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期中检测政治卷
<p>高二下册期中检测政治卷</p><p>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p><p>2023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据此回答1~5题</p><p>1、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错误的是</p><p>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p><p>B.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又是一种物质力量</p><p>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p><p>D.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p><p>2、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p><p>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p><p>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p><p>高二下册期中检测政治3、《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因为</p><p>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p><p>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p><p>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p><p>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竟争的重要因素</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p><p>4、《决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同香港、澳门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同台湾的多种形式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属于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的是</p><p>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p><p>5、《决定》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近日,武汉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一个全新的检测项目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对所谓的网瘾基因检测提出质疑,普遍认为这是伪科学、是科学算命。网友的态度对我们的启示</p><p>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p><p>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浙江文化灿烂,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有享文物之邦,旅游之地美誉,据此回答6~10题。</p><p>6、杭州西湖是一块历史人文的翡翠,它承载着儒释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p><p>A.继承性 B.区域性 C.包容性 D.多样性</p><p>7、杭州图书馆于2023年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图书馆向乞丐开放,能彰显一个城市的人文气质,能提升城市的文明指数和市民的文化素养。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p><p>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B.科学文化知识 C.社会公德 D.传统美德</p><p>8、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浙江绍兴的民居傍水而建,众多人家沿河聚集,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致。你认为下列最适合作绍兴水文化新闻报道标题的是</p><p>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p><p>C.异彩纷呈,绚丽多彩 D.薪火相传,一脉相传</p><p>9、浙江人民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是</p><p>①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春泥计划活动</p><p>②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p><p>③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家电下乡活动</p><p>④打击抢劫、抢夺的治理活动</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p><p>10、由于社会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浙江地方方言出现弱化,声调减少并向普通话靠拢的发展趋势。这表明影响地方方言的重要因素是</p><p>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科学技术</p><p>C.思想运动 D.教育</p><p>13、儒家主张的仁爱,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禅宗推崇的即心即佛,有利于人的内心和谐这些国学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由此可见</p><p>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p><p>B.国学思想应成为我国当代文化的主旋律</p><p>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p><p>D.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应被全部传承</p><p>14、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过全盘抛弃,彻底西化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它们的共同错误在于</p><p>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p><p>B.违背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p><p>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p><p>D.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p><p>15、2023年的春晚舞台上,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p><p>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p><p>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p><p>21、在永恒变化的中华文化中,有的东西是要永恒坚持的,只有永恒地坚持,才会有永恒的变化。这句话告诉我们</p><p>A.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p><p>B.文化是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的</p><p>C.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个相对稳定的过程</p><p>D.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文化的选择</p><p>2023年1月30日,德国中国文化年在柏林开幕,这是为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所举办的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据此回答22~25题。</p><p>22、生活中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有</p><p>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徙 ③教育 ④电子产品</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23、举办中国文化年进行文化交流的意义</p><p>①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p><p>③有利于中华文化主导世界</p><p>④促进两国民众之间进一步了解和两国友谊进一步加深</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24、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正确观点是</p><p>①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p><p>②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p>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p><p>④各国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25、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的原则是</p><p>A.各国文化相互开放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p><p>C.各国文化相互尊重 D.各国文化共同发展</p><p>26、目前,我国电视观众总量达8.5亿,青少年观众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一些电视剧中的人物把烟酒消费当作时尚,通过电视传播使许多少年儿童把烟酒与显赫、有趣、人缘好等特征联系在一起,加大了成人后抽烟饮酒等不健康生活倾向。材料说明</p><p>①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p><p>②电视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文化传播手段</p><p>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十分必要</p><p>④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发展大众文化</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31、积极引导文化市场的发展,应努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发展大众文化:①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②反对一切流行文化作品 ③要面向人民,反映人民利益 ④反对一切经典文化作品</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行为:有人掌握了电脑技术,却去充当电脑黑客有人掌握了医疗技术,却要收取红包后,才肯救治病人。回答32~35题。</p><p>32、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p><p>A.知识文化水平提高 B.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p><p>C.忽视了思想道德修养 D.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p><p>33、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 ②不断改造主观世界</p><p>③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④崇尚科学、反对迷信</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34、无才无德是废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是精品。这一观点表明</p><p>A.科学文化比思想道德更重要</p><p>B.思想道德比科学文化更重要</p><p>C.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有机统一的</p><p>D.有德无才与有才无德都是部分意义上的人才</p><p>35、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p><p>A.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B.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p><p>C.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D.培育四有公民</p><p>38、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请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8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