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20:30

2023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政治寒假作业

<p>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优学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第二学期政治寒假作业,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p><p>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p><p>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p><p>注意事项:</p><p>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p><p>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填在试题卷上。</p><p>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p><p>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p><p>1.2023年8月,敦煌哲学学会名誉会长范鹏在甘肃敦煌哲学学会2023年度学术研讨会上提出,敦煌哲学的研究要扎实起步,既要让对敦煌哲学感兴趣的哲学人走进敦煌学,也要让对敦煌哲学感兴趣的敦煌学者走出敦煌学。让敦煌学者走出敦煌学是基于 ①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研究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离开哲学就不可能有具体科学的发展</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2.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得出惊人发现,地球上除了固体、液体和气体,在鸡眼中还存在一种新物质状态紊乱超均匀态,这种新物质状态具有独特晶体效能,同时也具有液体弹性。该发现说明 ①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开展有效活动 ②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④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3.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下列观点中与柏格森观点完全相同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③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 ④理生万物,理主动静</p><p>A.①②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p><p>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哲学、用哲学对全党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源于人们对时代课题的追问 ③正确揭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④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p><p>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③④</p><p>5.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里的火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火是 ①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②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④共性与个性的关系</p><p>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p><p>6.随着applepay(苹果手机的一种支付功能)的推出,2023年移动支付将迎来新的变革。用户可以将信用卡信息存储到新iphone上,用iphone在付款台完成支付,支付时利用指纹扫描仪进行身份验证。这表明 ①事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②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 ③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物质世界是绝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统一</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7.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体现了</p><p>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 ②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人们可以改变经济规律,引领经济新常态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p><p>8.2023年欧洲运动会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办该运动会的标志包含了五个核心元素,塑造了阿塞拜疆的历史与当代的文化及灵感。五个元素分别为:毛毯(编织历史久远并享有盛名)、火焰(有火焰之地的别称)、波浪(位于里海的阿布歇隆半岛)、飞行神兽(当地传说中一种联系天地间的神秘动物)、石榴(当地非常著名的水果)。</p><p>①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p><p>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矛盾具有特殊性</p><p>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p><p>14.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p><p>①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②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p><p>A.①② B.②③</p><p>C.③④ D.①④</p><p>15.从2023年至今,中央连续发布了12份一号文件,强调三农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有不同的主题,都有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这体现了 ①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②要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认清事物的性质和状态 ④坚持辩证否定观,不断创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p><p>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p><p>16.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新型城乡空间格局,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建设理念。这一建设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应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②要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在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中认识事物 ④价值选择要建立在价值判断基础上</p><p>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p><p>17.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引人瞩目的国际关系。当前,中美虽然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分歧和问题,但在经济方面的互利性和互补性日益增强,国际事务的合作趋向愈加明显。展望未来,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总方向不会改变。从哲学上看,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必须 ①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中美之间的分歧与合作 ②承认矛盾,解决矛盾,以经济合作代替政治斗争 ③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彻底消除分歧以维护大局 ④在对立中把握统一,求同存异以实现共同利益</p><p>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p><p>18.2023年12月30日,上海社科院发布的2023年世界经济分析报告称,世界经济总体上仍然在低位徘徊,但已明显结束前几年连续大幅下滑和多次探底的反复态势,呈现出见底企稳的向好迹象,世界经济的增速将会达到3.34%文艺创作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2题。</p><p>21.2023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国务院累计取消、下放近800项行政审批事项,推动建立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等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属于</p><p>A.对生产力的调整,目的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p><p>B.对生产关系的调整,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p><p>C.对经济基础的调整,目的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p><p>D.对上层建筑的调整,目的是让上层建筑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p><p>22.工资制度改革提高养老金、精准扶贫新增就业2023万人2023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个承载着全体人民中国梦的民生热词,展示出中国改革与发展诸多努力的方向。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②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社会生活有其自身发展规律</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23.2023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深化改革要特别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这是因为</p><p>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p><p>C.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D.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p><p>24.2023年四川好人首届感动四川十大年度人物之一的彭文才被称为金顶蜘蛛人,其颁奖词是:十五年,你把自己的青春系在一根绳索上,在峨眉山的万仞悬崖上摆荡。十五年,你清理了舍身崖下上万公斤垃圾,只为了那四个字:秀甲天下。彭文才的事迹给我们的启示是</p><p>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艰难危险的地方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④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p><p>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资阳市2023202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p><p>政 治</p><p>题号 二 三 总 分 总分人 25 26 27 28 得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p><p>注意事项:</p><p>1.第II卷共4页。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p><p>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p><p>二、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计40分)</p><p>25.(20分)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新常态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现阶段在思想认识、工作进度、政策机制、基础能力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23年3月21日,国务院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2023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了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和三十项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方案对落实的重视。《行动方案》必将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构建促进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p><p>(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务院审议通过《行动方案》的依据。(8分)</p><p>材料二 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从而推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p><p>毛泽东领导时期 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植树造林对各方面都有利等生态文明思想。 邓小平领导时期 提出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要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以科学技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功利性认识 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民生本质,升华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认识。(12分)</p><p>26.(10分)李克强总理在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稳定宏观经济政策,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措施,而是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准发力;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既扩大市场需求,又增加有效供给,努力做到结构调优而不失速。</p><p>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措施蕴含的哲理。</p><p>27.(10分)2023年7月2</p><p>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角度,说明户籍制度改革的正确性。</p><p>三、探究题(12分)</p><p>2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某市L中学高2023级(1)班的同学就此展开讨论,下面是几个同学的发言。</p><p>甲同学:基于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顺应了时代要求,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p><p>乙同学: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依法治国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p><p>丙同学: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法制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p><p>丁同学: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要保障公民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p><p>结合几位同学的发言,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p><p>资阳市20232023学年度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p><p>思想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p><p>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p><p>15 CDBCA 610 BDCDB 2023 CDBAB 2023 ABADC 2023 DCBB</p><p>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p><p>25.(20分)</p><p>(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基于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实现的困难,国务院审议通过《行动方案》;(2分)</p><p>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环保实际制定《行动方案》,强化节能减排降碳工作的落实,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2分)</p><p>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行动方案》提出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分)</p><p>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用《行动方案》指导节能减排降碳工作,有利于构建促进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2分)</p><p>(2)①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不同历史时期提出了不同的生态文明思想;(3分)</p><p>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党的生态文明思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3分)</p><p>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的生态文明思想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分)</p><p>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体现了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p><p>26.(10分)①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保持战略定力,实行定向调控,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2分)</p><p>②发展的实质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态势,继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2分)</p><p>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定向施策,聚焦靶心,精准发力;(2分)</p><p>④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向促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助力,向惠民生要潜力;(2分)</p><p>⑤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扩大市场需求,又增加有效供给,努力做到结构调优而不失速。(2分)</p><p>(该小题若从辩证的否定与革命批判精神、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角度作答也可给分,但不超过该题总分)</p><p>27.(10分)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分)</p><p>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分)</p><p>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调整上层建筑使之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分)</p><p>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户籍制度改革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3分)</p><p>28.(12分)①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发挥科学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顺应时代要求,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3分)</p><p>②深化改革,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3分)</p><p>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作用;(3分)</p><p>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科学立法,使立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3分)</p><p>(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p><p>这篇<strong>高二第二学期政治寒假作业</strong>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政治寒假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