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19:07

初二政治终身受益的权利教案

<p>【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p><p>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p><p>学生面临的问题</p><p>当今社会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型社会。人人都要受教育,人要终身受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知识急剧增加的形势下,一个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不可能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岗位,甚至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因此,受教育是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p><p>一方面,现在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侵犯初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如有的家长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的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有的校舍危险不能上课,有的教育场地被非法占用,有的不法分子扰乱学校秩序妨碍学生学习,等等。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p><p>另一方面,国家、社会、和家庭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创造了条件,学生则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而现在在初中学生中存在一些不完全履行受教育义务的现象,如有的初中生动辄迟到早退,甚至逃避作业,逃学,因此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受教育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对于正在接受高义务教育的初中学生来说,要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接受教育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p><p>知识要点与学习要求</p><p>1、知识目标</p><p>⑴知道教育的含义和重要作用。</p><p>⑵明确义务教育的含义和特征。</p><p>⑶明确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p><p>⑷明确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三项主要内容。</p><p>2、能力目标</p><p>⑴了解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人权。</p><p>⑵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p>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p><p>⑴懂得教育既赋予人类智慧与美德,又赋予社会进步的力量,无论是个人的成长还是国家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教育。</p><p>⑵懂得教育对下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另一方面,教育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p><p>课时:2课时。第一框为1 课时,第二框为1 课时。</p><p>教学内容提要</p><p>一、知识助我成长</p><p>创设情境:</p><p>例子在西北昏黄的天幕下,有这样一段学者和放羊娃的对话:</p><p>你放羊做什么? 挣钱挣钱做什么?娶媳妇 娶媳妇做什么?生娃生娃做什么?放羊</p><p>短短的一段对话,述说了放羊娃的一生,从放羊到放羊的轮回中间只有简单的挣钱、娶媳妇、生娃三个环节。我们不去考究这个轮回在此之前已经轮回了多少个轮回,以后还要轮回多少个轮回,单纯从生存的意义上来讲,这给我们有什么启发?</p><p>刚刚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种悲哀,一种对生存的厌倦。难道我们的生活就那么简单?我们不甘心那么简单的轮回,却又无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轮回。这种轮回对于正处于对人生与未来充满渴望和憧憬的热血沸腾的少年来说,是一种生存的悲哀。</p><p>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为自己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呢?课本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思路。</p><p>引导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p><p>1、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p><p>进一步让学生了解:(1)教育的含义P58</p><p>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p><p>(2)教育的重要作用意义。</p><p>①P59对个人来讲,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它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分享人类世代积累的知识财富,获得独立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总之,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p><p>②P60对国家来说,教育能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能成就我们的未来。</p><p>创设情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几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往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p><p>引出:2、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p><p>但是,每位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都得到保障了吗?请看以下事例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是外来打工人员的聚居地,来自河南农村12岁的孙小燕和8岁的弟弟孙向阳随着父母两年前来到了北京。小燕的父母在工厂里打工,十天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小燕的奶奶就带着姐弟俩挤在这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早上6:00点钟,姐弟俩便起了床,洗漱之后,小燕便不停的向外张望。过了一会,一个女孩子匆匆来到小燕家中。来找小燕的女孩叫小娟,是小燕的同学。小燕把自己头天晚上写好的作业交给了小娟,拖她带到学校让老师批改。</p><p>看着好朋友能背着书包去上学,小燕心里很难受。今年2月16号,也就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小燕就读的打工子弟学校 槐房实验小学被丰台区教委查封了,而小娟随着实验小学搬迁到了十几里外的大兴县。因为路途远,学生们每天都要乘坐班车去上学。小燕姐弟俩因为交不起每学期增加的200元车费失学在家。姐姐小燕正在读四年级,弟弟向阳今年读二年级。失学以后,姐弟俩每天在家坚持自学,按照课文的要求写作业。虽然他们对课文的内容似懂非懂,但他们仍然读的非常认真。</p><p>(师过渡):小燕和弟弟虽然失学在家,但仍坚持自学,她的经历令人心痛。但是,是谁剥夺了小燕上学的权利,谁又应该在失学少年的遭遇中承担责任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热点辩论。热点辩论 :</p><p>1、辩题:少年失学谁之过?</p><p>[教师事先把学生分为五组,分别代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p><p>(师):请同学们结合录像提供的信息,利用手中的材料、教材,对其进行加工重组,</p><p>要求:1、寻找对方的责任 2、尽力为自己开脱</p><p>记住:你给对方找的过失越多,你的责任越小,为自己开脱的越好。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让我们赶紧行动吧。</p><p>[第一阶段:学生看书、资料,自由讨论,</p><p>第二阶段:自由辩论,教师应随时调控、并适时转移矛盾,挑起战争。</p><p>此环节是本节课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学生的看书、交流、整合知识、自由辩论,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并能从中找到对方的责任,从而为己开脱。本环节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为本节课掀起了第一个高潮。]</p><p>(师小结):同学们的辩论很激烈,也很会为自己开脱。但我们知道,在失学儿童问题上,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不过是责任大小而已。</p><p>为了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下面我们来学习</p><p>(1)P60受教育权的含义:</p><p>所谓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p><p>面对向小燕一样的失学儿童,我们来帮助他们重新走上复学之路呢?</p><p>2复学之路共探讨 :</p><p>[学生讨论、交流,陈述各自的职责、措施]</p><p>国家:加大教育投入,兴办学校,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p><p>社会:捐资助学,尊师重教,拒招童工,维护教学秩序和场地设施</p><p>学校:按时接纳学生入学,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保质保量,按时进行教学活动</p><p>家庭:家长应及时送子女入学,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辍学</p><p>你们各方的措施都很好,关键是付诸行动,挽救失学儿童。</p><p>(师小结):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义务教育要实施,不仅涉及到儿童少年,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予以保障,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辩论总结义务教育的含义:</p><p>(2)P61义务教育含义:</p><p>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多媒体出示义务教育的含义)</p><p>从义务教育的含义中可看出义务教育包含两方面: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等都有责任,而《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保障作用也正体现在这两方面。由此可见,在义务教育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法律义务。</p><p>(师过渡)另人欣慰的是,失学儿童的遭遇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家的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育经费,到全社会的捐资助学、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无不象一股股暖人的春风,点燃了失学儿童心中的希望。但有些人想得更远,提出了修改《义务教育法》,让我们关注来自两会的最新报道:</p><p>时事追踪:</p><p>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卷烟厂厂长程佳华向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修改义务教育法,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的议案。他指出:对贫困地区的学生来说,即使是象征性的学杂费和书本费,也可能成为他们读书的障碍,因此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是他们受教育机会的根本保障。</p><p>请回答:程佳华代表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议案?</p><p>[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教师分析、总结]</p><p>师分析:1、提出全免费,说明目前的义务教育不是全免费,而仅仅是免除学费,这是义务教育的一个特征。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全免费,真正体现义务教育的免费性。</p><p>2、 如果议案能够实施的话,所有的适龄少年儿童都能享受义务教育,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遍性。</p><p>3、 他提出修改法律,想依靠法律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施,而法律又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约束力,这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多媒体出示义务教育的特征)</p><p>(3)P61义务教育的三个特征:</p><p>①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p><p>②普遍性,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p><p>③免费性,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二政治终身受益的权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