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案保护自我
<p>以下是优学政治网为您推荐的保护自我政治教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p><p>保护自我</p><p>第一框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p><p>一、教学任务分析</p><p>本课教学从多个角度分析青少年可能受到的侵害,在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了适合这个年龄段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护方法。从学生的身边现象出发,从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常见的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入手,为学生提供了很实际的帮助。</p><p>二、学生分析</p><p>对于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而通过学习本课,力求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p><p>三、教学目标</p><p>(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p><p>1、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p><p>2、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p><p>(二) 能力目标</p><p>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p><p>(三) 知识目标</p><p>1、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p><p>2、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p><p>四、教学过程</p><p>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p><p>导入 通过学生课前调查,展现小品《在放学路上》让学生马上想起常接触到的受侵害的例子,导入侵害话题。</p><p>投影:</p><p>据统计,近年各类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呈上升趋势。每年我国有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至50万儿童受到车祸、中毒、他杀、自杀等意外伤害,未成年人已成为危险环境的受害者。</p><p>摘自《北京青年报》2023年8月31日</p><p>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你知道自己生活中可能受到的侵害吗?你知道在受到侵害的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吗?</p><p>一、身边的侵害与保护(板书)</p><p>(一)种种侵害(板书)</p><p>视频:《五百道作业题》、《麻将桌上的被告》、《街头乞儿》</p><p>学生分组讨论:</p><p>这几段视频说明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这些侵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p><p>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p><p>总结出: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由于生活环境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p><p>(二)身边的保护(板书)</p><p>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编成小品或小短剧,课前准备,课堂上表演。内容:各方面对青少年的保护。</p><p>总结出:青少年会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保护,但在面对侵害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身心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往往因处于被动地位而受到侵害。因此,青少年在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的同时,必须加强自我保护,要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p>将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用于教学,让学生从这些感性材料中了解自己可能受到哪些侵害,又会得到哪些保护。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见闻编成小品,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然后讨论、分析,在活动中学习。</p><p>活动一 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在卡片上记下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受到的侵害。 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畅所欲言,把平时受的侵害都记下,相互交流。</p><p>活动二 通过卡片引导同学们归纳侵害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特别指出心理、精神方面的侵害 以卡片形式主要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归纳活动中</p><p>活动三 共同分析青少年易受侵害的原因 让同学们了解为何青少年容易受侵害</p><p>活动四 结合卡片内容认识在遇到侵害时需寻求保护</p><p>活动五 再次结合卡片,认识在大多情况下需要自我保护 由于许多情况下外界保护不及时不到位,不得不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p><p>活动六 谈谈自己的经历或听说的有关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通过亲身经历或听说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哪些自我保护是不合理的,哪些是合理的</p><p>活动七 得出结论要合理自我保护</p><p>小结 通过幻灯片一起小结本课主要内容 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p><p>五、教学检测设计</p><p>主要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与同组同学的合作情况为评价重点,辅之在教学活动中能否正确认识并运用合法的自护方法。</p><p>六、点评</p><p>以小品表演等形式用于教学,通过卡片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末,让学生从小品表演中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侵害,让学生从卡片活动中逐渐认识并合理运用自护方法。整个教学通过活动围绕展开。</p><p>课题: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p><p>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地复杂性;</p><p>2、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地方法和技能,知道对待不同侵害应采取不同地自我保护方法,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p><p>3、使学生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能够应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p><p>4、正确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p><p>5、学会认识和判断可能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p><p>6、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避免不法侵害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p><p>7、使学生体验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p><p>8、使学生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p><p>教学重点:提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p><p>教学难点:增强自我保护的 勇气和信心,在实践中学会有效地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p><p>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取讨论法、角色体验法、讲故事法等教学方法。</p><p>课时安排:1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引入</p><p>出示投影:</p><p>据统计目前全国有3.7亿未成年人。94.1%的孩子认为在社会中自身的安全不能得到充分保障。10%的儿童受到侵害时束手无策。80%侵害儿童的案件都是因为孩子不会拒绝陌生人的要求引发的。</p><p>思考: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同桌交流)</p><p>以上材料说明:一方面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学会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p><p>出示投影:课题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p><p>二、新课</p><p>出示投影:情景一:通过网上聊天,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己。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不久,小燕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Q。</p><p>问题:1、你喜欢上网聊天吗?</p><p>2、小燕家为什么被盗?</p><p>3、上网交友应注意些什么?</p><p>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p><p>投影出示:提高警惕 防范侵害</p><p>同学们各抒己见,各有道理,小燕后来又怎么样了呢?</p><p>出示投影:情景二:小燕心情差极了,她穿上了新买的吊带衫和心爱的超短裙,决定独自出远门去姥姥家过暑假。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一辆风驰电掣的摩托车停在她身旁,车上的男青年问:怎么我可以帮你吗?小燕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怎么走?正好同路,我送你。男青年拿起小燕的旅行包,给了她一个头盔。摩托车载着小燕驶向前方</p><p>问题:1、根据你的想象和猜测,给故事编个结尾(可以表演)。</p><p>总之结局是凶多吉少</p><p>2、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你想对小燕说些什么?</p><p>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p><p>对于女同学来说,保持高度的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是保护自我的防护衣。</p><p>出示投影:情景三:四副漫画(打劫、地震、尾随、触电)</p><p>讨论:1、图中的同学遇到了哪些险情?</p><p>2、我们为他们脱离危险想想好办法吧</p><p>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p><p>投影出示:用智慧保护自己</p><p>要保护自己首先要提高警惕,增强自己的防范意识,不能轻信别人,积极应用自己的智慧,因此未成年人也是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对自己的自护能力要有信心。</p><p>我们看看小燕又发生了什么吧</p><p>出示投影:情景四:小燕到超市买CD,超市的保安怀疑小燕偷了东西,保安恐吓小燕,并要搜她的身</p><p>问题:小燕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p><p>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点评</p><p>投影出示:用法律保护自己</p><p>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p><p>三、小结</p><p>这节课我们主要针对人身侵害了解了一些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方法,但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侵害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我们需要掌握几条防范侵害的基本原则,老师遍了首儿歌:</p><p>青少年 经 验少 自我保护很重要</p><p>自尊自爱做防护 公共场所莫露富</p><p>提高警惕是关键 遭遇侵害别慌张</p><p>灵活机智用智慧 法律伴随你左右</p><p>四、板书设计:</p><p>提高警惕 防范侵害</p><p>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 用智慧保护自己</p><p>用法律保护自己</p><p>第二框 防范侵犯,保护自己</p><p>义乌市稠州中学 余根辉</p><p>【教学任务分析】</p><p>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九课《保护自我》。从 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谈起,青少年可能面临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侵害,因而要学会自我保护。在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框中,教材提出了学生应提高警惕、学会用法律和智慧来保护自己。通过教学,让学生能正确面对可能受到的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敢于并善于保护自己,使自己健康成长,也体现课程标准与内容。</p><p>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p><p>成长中的我的第三部分学法用法中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p><p>本课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将心理品质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重要内容。</p><p>【学生情况分析】</p><p>本课时授课对象为七年级的学生,对于十三四岁的青少年来说,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有限的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常常会受到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因此,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教给他们必要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使他们更冷静地面对侵害,保护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地学习和生活空间。我们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实例,通过学生自己的活动,去领悟,去觉醒,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有效办法,使教学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并对学生的生活带去积极的影响作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p><p>【教 学 目 标】</p><p>(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p><p>让学生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p><p>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p><p>(2)能力目标:</p><p>要求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p><p>(3)知识目标:</p><p>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知道我国法律为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特殊保护;知道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p><p>【教学过程安排】</p><p>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p><p>活动一(导入) 生活体验人生AB剧 以情景模拟、参与体验的活动方式使学生知道身边可能遇到的种种侵害</p><p>活动二 生活观察还有哪些侵害 依托现实的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获得防止侵害,避免危险的方法</p><p>活动三 生活小结分析造成侵害的原因、防范侵害的对策 帮助学生识别判断各种受侵害的原因,从中提炼防范侵害方法</p><p>活动四 生活探究编写《自我防护手册》 通过资料收集活动,增强学生的分辨能力和自护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p><p>小 结 问:你觉得上完今天这节课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认识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教学检测设计】编写《自我防护手册》</p><p>【 点 评 】</p><p>本课教学设计的突破点是构建课堂的生活意义。</p><p>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生命价值的活动。我们的教学应有生活意义。</p><p>所以,本课充分挖掘教材的材料,力求联系初一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上网问题、被师长误解、被劫钱劫物等,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积极开发课堂生活资源,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p><p>总之,我想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赋予课堂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p><p>防范侵害,保护自己</p><p>导入新课:</p><p>中新网郑州2023年9月2日消息:17岁的女中学生纯嫣(化名)永远地凋零了,9月1日,麻醉、绑架、L###J、杀害纯嫣的犯罪嫌疑人雷某等4人被批准逮捕时,纯嫣精神恍惚的父母早已眼泪哭干。</p><p>据大河报报道,以雷某为首的4人犯罪团伙都是未成年人。8月19日,雷某在临颍县城某网吧一番甜言蜜语后,很快顺利地将网友纯嫣约出。吃午饭时,纯嫣在喝罢雷某掺有迷幻药物的饮料后,很快便睡着了。</p><p>雷某很顺利地将纯嫣挟持到杜曲镇某村一空院内。接着,雷某又约来另外3名同伙,一番密谋后,首先向纯嫣的父亲打了电话,要求其迅速拿出15万元。之后,几人惨无人道地多次L###J了纯嫣。次日,4人残忍地勒死了纯嫣,将其丢入粪坑。</p><p>8月19日晚10时许,临颍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后,根据有关线索,派人赶赴漯河、许昌等地开展侦查工作。8月26日下午,公安人员在漯河市某技工学校擒获雷某,8月27日凌晨,另3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网打尽。</p><p>提问:这个案例带给你什么样的思索?</p><p>(学生回答,教师归纳)</p><p>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同时,青少年自己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p><p>因为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外因条件),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得到保护,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内因条件),才能收到良好效果。</p><p>二、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板书)</p><p>(一)提高警惕(板书)</p><p>前面提到的例子说明,面对不法侵害,如果我们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就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陷入困境,甚至有生命危险。</p><p>学生表演:自己设定情景,表现坏人各种各样的骗术,提醒学生遇到此种情况应该保持高度警惕。</p><p>(二)用智慧保护自己(板书)</p><p>学生讨论:遇到拦截敲诈怎么办?遇到抢夺怎么办?女生遇到人身侵害怎么办?</p><p>演示视频:《拦截敲诈》、《抢夺》、《人身侵害》,教给学生一些好的方法。</p><p>小组活动:设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可能遇到的侵害,设计巧妙的自我保护的方法。</p><p>(三)用法律保护自己(板书)</p><p>视频:《被扣的自行车》</p><p>学生思考:他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你的身边有过类似的事例吗?</p><p>总结出:青少年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p><p>运用真实的案例或模拟情景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氛围中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深化学生的认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