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2:47

人口问题 教案设计

<p>第一教时</p><p>教学目的</p><p>1:理解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掌握人口数量的标准;</p><p>2:了解世界人口现状,懂得人口众多增长过快所带领的严重后果</p><p>3: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p><p>教学重点 合理的人口数量标准</p><p>教学难点 人口对经济社会的作用</p><p>学法指导 借用语文中议论文体裁来分析社会教材。议论文由论点论据论证三部分组成,社会教材大多亦如此,阅读教材时,注意每一自然段中的首句或末句,它们往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多围绕其展开,如第35页最后一段,首句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就是本段的论点其余都是用论据来论证这一论点的。</p><p>教具准备 自制投影片</p><p>教学过程</p><p>导入 新课</p><p>大家知道吗,滴答一声,世界人口就增加3人,等到我们下课时,世界人口将增加多少?</p><p>之前我们已经学了当今社会的主题和平与发展问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摁扣问题。</p><p>讲授新课</p><p>人是社会的主体,能否正确地妥善地解决好人口问题,直接关系到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它点明了人口问题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影响,是什么影响呢?为什么?请阅读课文第一目。</p><p>一 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p><p>思考:人类要生存和延续,必须进行两种生产,是哪两种生产呢?关系怎样?</p><p>如果人类自身生产不适应物质资料生产会怎么样?人们常说人多力量大此话对吗?为什么?</p><p>人多意味着劳动力多,但人后面还跟着口人是生产者更是消费者。</p><p>辨析:人是生产者同时是消费者。( )</p><p>人是消费者同时是生产者。( )</p><p>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中有一项奖励生育的措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在那时由于人太少,劳动力兵力奇缺,勾践的这种奖励措施有利于越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多力量大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能否把越王的这一措施推广到今天呢?当然不能。因为人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人口的过度增长,只会强化人作为消费者的作用,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延缓甚至阻碍作用。</p><p>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要受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p><p>材料:人体质量70%是水,缺少2%的水就要发烧,缺少20%的水就要死亡,一个人正常生存每天需5千克水,至于生活用水生产用水需求量更大。而地球上适合人类需要又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储水量的十万分之七。</p><p>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p><p>说明了人类生存离不开水,而水资源又是有限的。人口的发展还必须控制在生态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带来灾难。所以人类生存和发展还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p><p>综上所说:人口数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应该适度,适度的标准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但现实如何呢?</p><p>二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p><p>1 请看课本36页图5-2,什么感觉? 人口过多。2023年世界人口达58亿,2023年60亿,估计到2023年将达到90亿。</p><p>2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五,发展中国家千分之十八,其中非洲达三十,而发达国家为千分之四,有的已出现负增长(出生率低于死亡率)。这组数字能说明什么? 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不同。</p><p>3 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这十个国家人口均超过一亿,其中亚洲占六个,北美南美欧洲非洲各一。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是亚洲,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大洋州最少,不到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南极洲至今无常住人口。这组数字又能说明什么?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p><p>世界人口众多,增长过快,增长速度不平衡,分布不均匀。这些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p><p>后果一、人均生存空间越来越窄;</p><p>二、自然资源消耗越来越多;</p><p>三、全球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p><p>四、发展中国家失业增多经济受阻</p><p>五、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缺乏,老年人赡养问题。</p><p>由人口带来的种种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和有识之士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取措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虽有成效,但由于人口增长具有惯性,世界人口增长势头还将延续很长时间。为了唤起各国政府人民对人口问题紧迫性重要性的认识,联合国将每年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p><p>课堂小节 本节课我们学了人口问题二目内容,一是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可以概括为五个双重</p><p>双重生产: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p><p>双重身份:生产者和消费者</p><p>双重作用:促进或延缓作用</p><p>双重规律:社会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制约</p><p>双重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p><p>同环境保护相协调。</p><p>二是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p><p>课堂练习</p><p>是非判断题</p><p>1.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两者都是无条件的。</p><p>2. 在生产资料限定的条件下,人口增长过多,就会强化作为消费者的作用,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发展。</p><p>3.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的差距为10∶1,2023年扩大到50∶1。造成差距加大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但与人口增长的地区不平衡也有一定的关系。</p><p>4. 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取措施降低出生率,就使各国人口增长马上停止。</p><p>5. 人口增长过快,贫困加剧,人们扩大了向大自然的索取;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又反过来使人口更加增多。</p><p>选择题</p><p>1.在个大洲中,亚洲人口最多,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三;大洋州人口最少,不到世界总人口的二百分之一;南极洲至今还没有常住人口。可见 ( )</p><p>A 世界人口增长过快 B 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p><p>C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D 世界人口急剧增加</p><p>2.人口发展必须控制在生态和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这说明了 ( )</p><p>A 人对生态环境是无能为力的</p><p>B 人口发展越慢越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p><p>C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自然规律的制约</p><p>D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p><p>问答题</p><p>人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人从出生到参加工作前的时间和年迈生病的那段时间,他不是生产者,但仍是消费者,因为他每天都要吃穿住用。</p><p>这段话的中心含义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人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口问题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