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复习
<p>以下是优学政治网为您推荐的 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复习,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p><p>初三政治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感受法律的尊严复习</p><p>【 复习目标:】</p><p>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知道违法行为的类别、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了解犯罪的危害,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p><p>【能力目标:】</p><p>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p><p>【 情感目标:】</p><p>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p><p>【 复习方法】:学生自读教材,学生总结,老师点拨,讲练结合;</p><p>【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p><p>【教学过程】:</p><p>一、温故知新:</p><p>二、复习课:</p><p>(一)、出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及情感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通过复习应达到的程度:</p><p>(二)、学生读书解决如下问题:</p><p>1)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整体感知教材)</p><p>2)老师出示重点掌握的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到答案)</p><p>1.什么是法律?P87</p><p>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p><p>种特殊行为规范,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p><p>2.法律与道德、纪律有何不同?P87</p><p>(1)法律比道德、纪律更为明确、具体。</p><p>(2)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为广泛的普遍约束力。</p><p>(3)法律比道德、纪律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更大的强制力,即国家强制性和国家强制力。</p><p>3.法律有哪些主要特征?P87</p><p>(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p><p>(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p><p>(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p>4.什么是违法行为?P93</p><p>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p><p>5.什么是行政违法行为? P93</p><p>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p><p>6.什么是民事违法行为? P93</p><p>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的行为。</p><p>7.什么是刑事违法行为? P93</p><p>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刑法的行为。</p><p>8.什么是犯罪?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P94</p><p>(1)所谓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p><p>(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 三。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p><p>9.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P95</p><p>(1)刑罚</p><p>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p><p>(2)种类</p><p>①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p><p>②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应的刑罚方法,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p><p>10.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p><p>(1)目的: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其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p><p>(2)作用:这部法律设专章规定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线。</p><p>优学政治网初中频道</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