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2:54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

<p>以下是优学政治网为您推荐的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p><p>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p><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p><p>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p><p>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p><p>重点和难点:1.责任的概念;</p><p>2.责任的来源;</p><p>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p><p>授课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引言的内容</p><p>提问:中学生要承担什么责任?</p><p>学生阅读:第一课引言的内容</p><p>提问: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p><p>2、你认为应该有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p><p>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怎么决定?</p><p>教师指导归纳: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作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我们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p><p>板书:</p><p>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p><p>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p><p>二.讲授新课</p><p>(一)第一个活动:支付赔款的案例分析</p><p>1、 学生先阅读材料,然后以对话的方式呈现情境</p><p>2、 提问:</p><p>(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p><p>(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p><p>(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p><p>(是父亲的责任,在婚姻法中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p><p>(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p><p>(讨论,教师引导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p><p>(二)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p><p>提出问题,学生思考:</p><p>1、 我们和15岁的少年是同龄人,他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p><p>2、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p><p>教师归纳过渡:的确,自从你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那么,什么是责任呢?</p><p>(三)第二个活动:责任的含义</p><p>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p><p>应该做的事情 不应该做的事情</p><p>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方式选择一个领域,分两组:女生说应该做的,男生说不应该做的。</p><p>注意:教师可以先举例</p><p>3、板书: 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和不应当的事情。</p><p>4、强调:责任有两层含义。</p><p>(四)第三个活动:地震问题</p><p>1、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上级领导、消防战士、医生、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中学生)。</p><p>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p><p>3、总结: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p><p>4、过渡:不同人们负有的责任为什么不同?</p><p>(五)第四个活动:责任的几种来源问题</p><p>1、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P6活动材料后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p><p>2、学生带问题阅读P6第一自然段。</p><p>3、教师强调责任的几种来源:</p><p>( 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p><p>4、过渡:在生活中,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我们认识一下中学生的角色。</p><p>(六)第五个活动:生活中的角色</p><p>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现在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子女、学生、同学、朋友和普通公民)</p><p>2、将全班分成前后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学生依次说出五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并填写表格,然后交流。</p><p>角 色 责 任</p><p>3、按照课本活动步骤各小组依次进行</p><p>4、小组活动结束后,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自己的感受</p><p>注意点:要求营造一个温暖、坦诚,彼此信任,相互理解的氛围,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心里话,同时要求其他同学在听到别人的心里话时不能嘲笑,更不能再课后传播。如果学生一时放不开,教师可以自己先做这个活动,引导学生放开自己。</p><p>总结: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p><p>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p><p>布置作业:</p><p>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p><p>2.你现在在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该承担哪些责任?</p><p>板书:</p><p>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p><p>1.责任的含义</p><p>2.责任的来源</p><p>3.我扮演的角色,要承担的责任</p><p>第二课时</p><p>课 题: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二)</p><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p><p>能力目标: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p><p>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p><p>重点和难点:我对他人负责 他人也对我负责</p><p>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p><p>授课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提问:1.什么是责任?</p><p>2.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p><p>3.为什么不同的人会负有不同的责任?</p><p>通过对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对他人负责、承担责任。这节课我们学习谁对我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p><p>板书:二.谁对我负责</p><p>二.讲授新课</p><p>(一)第一个活动:谁对我负责</p><p>1.指导学生阅读:小含忘带作业本</p><p>小含忘带作业本后,组长、老师、父母有何表现?</p><p>2.结合小含的事例填表</p><p>谁负有责任 责任是什么 应当向谁负责 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p><p>3.提问学生回答</p><p>①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为什么?</p><p>②谁应对小含负责?</p><p>教师总结:小含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也对小含负责</p><p>(二)第二个活动:自己对自己负责</p><p>学生思考回答:</p><p>1. 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p><p>(分家中、学校、社会)</p><p>2. 为什么要自觉承担责任,对自己负责?</p><p>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在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p><p>3. 有哪些责任本应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p><p>4. 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p><p>(三)第三个活动:别人也在为我们承担着责任</p><p>学生举例:列举他人对你承担的责任(按P11要求分两方面)</p><p>教师举例:边防战士代替我们:</p><p>环卫工人代替我们:</p><p>结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p><p>(三)第三个活动:几种不负责的表现</p><p>1.学生看图:①临时有事</p><p>②草草扫地</p><p>③逃票</p><p>④女主角罢演</p><p>⑤乘客不愿抓贼</p><p>2.制作一幅表格,按照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分类,把上述事例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方面进行评析。</p><p>类别 后果</p><p>对自己影响的</p><p>对他人影响的</p><p>对社会影响的</p><p>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p><p>布置作业:</p><p>1.你认为你要对谁负责,负哪些责任?</p><p>2.你认为谁要对你负了责,负哪些责任?</p><p>板书:</p><p>(二)谁对我负责</p><p>1.自己对自己负责</p><p>①意义</p><p>②表现</p><p>2.他人也对我们负责</p><p>课后记:</p><p>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认识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即对他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不能逃辟责任.</p><p>第三课时</p><p>课 题: 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p><p>教学目标:</p><p>知识目标: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p><p>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p><p>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p>难 点:衡量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p><p>教学方法: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指导、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p><p>授课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提问: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于哪些方面?</p><p>2.自己对自己负责有什么意义?有何表现?</p><p>总结: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而承担任何责任有代价也有和回报.</p><p>板书:承担任何责任有代价也有和回报.</p><p>二.讲授新课</p><p>(一)第一个活动:班委改选</p><p>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p><p>了解班委改选的情况.</p><p>了解小柯参加班委改选,周围人的意见.</p><p>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回答材料后4个问题。</p><p>①小柯参加班委改选有什么付出?</p><p>(时间、精力等)</p><p>②小柯参加班委改选有什么回报?</p><p>(锻炼能力、增加自信等)</p><p>3、教师总结导入: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但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p><p>注意:给学生充分的是假进行思考和交流。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做出决定。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p><p>板书:不言代价与回报</p><p>1. 什么代价 什么回报</p><p>学生阅读P14第一自然段。</p><p>板书:</p><p>回报 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p><p>代价 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p><p>(二)第二个活动:第二个活动:对选择的评估</p><p>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p><p>2、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p><p>3、教师总结: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p><p>注意: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易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p><p>(二)第三个活动:我的决定</p><p>1、教师说明: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p><p>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p><p>注意: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p><p>巩固练习:练习册P1-6有关习题</p><p>布置作业:承担责任有什么付出和回报?</p><p>板书:</p><p>三.承担责任的付出和回报</p><p>①付出</p><p>优学政治网作文频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