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教案设计
<p>一、教学课题:</p><p>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p><p>二、研究主题:</p><p>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结合</p><p>三、教学目标 的分类设计</p><p>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知识。包括实行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内在要求及其作用。</p><p>(1)课题知识要点分解表:</p><p>内容要点学习水平</p><p>识记理解运用</p><p>①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p><p>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p><p>③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p><p>(2)学生学习水平描述表:</p><p>内容要点学习水平描述语句行为动词</p><p>①理解运用从世界经济变化的过程中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必然要求 归纳、理解</p><p>②理解运用通过对市场经济内在特性的分析,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要求 分析、讨论、理解</p><p>③理解运用通过对实行对外开放作用的认识,懂得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认识、归纳、理解</p><p>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评价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3、觉悟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的基础上,树立对外开放意识,教育学生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p><p>四、教学重点与难点:</p><p>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p><p>五、媒体的选用与组合:</p><p>1、设计思想</p><p>本框内容既是第八课的教学重点,因为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也是教学难点 ,因为这部分内容抽象难懂,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教材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交融,根据各知识要点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媒体(如计算机、录像、投影等)来辅助教学,以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本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现象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p><p>2、媒体选用情况表:</p><p>知识点媒体类型媒体来源媒体内容媒体作用</p><p>①计算机自制世界经济变化图、配音材料提供问题情景</p><p>②录像投影自制广东科龙集团和上海企业走向国外的情况生动直观</p><p>③计算机自制我国近几年资金缺口图、我国外资利用情况及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经济成就图生动明了</p><p>六、教学内容和过程</p><p>导入 新课:</p><p>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世界市场出现的新的变化,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我国,能置身于世界市场之外吗?</p><p>(稍作停顿后得出答案,并引出本堂课课题)不能,必须介入,而且还必须是自觉地介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p><p>板书: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p><p>(过渡)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实行对外开放呢?</p><p>首先,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外在客观条件。</p><p>(过渡)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教材回顾世界经济特别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在阅读教材时,请同学们注意几个关键点: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资本主义社会、新技术革命兴起后这几个不同阶段,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p><p>(学生看完书后)我们把教材上的这段材料用图表的形式表示出来:</p><p>计算机文本:动态显示世界经济关系变化图</p><p>(口头)提问:世界经济联系得到不断发展的根源是什么?</p><p>(过渡)正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到目前为止,在信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特点:国际化</p><p>(在学生看教材时,提出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被卷入世界经济中。对正在搞现代化建设的我国来讲,意味着什么呢?</p><p>( 带着上述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问题)</p><p>计算机文本:显示材料和问题:</p><p>据联合国有关资料统计,2023年全球有跨国公司2023家;2023年已达20230家,其国外分支机构达25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累计总额达2.6万亿美元。控制了世界贸易的50%60%,美国和英国的80%90%的出口都由跨国公司完成。</p><p>问题</p><p>1、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是什么? 特点?</p><p>世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一体化。</p><p>2、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及其重要作用给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何启示?</p><p>跨国公司已成为其所在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量。鉴于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及所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正在搞现代化建设的我国来讲,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分析:</p><p>(1)必须顺应国际化趋势,主动参与世界经济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p><p>学生思考问题,明确本堂课</p><p>学习的主题</p><p>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第107页</p><p>学生观察、分析此图,</p><p>通过思考,回答问题</p><p>学生阅读教材第202308页,找到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具体表现</p><p>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p><p>(2)在对外开放中,利用外部条件(如:国外先进技术、国外市场、外资、先进的管理和设备等)来发展自己</p><p>结论:综上所述,世界经济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和趋势,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就是我国目前面对外在客观条件。对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我国来讲,一方面,应该顺应国际化趋势,实行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应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主动参与到世界经济当中去。而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正是顺应国际化趋势、抓住机遇的正确选择。所以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必然要求。</p><p>计算机文本显示结论性板书: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p><p>(过渡)前面讲了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外在环境的客观要求,那么,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有无本身内在要求和自觉愿望呢?</p><p>对此我们将通过对两段录像的分析来回答</p><p>录象1:(内容略)</p><p>计算机文本:根据录像内容设问</p><p>问题:</p><p>1、促使科龙集团从国内走向国外的目的是什么?</p><p>引导学生分析: 作为在国内市场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优势企业,为了进一步将国内优势发展为国际比较优势,并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发展自己,开拓更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必然突破国内市场狭小的界限,走向国外。</p><p>2、龙集团为什么能成功地走向国外?</p><p>引导学生分析:(1)自身具备了条件:已经是国内的优势企业,(在技术、规模、资金等方面在国内领先,在某些领域已达国际先进水平;(2)具备了外在条件: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国内已基本形成统一的、开放的市场,这是科龙集团能够成为国内优势企业的前提;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也使各国市场不再封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国际大市场。这些都是科龙集团能够成功地从国内走向国外的前提。</p><p>结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行业象科龙集团那样成功地走向国外时,两个市场就得以联结起来,两种资源就得以利用。所以说,正是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促使国内优势企业和行业从国内走向国外。而这个结果就是对外开放。</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