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措施
<p>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师教学的法规性文件,它通过把教学内容分解为可以测量的行为要求,明确教学应达到 的基本目标和程度,有效地控制教学的方向性和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对学 生知识、觉悟、能力的综合培养。理论上课程标准优于教学大纲。1990年8月国家教委党组办公会议提出 ,今后教学的总体设计不一定叫教学大纲,可改称课程设置标准。1991年上海市率先在九年 义务教育各科教学中试行课程标准。1995年12月国家教委明确提出,组织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初 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任务(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课程标准》编订小组,自1995年4月始经过14 个月的努力,在广泛征求各省意见基础上六易其稿,最后在审查委员的协助下完成制订工作。1996年6月 7日国家教委首次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下 面就学习、贯彻《课程标准》相关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认识。</p><p>一、《课程标准》的特点</p><p>制订下发《课程标准》是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措施。《课程标准》同现行思想 政治课教学大纲相比,有以下四个特点。</p><p>1。明确了对教学目标和程度的具体要求</p><p>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教育,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常识和有关的社会科学常识进行的。马克思主 义的理论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对于缺乏社会实际知识的中学生讲,在学习上不可求全,只能要求他们了解最基 本的内容、把握最基本的观点。实践证明,目标明确、内容范围适当、深浅适中、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要求, 就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由于现行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规范注重表达什么,而不能在目标和程度 上提出具体要求,因此教师个人的经验和能力在教学中的作用较教学大纲的作用还要显得突出一些。</p><p>鉴于以上因素,在《课程标准》的基本模式确定时,就充分考虑到要突出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规范作 用和对教学程度的制约作用。在其具体的制订过程中,注意总结了教学大纲规范教学作用的方式优劣,并积极 吸取了一些地区试行会考考试标准的成功经验和国外施行课程标准的经验,注意加强了对教学基本内容的规范 作用,确定了可以把握、可以检测的教学目标要求,使其不但体现出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基本要求,而且体现出 对学生觉悟、能力的具体程度的要求,并能对教师实施教学给以具体的指导和引导。《课程标准》对掌握教学 内容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通过识记、理解、运用等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体现的。</p><p>2。力图更为有效地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p><p>长期的社会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教学搞成教条式的学习,而失去其活 的灵魂。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一定要注意生动活泼,使学生愿意学、学得进、吸收消化得了。19 85年8月在《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要求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 要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实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来提高认识 ,寻求问题的答案。讲课应当用丰富而生动的事实引出和论证有关的观点,而不能简单地灌输抽象的概念。在 高中和大学阶段,要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自由活泼的课堂讨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的切实的社会实践和社会 调查,以培养他们发现、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年来,思想政治课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进行了积 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行教学大纲为将成功的教学方法、改革的经验以法规形式确定下来,采取 了在教学内容中通过安排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和史实材料,指导教师帮助学生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分 析,并归纳成基本观点、原理或演绎论证有关原理的方法,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此基础上,《课程标准》 通过具体的教学要求,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并通过提出教学原则和方式方法强调教师要根据自 身特点和不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教学方法,教出实效、教出自己的教学特色;明确教师教学要密切联系国际 社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高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以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为基础, 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有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社会责任感。《课程标准》首次明 确规定了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具备的用具,促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走出了单一的教学方式区域。</p><p>3。确定教学考核标准</p><p>建立和健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估制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 估,检查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运用、选择的教学资料是否合宜等,促进思想政治 课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 运用能力。(见国家教委1995年12月20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 》)由于现行教学大纲没有对教学内容要求的范围提供具体标准说明,因此不能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 况提供可检测的考核标准。基于此种原因,我们在组织制订《课程标准》时,国家教委考试管理中心命题处欣 然派人参加了该项工作,共同参与研究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评估考核问题。《课程标准》依据《中共中央关于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 》精神,确定了以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为中心内容的评估项目和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评估教师教学的标准 ;确定了对学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 课程标准》根据十年来高校招生政治学科的考试经验和近年来各省高中会考的经验,以及一些优秀教师检测学 生学习情况的经验,确定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的目的、原则、途径和标准,既对教学内容要求达到的 范围、程度提供了具体的说明,又对学生能力方面应达到的水平提出了切实的要求。</p><p>4。规范了教材的编写、审查、选用制度</p><p>国家教委为促进教材建设的发展,在教材的编写制度上贯彻了一纲多本的方针。目前已形成了国家组 织编写的示范性教材与地方组织编写的特色教材并举的局面,涌现出了一些为教师、学生和社会所喜欢的优秀 教材。十年来,由于这一方针的贯彻施行使我国思想政治课教材的水平得到显着提高。为进一步推动教材建设 工作,并能避免多种教材都是在同一水平、同一风格、同一编写模式上踏步行进、重复建设的弊病,急需在指 导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法规性文件中增加对教材编写的规范功能及评价教材的客观标准。为此,《课程标准》对 如何取得到教材编写资格、如何显示特色教材风格、如何送审以及什么教材为合格教材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 由于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规范的方式不同,也为教材的多样风格开了绿灯。</p><p>二、《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规定上对原教学大纲做了必要的调</p><p>整,进一步完善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p><p>1。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三阶段划分方式,改变了原来将初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划为一个教学阶段,小学 思想品德课教学划为一个阶段的方式,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个教学阶段, 高中思想政治课另作一个教学阶段的方式统筹安排教学内容。</p><p>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确立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标志。这次修订现行教学大纲、确定《课程标准》的教学 内容要点的突出标志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构建教学体系,以讲中国的经济、政治 制度及政治经济建设和发展规律为主,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常识教育。</p><p>从多次对现行教学教学大纲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看,教师、教研员和学生对现行大纲所确定的基本教学内 容要点已取得共识。因此在修订工作中对原教学内容仅做进一步完善的工作。为保证工作的延续性和继承性, 参加这次《课程标准》制订工作的同志基本为原教学大纲的编订人员。</p><p>3。为使今后教材的编写能充分贯彻思想政治课的两个需求(即体现党和政府对青少年教育的要求及 体现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上的需求)原则,《课程标准》精心设计了各章节的内容和要求。</p><p>三、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培训</p><p>1。《课程标准》分两步实施,1997年先在江西、山西、天津的高中各年级施行,1998年秋季扩 大到全国高中的各个年级。与此同时,高校招生政治科的考试也将依据《课程标准》命题。</p><p>2。《课程标准》的培训工作拟改变过去采取的短期性应急性的培训办法,计划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纲要 ,指导教师通过学习提高对贯彻《课程标准》的自觉性。目前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在总结北师大举办思想政治 课骨干教师进修班和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有计划培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订了《课程 标准》教师指导用书,逐步规范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训工作。全国省级教研员的培训工作在明年初进行。</p><p>依据《课程标准》进行的新教材编写工作已经开始。今年4月国家教委专门成立了由吴铎、傅国亮、徐岩 、沙福敏、吴慧珠组成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吴铎任组长、傅国亮任副组长 。计划1997年试验省市高中各年级同时使用新教材。1998年全国高中各年级同时使用新教材。</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