万不得已,也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力求保全自己。必要时,还可以采取自卫行动,实施正当防卫。</p><p>3、初四学生王鹏下晚自习后回家。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时,突然蹿出一个歹徒,持刀对他进行抢劫。当王鹏把身上的钱都交给他时。为了防止罪行暴露,歹徒企图杀人灭口。王鹏勇敢地与歹徒进行了搏斗。在与歹徒抢刀子的过程中,王鹏不慎把刀子扎到了歹徒的肚子上,使其当场死亡。</p><p>王鹏杀了人,应该不应该判刑?为什么?</p><p>不应该。</p><p>王鹏的行为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种有效手段。他虽然对加害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但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负刑事责任。所以王鹏不应该判刑。</p><p>第十六课撑起法律保护伞</p><p>拓展训练:</p><p>1、开学已经三天了,中学生小芳还没到学校报到,经了解原来是打工去了。班主任老师找到小芳打工的地方,阴暗潮湿的厂房,呛人的烟味,让人无法忍受。班主任警告老板,他的行为是违法的。老板说小芳是自愿的,与他无关,同时也辞退了小芳。小芳哭着告诉班主任:继母嫌他光吃饭不挣钱,让她先辍学挣钱。班主任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回到学校报告给校长。由学校出面,会同民政、派出所和村干部一起来到小芳家,对家长的行为进行了批评,小芳终于重新又走进了校园。</p><p>请你对材料中的任务的言行进行分析。</p><p>2、初一学生小名在家深受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疼爱。但他自己却对学习不感兴趣,并结交了社会上几个不三不四的朋友。爸爸对他提出了批评,他却说:我是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你们只有保护我的义务,你这样管我是违法行为。</p><p>小名的说法对吗?为什么?</p><p>3、英语课上小刚正在回答老师的问题,后面的小庆故意把小刚的凳子挪走了,造成小刚一下子坐在了地上。英语老师恼羞成怒,上去打了小庆一巴掌,并把小刚赶出教室罚站。</p><p>(1)假如你是小庆,你会如何去做?</p><p>(2)在你身边还有那些类似上述材料中的事件。列举三种。</p><p>4、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p><p>(1)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p><p>(2)漫画中的行为都违反了什么法律?</p><p>(3)针对漫画一,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p><p>5、2023年1月15日,《天津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正式通过,此条例自2023年3月1日起执行。修订此条例的目的是: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p><p>(1)材料体现了什么保护?</p><p>(2)关于这种保护,你还知道多少?</p><p>(3)除了这种保护,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有哪些?</p><p>(4)天津市为什么要修订此条例?</p><p>6、情景一中学生小刚放学后,在校外遭到几名社会青年的勒索。小刚又气又恼,他想出了以下对策。</p><p>情景二小丽放学后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她发觉总有一个人在跟随自己,并且越跟越紧,是坏人。小丽停下来,她------</p><p>(1)请你帮助小刚选择最合适的对策,并讲出理由。</p><p>(2)小丽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保护自己呢?</p><p>7、材料一中学生张澜看见同学李某正从一家网吧出来。李某兴奋的对张澜说:这家游戏厅对中学生五折优惠,我刚玩了一晚上。张澜惊讶得问他:你一晚上不回家,父母不找你?他们才不管我呢。李某说:他们有时间只会打麻将。</p><p>材料二中学生任强在回家的路上被几个社会青年痛打一顿,并威胁他不允许告诉任何人,否则还会打他。任强又气又怕,找几个好朋友商量。</p><p>王朝:找几个社会青年报复他们。</p><p>李涛:忍了吧,我们是学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p><p>周明:找几个社会人员帮忙私了吧。</p><p>张凯:我们应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然后说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种做法。</p><p>(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一中的家长和游戏厅老板的做法。</p><p>(2)材料二中王朝、李涛、周明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p><p>(3)张凯能说出几种具体做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