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2:02

初二年级上册政治期中检测题参考

<p>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优学政治网编辑初二年级上册政治期中检测题,以备借鉴。</p><p>第Ⅰ卷(客观题,共60分)</p><p>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p><p>1.《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习惯,有了这些习惯,身体和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这说明习惯影响人的</p><p>A.思维 B.工作效率 C.行为 D.身心健康</p><p>2.漫画《比换》启示我们</p><p>①要量入为出,有计划消费</p><p>②要善于存钱,尽量少花钱</p><p>③要学会享受,艰苦奋斗已成为历史</p><p>④克服虚荣心,合理支出</p><p>A.①④ B.①②④</p><p>C.①②③ D.②③</p><p>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p><p>②中学生要提高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做饭菜,计划 和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等</p><p>③自理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加以培养</p><p>④中学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如整理书包等家庭生活技能。</p><p>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② D、①②④</p><p>4.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麻烦事,会与周围环境发生许多冲突,更多的时候,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也没有必要改变环境。这告诉我们,保持乐观心态,首先要</p><p>A.认识到每个人的心态是自己选择的 B.热爱生活</p><p>C.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 D.学会爱别人</p><p>5.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的这句话告诉我们</p><p>A.凡是都要自己做主 B.从小事做事,持之以恒</p><p>C.必须克服依赖心理 D.确立明确的生活目标</p><p>6.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延宕是偷光阴的贼。狄更斯的这句名言强调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p><p>A.要有针对性 B.要有预见性</p><p>C.要讲究方法D.要有计划</p><p>7.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的操场上,汶川地震中双腿高位截肢的学生张春梅正坐在轮椅上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只见她微笑着推着轮椅娴熟地运着篮球。从张春梅脸上的笑容,我们读出了</p><p>①要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p><p>②要以坚强的意志与厄运抗争</p><p>③有了坚强的意志就能克服一切困难</p><p>④要以积极的情绪应对挫折</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p><p>8.目标是人生的方向标。关于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p>A.一个人如果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他就能按照目标自觉地去追求</p><p>B.在实现目标过程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要适时调整自己的方式和行为</p><p>C.只要有了远大目标,我们就能成功</p><p>D.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p><p>9.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乐于吃苦的人。雷锋的这段话启示我们</p><p>①只有不怕困苦,才能磨砺出坚强的意志 ②树立崇高的理想,才会不怕困苦,从而磨 砺出坚强的意志 ③只要经历风雨,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④有理想的人,最喜欢吃苦,所以应该把困苦都留给他们</p><p>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④</p><p>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段话说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p><p>A.善于自制 B.勇敢顽强 C.坚忍 D.富有主见</p><p>11.雷锋说: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这句话启示着我们磨砺坚强意志要</p><p>A.从小事 做起,持之以恒</p><p>B.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p><p>C.做自己不感兴趣却有长远意义的事</p><p>D.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p><p>12.父母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p><p>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 ②父母塑造我们的灵魂,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最无私的 ③父母之爱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动地 ④每一个生命的辉煌和灿烂都源自父母的爱</p><p>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p><p>13.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福,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这首歌告诉我们:孝敬父母要努力做到</p><p>①顺从 ②关爱 ③赡养 ④照顾</p><p>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p><p>1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①孝敬父母要在生活上帮助父母 ②孝敬父母要理解父母</p><p>③孝敬父母要在精神上支持父母 ④孝敬父母是长大以后的事情</p><p>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p><p>15.2023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该法律明确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冷落老年人,应当经常看望问候老年人。关于孝敬父母,下列认识正确的是</p><p>A.如果父母身体健康,就不需要我们的关爱</p><p>B.我们现在还小,孝敬父母是成年子女的事</p><p>C.不看望父母是犯罪行为,会受到刑罚处罚</p><p>D.孝敬父母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付诸行动</p><p>16. 在家中,父母与我们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代沟,下列积极的说法是</p><p>①立足现实,架起沟通的桥梁 ②想办法让父母顺从我们</p><p>③做子女的要顺从父母 ④双方相互沟通,理解,达成共识</p><p>A. 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p><p>17.调查显示:在当今家庭生活中,最令父母焦虑的是孩子不听话,也就是逆反心理太强。下列对于逆反心理和逆反 行为认识正确的是</p><p>A、逆反心理都惩罚了自己,伤害了父母</p><p>B、逆反行为是错误的,子女不应反抗父母</p><p>C、对逆反心理和逆反行为不能一概说错</p><p>D、逆反心理只存 在于父母与之女之间</p><p>18.下列体现有话好好说的是</p><p>①我已经长大了,少管我的事 ②对不起,今天我值日,回来晚了</p><p>③昨天我惹你生气了,现在能否谈谈 ④妈妈,请你帮帮我,我的心情糟透了</p><p>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③</p><p>19.全世界很多国家设立教师节,形成尊师重教的风尚,这是因为</p><p>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直接创造者</p><p>②教师架起了一座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p><p>③教师肩负着为振兴中华培养人才的重任</p><p>④尊敬教师,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类的文明和进步</p><p>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p><p>20.国学大师李诚曾将李克强视为门生,谆谆教诲,向他讲授中国的国学、治学的方法。在停课闹革命的日子里李克强学业不但没有荒废,相反学识与日俱增。在北大法律系学习时,李克强成为宪法行政法学家龚祥瑞的学生,他在课堂上畅谈民主宪政真义,让李克强等深深感受到恰似天降甘霖。龚祥瑞告诉李克强,宪政道路就是法治的道路,法治是走向民主的第一步。这些主张,对于刚刚经历过文革的李克强犹如石破天惊,也让他热血沸腾。由此可见</p><p>A.成才的关键在于能否与老师搞好关系</p><p>B.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p><p>C.同学关系是中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p><p>D.只有无条件地服从老师才能得到老师的青睐</p><p>二、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每小题2分,共20分)</p><p>21.青少年时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一旦养成坏习惯,改正起来就很困难。</p><p>22.既然确定了目标,就要坚定信念,毫不动摇地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不能有任何的变动和调整。</p><p>23.《曹刿论战》中所讲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告诉我们应处事果断。</p><p>24.孝敬父母对我们中学生来说,就是指好好学习,长大后再去回报父母。</p><p>25.意志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意志薄弱的人通过锻炼可以变得坚强起来。</p><p>26.事实上,代沟并不影响子女与父母两代人的相互接纳,克服逆反心理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p><p>27.逆反心理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不必在意。</p><p>28.有人曾用冰山理论来形容显能与潜能的巨大差距,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有待充分开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p><p>29.对中学生而言,学会生活自理就是所有事情都自己 作主。</p><p>30.一个人要等到十八周岁成人,对父母的认识才会更加客观准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二年级上册政治期中检测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