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小康家园
<p>以下是优学政治网为您推荐的第五课 小康家园,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p><p>第五课 小康家园</p><p>三、还是很多人的梦想第二课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p><p>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p><p>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分;</p><p>过程与方法:</p><p>能够分析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具体原因及表现;逐步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及意义。</p><p>情感、态度、价值观:</p><p>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树立责任意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学习,立志成才。</p><p>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及意义</p><p>教学难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关具体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等。</p><p>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分析与探究。</p><p>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p><p>教学时间:一节</p><p>教学过程:</p><p>活动一:音乐欣赏播放MTV《越来越好》</p><p>问:听完这首歌你有何感想?</p><p>总结: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得到的最大实惠是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p><p>活动二:你评我判小康就是不愁吃,不愁穿,丰衣足食。这种观点你同意吗?</p><p>第一步:独立思考</p><p>第二步:同学讨论</p><p>第三步:全班交流</p><p>总结:片面。我们追求的小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提高、也精神生活的提高,还包括民主政治、教育、科技的发展,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它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p><p>活动三:梳理知识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p><p>第一步:独立思考</p><p>第二步:同学讨论</p><p>第三步:全班交流、总结</p><p>小康含义</p><p>小康类型</p><p>实现时间</p><p>提出时间</p><p>表现状况</p><p>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p><p>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等</p><p>总体达到小康</p><p>20世纪末</p><p>十二大首次提出</p><p>十三大进一步完善</p><p>总体达到。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p><p>全面建设小康</p><p>2023年</p><p>十六大提出(2023年)</p><p>十七大提出新的更高要求</p><p>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的目标体系。归结起来,是六个更加</p><p>活动四:实践探究图片展览</p><p>我班将准备举办一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图片展,下面是班上一位同学提供的一组图片:</p><p>(1)你认为下面的四幅图片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图片展合适吗?为什么?</p><p>(2)请你说出你设想的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图片展的内容。</p><p>活动五:自觉践行</p><p>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p><p>总结:增强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的内容,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志成材,将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