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3:40

高二政治下册第二次月考考题

<p>【摘要】感谢您对优学政治网高二政治试题栏目的关注,小编特意在此发布了此文高二政治下册第二次月考考题在2023年优学政治网也会更多的为您发布更好的文章,感谢您对优学政治网的支持与关注,希望此文能给您带来帮助。</p><p>本文题目:高二政治下册第二次月考考题</p><p>第Ⅰ卷(选择题,60分)</p><p>在下列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题每题1分,2023题每小题2分。共60分。</p><p>1.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事实上,公益广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p><p>A.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不必干涉</p><p>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文化总能给人生指明正确的方向</p><p>2.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入乡随俗。这表明了</p><p>A.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B.优秀文化兼容落后文化</p><p>C. 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p><p>3.秦国攻灭楚国后,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控制,派50万官兵驻扎岭南地区。这使相当一部分中原人留在了粤北地区,对当地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岭南文化。这说明</p><p>A.民族文化的根源在于外来的文化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p><p>C.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外来文化的冲击 D.岭南文化就是中原文化的延续</p><p>4.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在记者会上随口说了一句: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信的。这句话经过网络传播迅速蹿红,并引发了网友的造句大赛。这说明大众传媒</p><p>A.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 B.已经完全取代旧的传媒</p><p>C.具有传递、沟通、共享信息的强大功能 D.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p><p>5.某地地处皖江南岸,古为吴越、荆楚之地。其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该地文化形成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p><p>A.多样性 B.民族性 C.继承性 D.包容性</p><p>6.《论语》说为仁由已、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p><p>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p><p>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p><p>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p><p>C.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p><p>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p><p>A.思想道德建设 B.科学文化修养 C.发展文化产业 D.培育文明风尚</p><p>9.从2023年2月8日零时起上调国内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涨幅均为300元/吨。油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高涨的汽车消费热情。这是因为</p><p>A. 汽车和汽油是替代商品 B. 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商品</p><p>C. 价格波动决定人们的购买力 D. 物美价廉的商品是人们消费的首选</p><p>10.2023年3月12日,九江93号汽油7.46元/升。这表明货币在执行的职能是</p><p>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p><p>11.下表中的人民币外汇牌价变化反映的经济现象是</p><p>时间 美元 人民币</p><p>2023年12月12日 100元 632元</p><p>2023年3月12日 100元 630元</p><p>A. 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下降 B. 美元汇率降低,人民币币值上升</p><p>C. 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上升 D. 美元汇率降低,人民币币值下降</p><p>12.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生产者想多盈利就应尽量</p><p>A.延长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B.缩短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p>C.缩短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D.延长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p>13. 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p><p>A.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B. 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p><p>C. 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D. 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p><p>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逐步下降,这一变化趋势表明,居民</p><p>A.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 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p><p>C. 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 D. 消费结构在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p><p>15. 小王在网上购得《金陵十三钗》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王的行为属于</p><p>A. 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B. 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p><p>C. 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 D. 交换活动与消费活动</p><p>16. 2023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目前我国一年期定存款利率为3.5%。若其他条件不变,这表明</p><p>A. 储户有实际收益 B. 储户实际收益不确定</p><p>C. 储户无实际收益 D. 储户实际收益为负数</p><p>17. 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p><p>A.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 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p><p>C.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 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p><p>18. 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p><p>A.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 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p><p>C.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p><p>19. 2023年,土豆价格由2023年的每斤五角涨到一元,内蒙古的土豆种植户们获利颇丰。2023年内蒙古大量农民跟风盲种,导致土豆产量剧增,价格大跌。每斤价格仅为三毛左右,低于成本价,出现了大面积的土豆滞销。这说明</p><p>A. 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p><p>C. 市场调节具有无偿性 D. 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p><p>20. 2023年l0月,为解决土豆滞销问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拨付2023万元对马铃薯仓储进行补贴,以鼓励各地加大收购、仓储及运输力度,切实保障广大种薯农民的利益。这表明</p><p>A.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p><p>B. 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p>C. 国家运用行政手段,避免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p><p>D. 国家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p><p>21. 2023年7月25日,意大利中国文化年框架下的茉莉飘香江苏文化周开幕式举行。以传统文化艺术展览和昆剧经典折子戏展演为主要内容的开幕活动将中国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无遗。这一活动有利于</p><p>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p><p>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22.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p><p>①流行文化的价值大于经典文化的价值 ②文化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推陈出新</p><p>③文化的发展存在着相对独立性 ④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只有几百年就消失了</p><p>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p><p>2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p><p>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p><p>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p><p>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p><p>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24.2023年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流传至今。相关历史事件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史记》,元人纪君祥据以创作杂剧,影响深远;现今京剧、潮剧、秦腔、豫剧、越剧都保留有《赵氏孤儿》这一剧目,同一题材的小说、话剧亦不鲜见;这一故事十八世纪还曾传入欧洲,伏尔泰将之改编为话剧《中国孤儿》,上演引起轰动。这说明</p><p>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与发展不竭的源泉</p><p>③文化传承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④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基础</p><p>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p><p>25.胡锦涛同志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这是因为爱国主义</p><p>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p><p>③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p><p>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p><p>26. 近日,武汉中南医院体检中心一个全新的检测项目在网上引起热议,许多网友对所谓的网瘾基因检测提出质疑,普遍认为这是伪科学、是科学算命。网友的态度对于我们的启示</p><p>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p><p>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27.下面对外汇汇率与人民币币值关系表示正确的是</p><p>28. 2023年某企业生产产品W,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30元,产量为1万件。如果2023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23年生产的W商品价值总量为</p><p>A. 45万元 B. 30万元 C. 27.5万元 D. 11万元</p><p>29.右图表示甲乙两种商品的需求变化,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p><p>①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正向变动</p><p>②两种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呈反向变动</p><p>③两种商品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生活必需品</p><p>④两种商品相比,甲商品更可能是高档耐用品</p><p>A. 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p><p>30.试客是指那些走在消费者前沿的人群。在购物前,他们先从互联网上免费索取相关商家的使用赠品。经过仔细试用与其他爱好者相互交流后才进行购买。试客的行为</p><p>①有利于企业的品牌推广 ②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p><p>③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 ④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p><p>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p><p>31. 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几十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于是,2023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一南京的所有航班。这种现象说明</p><p>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 ②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p><p>③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向导作用</p><p>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p><p>32.近年来,我国中央企业在保质提效基础上加快了重组步伐,垄断经营范围逐步限制在少数自然垄断与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此举有利于</p><p>①规避市场竞争,增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p><p>②限制中央企业,鼓励、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p><p>③充分发挥央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力和影响力</p><p>④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格局</p><p>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33.2023年8月份以来,市场恐慌情绪集中爆发,全球股市纷纷下跌,此番市场集体重挫主要源于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而美国经济复苏前景的反复又进一步搅乱市场。这说明</p><p>①股票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②股市可以反映经济的发展状况</p><p>③股票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④投资者不看好未来经济发展</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34. 面对近年来原材料、劳动力等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沿海某服装出口企业,把生产环节转移到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具有优势的内陆地区,并致力于产品研发、品牌设计和营销推广,从而大大提高了产品出口竞争力。该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因素有</p><p>①调整经营战略,利用资源优势 ②依靠技术创新,维持低价竞争</p><p>③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 ④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p><p>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p><p>35.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20230元,奖金2023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2023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2023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2023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p><p>A.20230元 20230元 B.20230元 20230元</p><p>C.20230元 20230元 D.20230元 20230元</p><p>2023年9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新的个税起征点,个人每月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由2023元提高到2023元。(调整前后的税率表如下。)据此回答36-37题。</p><p>36.王某月工资收入为2023元,调整后比调整前每月</p><p>A.多交350元税款 B.少交380元税款</p><p>C.少交355元税款 D.少交275元税款</p><p>37.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个人收入普遍提高,此次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p><p>①将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 ②可以更好地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p><p>③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的主要措施 ④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个人收入分配</p><p>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p><p>38.2023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建设鲜活农产品流能通体系提出,进一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这一举措</p><p>①将降低蔬菜种植成本,增加蔬菜有效供应</p><p>②有利于降低蔬菜价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p><p>③是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p><p>④将提高蔬菜运输效率,提高蔬菜上市的质量</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39.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两个同步增长</p><p>①意味着国家富强了,百姓可以拥有更多财富,分享发展成果</p><p>②意味着经济建设发展了,居民收入就能增长,就能促进同步富裕</p><p>③将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保障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p><p>④将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保证落实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针</p><p>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p><p>40.据商务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签订合同约40亿份,而履约率仅约50%,企业每年由此导致的损失高达2023亿元,为防止受骗,一些企业在市场交易中甚至倒退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始状态。这一现象说明</p><p>A.现货交易是避免经济损失的最佳选择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弊端</p><p>C.政府要发挥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D.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p><p>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p><p>41. 2023上半年我国食品安全乱象频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鸭,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刺痛我们的神经。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老百姓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之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你认为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哪些?(4分)</p><p>(2)请你就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提三点建议。(6分)</p><p>42. 财政部今年1月20日公布:2023年全国财政收入202340亿元,比上年增加20239亿元,增长24.8%。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你认为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p><p>(2)有人认为,财政收入增加了,企业和居民收入就减少了。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p><p>(3)如何用好纳税人的钱受到普遍关注,请你就此问题向总理建言献策(不少于两点)。(4分)</p><p>43. 今年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扩大内需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p><p>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联系实际,你认为怎样才能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8分)</p><p>44.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p><p>(1)文化作品为什么要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4分)</p><p>(2)怎样才能做到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4分)</p><p>政治答题卷</p><p>1 2 3 4 5 6 7 8 9 10</p><p>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p><p>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p><p>41. (1)你认为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有哪些?(4分)</p><p>(2)请你就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提三点建议。(6分)</p><p>42. (1)你认为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分)</p><p>(2)有人认为,财政收入增加了,企业和居民收入就减少了。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p><p>(3)如何用好纳税人的钱受到普遍关注,请你就此问题向总理建言献策(不少于两点)。(4分)</p><p>43. 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联系实际,你认为怎样才能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8分)</p><p>44.(1)文化作品为什么要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4分)</p><p>(2)怎样才能做到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4分)</p><p>政治参考答案</p><p>1 2 3 4 5 6 7 8 9 10</p><p>C A B C D D C A B A</p><p>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B C A D D A B A B A</p><p>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p><p>B C B A A D B C C A</p><p>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p><p>D D B C D B B C C D</p><p>41.(1)生产经营者缺乏职业道德(或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或市场经济自发性表现。2分)。国家监督不严(或缺乏必要的监督,2分)。</p><p>(2)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或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等,2分。);企业经营要诚实守信(或生产经营者要提高职业道德水平,2分。);消费者提高自身素质(或增强权利意识、提高安全意识、提高识别能力,2分。)</p><p>42.(1)经济发展水平;(2分)分配政策。(2分)</p><p>(2)不完全赞成。(1分)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前提下,国家、企业和居民收入都可能增加。(2分)如果经济总量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加,企业和居民收入就必然减少。(2分)从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来看,财政收入增加了,企业和居民收入未必减少了。(1分)</p><p>(3)增加在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2分);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管理(如公开三公经费等,2分)。</p><p>43.①发展经济,扩大就业;②增加居民收入;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④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⑤稳定物价水平;⑥改善消费环境。(每点2分,答出任意四点给8分)</p><p>44.(1)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或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因此文化作品必须无愧于历史(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因此文化作品必须无愧于人民(2分)。</p><p>(2)无愧于历史,要求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分)无愧于人民,要求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或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等,2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政治下册第二次月考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