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高二政治期中试题
<p>【摘要】高二对于高中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大家在高二时期要好好学习,为一年以后的高考做准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希望大家喜欢。</p><p>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p><p>1.下列关于哲学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p>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p><p>B.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p><p>C.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实践活动和主观情绪中</p><p>D.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p><p>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p><p>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p><p>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p><p>3.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论断说明的哲学道理是()</p><p>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p><p>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D.哲学是科学之科学</p><p>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p><p>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p><p>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p><p>5.右边漫画中体现的观点属于( )</p><p>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p><p>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p><p>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p><p>A.客观实在性 B.运动</p><p>C.社会历史性 D.实践</p><p>7.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p><p>A.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物质与意识辩证统一</p><p>B.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p><p>C.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p><p>D.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与物质辩证统一</p><p>8.从哲学的基本派别来看,两大阵营是( )</p><p>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p><p>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p><p>9.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段论述表明()</p><p>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物质是运动的载体</p><p>C.世界上没有静止的事物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p><p>10.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p><p>A. 规律具有客观性 B. 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p><p>C. 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 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p><p>2023年11月1日5时58分,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根据北京航天指控中心报告,神舟八号已进入预定轨道,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回答11-12题。</p><p>11.“神八”飞天的巨大成功充分说明( )</p><p>A.意识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是积极的 B.人们可以利用和改变规律</p><p>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D.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p><p>12.广大航天人发扬载人航天精神,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这说明( )</p><p>A.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p><p>C.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客观必须符合主观</p><p>13.《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p><p>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p><p>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p><p>14.去年五月前后发生的南方部分地区风雹洪涝灾害已造成10省区市786.5万人受灾,有的地区和部门有比较成熟的应急预案,损失就比较小。这说明( )</p><p>A.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p><p>B.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p><p>C. 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p><p>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15.右侧漫画《生搬硬套》启示我们要( )</p><p>A.坚持与时俱进</p><p>B.坚持从实际出发</p><p>C.发挥主观能动性</p><p>D.树立创新意识</p><p>1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p><p>A.无条件性 B.客观性</p><p>C.具体性 D.主观性</p><p>17.毛泽东同志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p><p>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p><p>C.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p>18.唯物辩证法所说的普遍联系是指( )</p><p>A.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p><p>B.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p><p>C.任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p><p>D.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直接的、具体的</p><p>19.能够统一天下的秦始皇,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长城去防御敌人,却不能制造导弹去攻击敌人。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实践具有( )</p><p>A.现实性 B.主观能动性</p><p>C.社会历史性 D.发展性</p><p>20.“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 )</p><p>A.规律是客观的 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p><p>C.真理是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p><p>21.从修身、齐家做起,而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目标。《大学》的这一思想反映出( )</p><p>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B.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p><p>C.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p><p>22.在深山能很好生长的大树因为不能适应城市的生存环境而死亡,说明( )</p><p>A.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死亡的过程</p><p>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p><p>C.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认识和改变</p><p>D.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p><p>23.下列一组漫画表明了( )</p><p>A.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p><p>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影响到部分</p><p>C.部分统率整体,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p><p>D.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p><p>24.下列违背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是( )</p><p>A.牵一发而动全身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p><p>C.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D.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p><p>25.与歌曲《暗香》中“烈火烧过青草痕,看看又是一年春风”这句歌词表达同一哲理的成语是( )</p><p>A.因地制宜 B.推陈出新 C.变化多端 D.顺水推舟</p><p>2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p><p>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p><p>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p><p>27.从摇把电话、拨盘电话到数字键盘电话,从功能单一的“大哥大”到可以视频通话的3G手机。通讯工具的进步说明( )</p><p>A.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p><p>C.事物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p><p>2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告诉我们( )</p><p>A.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p><p>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p><p>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p><p>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限的,真理是永恒的</p><p>29.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指( )</p><p>A. 运动与静止 B. 物质与意识 C. 量变与质变 D. 整体与部分</p><p>3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等成语体现的哲理是( )</p><p>A.要重视质的飞跃 B.要重视量的积累</p><p>C.量变是质变的结果 D.质变是量变的前提</p><p>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作出判断并在答题卡上填涂你的答案,正确用“A”表示,错误用“B”表示。本部分共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p><p>31.哲学可以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p><p>32.世界观人人都有,但方法论只有哲学家通过系统化理论化才能掌握。( )</p><p>3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p><p>3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p><p>35.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 )</p><p>36.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来源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之一。( )</p><p>37.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p><p>38.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是对联系客观性的违背。( )</p><p>39.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p><p>40.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发生质变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p><p>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卷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p><p>41.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坚持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最迫切的实际问题。</p><p>试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说明党的决策的正确性?(8分)</p><p>42.2023年8月26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测试取得成功。该潜水器的成功研制立足于我国当前深海测控的实际情况、借鉴了国外先进设计经验、并适应了未来深海测控新的发展要求。其总指挥刘峰回忆研究历程时说:“我们不做懦夫,也不是赌徒。有勇气承担,但不是蛮干。”</p><p>运用《哲学生活》中的唯物论观点分析上述材料。(10分)</p><p>四、综合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与建议写在答题卷上。(本部分1题,12分)</p><p>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是2023年11月20日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的“神舟一号” 无人实验飞船,四年之后中国首艘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于2023年10月15日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它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中国探月工程也开始启动,2023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11月26日,中国第一幅月图完美亮相,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2023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p><p>从“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嫦娥一号”、“嫦娥二号”绕月飞行成功。再向前发展,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将会越发精彩:从2023年开始发射2至3个空间实验室(目标飞行器)进入太空,“夸父计划”拟定在2023年进行发射,2023年则计划独立开展火星探测, 2023年还计划建立有人值守太空站,等等。</p><p>随着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也会不断深入。</p><p>(1)结合上述材料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会不断深入”?(6分)</p><p>(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6分)</p><p>高二政治试卷(必修)参考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p><p>答案 C D A D C A C C A A</p><p>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答案 D B C B B B D B C D</p><p>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p><p>答案 A B D C B C D B C B</p><p>二、判断题: (本部分共10分,每小题1分,共10分)</p><p>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p><p>答案 A B A B B B A B B B</p><p>三、简答题:(本部分共2小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p><p>41.(8分)第一,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功能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的部分可以决定整体的功能。</p><p>第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个系统工程,是一个整体,新农村建设是局部。把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正体现了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着眼全局的大局意识。</p><p>第三,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等等,正体现了重视局部,搞好局部,用农村局部的发展推动全面小康整体发展的思路。</p><p>42.(10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成功研制立足于我国当前深海测控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这一点。</p><p>(2)规律具有客观性,其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我们不做懦夫,也不是赌徒,不蛮干”体现了这一点。</p><p>(3)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我们不蛮干,但也要有勇气承担,不做懦夫,体现了这一点。</p><p>四、综合探究题:(本部分1题,12分)</p><p>(1)(6分)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载人航天的实践活动日益推进,会促使中国对外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入。</p><p>②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将我国探索外太空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p><p>(2)(6分)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无人飞船试验、“神舟五号”载人飞行成功是“嫦娥一号”发射成功的前提和基础。</p><p>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嫦娥一号”是在前面飞船试验基础上引起的质变。</p><p>③从“嫦娥一号”到空间实验室,再到夸父计划、探测火星、建空间站等,是在新质基础上不断量变、质变的过程。</p><p>【总结】高二政治期中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儿了,小编的整理有帮助到大家吗?如果大家还需要了解更多有关学习的内容,请继续关注优学政治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