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3:40

高二第二学期3月考试政治试题

<p>【摘要】鉴于大家对优学政治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第二学期3月考试政治试题,供大家参考!</p><p>本文题目:高二第二学期3月考试政治试题</p><p>满分分 ,时间分钟 2023年3月</p><p>考生须知:</p><p>1.全卷共10页,50小题。</p><p>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卡)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p><p>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班级、姓名、考号分别填写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上。</p><p>选择题部分(共152分)</p><p>选择题部分共43小题,其中1至23题,每小题4分,24至43题每小题3分 共15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p><p>24.李白在《送温外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一诗中写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下列对此说法错误的是</p><p>A.黄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文艺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p><p>C.文化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 D.李白诗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p><p>25.端午节已经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现在,随着中华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端午节也一步步走入世界各国的视线,赛龙舟在西方很流行也很受欢迎。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p><p>A.强制性的特点 B.潜移默化的特点</p><p>C.包容性的特点 D.深远持久的特点</p><p>26.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观点肯定了</p><p>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p><p>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p><p>27.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p><p>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p><p>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p><p>28.必须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原因在于</p><p>A.优秀文化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开展实践活动</p><p>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p><p>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p><p>D.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p><p>29.春节这个蕴含着丰富中国文化符号的节日,吸引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成为世界的商机。一大批中国人选择出国过大年,众多老外和海外华人一起吃年夜饭、买年货有外国朋友说,春节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给各国带来了财气,带来了机遇。这表明</p><p>A.中外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B.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p><p>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p>30.被列入浙江省百年名校的嘉兴一中以其成德达才的校训和从严求实的校风影响着一代代莘莘学子。这说明优秀文化能够</p><p>①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③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31.距今约2023年的嘉兴马家浜遗址是太湖流域迄今最早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嘉兴投资2亿元建马家浜遗址公园,推动遗址保护健康发展,确保民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重视马家浜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p><p>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p><p>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江南文化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回答2023题</p><p>32.世博会把不同质的文化定制在一个特定空间,为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因此,2023上海世博会的文化价值在于</p><p>①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 ②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p><p>③增进了各文化间的沟通 ④融合了各文化间的差异</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33.一世博游客在感言:世博是视博,世博是浓缩的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是建筑艺术的万花筒。世博搭起了文化交流之桥,让我们在家门口感受到了世界的脉动,观察到了多彩的世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p><p>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趋同</p><p>B.博采众长、面向世界,就能保持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p><p>C.凝固艺术的世博展馆,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标志</p><p>D.世界博览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p><p>34.在文化发展上,有人主张,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同以前文化包袱一刀两断,不拘于前人,让世界文化自由之风尽情吹拂。这种主张</p><p>①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表现 ②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创新</p><p>③是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 ④是要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p><p>A.①② B. ③④ C.①④ D. ②③</p><p>35.2023年1月互联网十大热词出炉,压力山大上榜,</p><p>之后在网络上广为流行。如右图,压力山大取自人名亚历山大的谐音,是都市人用一种诙谐方法表达压力像山一样大的形容词。亚历山大的出现说明</p><p>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途径</p><p>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p><p>③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文化传播</p><p>④海纳百川的胸怀推动文化创新</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p><p>国学经典遭删减 引社会争议。回答2023题</p><p>36.某校认为孟母择邻暗藏 环境决定论,书中自有颜如玉隐含读书功利化,担心这些带有糟粕性的内容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腐蚀中小学生的心灵,而将这些原本是国学经典中的佳句删除。有人反驳若人为地把作为一个整体的经典割裂开,学生将无法吸收其精髓,也不知道什么是糟粕。上述反驳从一个侧面说明</p><p>A.糟粕与精华是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 B.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整体的功能</p><p>C.环境决定论肯定了人的能动性 D.精华与糟粕因人而异,本质上是抽象同一</p><p>37.如果把经理解为经典理论、权威观点,道理解为物之固理、势所必然,那么我们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可以</p><p>①离经叛道 ②离经不叛道 ③叛道不离经 ④既不离经,也不叛道</p><p>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 ②④</p><p>38.如图所示,每一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可以由内而外,从最核心 的精神文化做起,直至最表层的物质文化,把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这说明</p><p>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②一定的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p><p>③文化推动企业发展 ④文化影响企业的竞争力</p><p>A.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p><p>39.中国的农耕文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日中的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屋,不愿意租房,甚至不惜成为房奴。这也成为助长高房价的原因之一。这表明</p><p>A.文化决定人的认识、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p><p>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无法改变的</p><p>C.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p><p>D.对待传统文化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p><p>4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青一代对拇指文化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p><p>A.文化传播具有社会历史性 B.文化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p><p>C.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D.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p><p>41.在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p><p>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p><p>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p><p>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p><p>42.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p><p>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p><p>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p><p>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p><p>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43.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p><p>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p><p>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利于文化发展</p><p>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p><p>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p><p>非选择题部分(共148分)</p><p>48.(16分)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力量。 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后,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此,不少地方政府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消费安全,一方面顺应民意、体察民情,汲取民智、依靠民力,扎扎实实地强化市场监管,坚持不懈地为民谋利。另一方面加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这不仅使相关食品企业流淌道德的血液,而且也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整个食品行业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p><p>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加强文化道德建设的合理性。</p><p>49.(9分)</p><p>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p><p>右图剪纸作品《回娘家》,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p><p>胡锦涛在兰州市与市民共度新春佳节时亲手剪制的,并</p><p>被有关部门作为一份特殊作品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展</p><p>出。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然而,</p><p>今天剪纸老艺人就像是活文物,精湛的技艺面临无人</p><p>继承的困境。为尽快使剪纸艺术走出困境,有关部门积</p><p>极组织剪纸艺人在保留剪纸艺术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p><p>创新,使之得以继承发扬,使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时</p><p>代,贴近人民群众,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p><p>材料如何切合传统文化的特点的?</p><p>50、(15分)2023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引起了校园世博热,同学们纷纷上网逛世博。一个世博专题网页引发了某同学的兴趣和思考,他发帖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以下是该网页的部分内容。</p><p>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从2023年英国伦敦的第一次世博会开始,人类找到了一次大规模文明交流的形式。世博会成为多国文化融汇和科技展示的平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集中展示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上海世博会对于中国的意义,不仅在于向世界展示中国发展的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世博会的影响,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上海市市长韩正说要充分发挥世博会的产业引领功能,更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功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既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又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p><p>发贴:如何以世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p><p>跟帖:经济发展了,文化软实力就自然提升了。</p><p>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帖中的观点,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p><p>嘉兴市第一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3月考试答案</p><p>一,选择题</p><p>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p><p>A B A C A D D B C C</p><p>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p><p>B D A D D D C A A B</p><p>二,非选择题</p><p>48.(16分)答: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4分)加强文化和道德建设,有利于食品企业自觉主动地承担食品安全的责任、促进食品的安全生产和整个食品行业的生产面貌焕然一新,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2分)</p><p>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分)加强文化和道德建设,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使食品经营者和生产者增强职业道德、自觉保障食品安全。(2分)</p><p>③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2分)政府加强文化道德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构建和谐社会。(2分)</p><p>49.(9分)答: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分)保留剪纸艺术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创新,切合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特点。(1分)</p><p>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2分)使剪纸艺术更加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切合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特点。(1分)</p><p>③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2分)剪纸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剪纸艺人在保留剪纸艺术传统特色的同时,积极创新,使之得以继承发扬,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1分)</p><p>50.(15分)答:①经济是基础,经济决定文化。(2分)跟帖认识到了经济发展对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决定作用。(1分)</p><p>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2分)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还需要其他条件。故跟帖观点是片面的,没有认识到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其他条件。(2分)</p><p>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还要:</p><p>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1分)充分发挥世博会的产业引领功能,更好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交融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1分)</p><p>文化在交流中发展,(1分)充分发挥世博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功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1分)</p><p>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1分)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1分)</p><p>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立足于社会实践,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分)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文化融汇契机,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从而提升文化软实力。(1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第二学期3月考试政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