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隐私受保护教案
<p>【摘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下面小编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p><p>第五课隐私受保护</p><p>教学目标:</p><p>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p>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p><p>知识与能力:</p><p>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臭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p><p>2、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p><p>教学重点和难点:</p><p>个人隐私的含义、具体内容及作用。</p><p>课前准备:</p><p>老师收集一些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之间侵犯个人隐私方面的日常事例;学生思考自己对个人隐私和隐私权是如何认识的,回想自己的隐私受到过哪些侵害,自己是否侵害过他人的隐私。</p><p>教学方法:</p><p>讨论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等。</p><p>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p><p>一、情景导入:</p><p>老师手上拿着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是写给你们中的某一个同学的,问:我能拆这封信吗?如果我强行拆了,怎么办?</p><p>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p><p>二、学习新课:</p><p>(一)、人人有隐私</p><p>1、帮小红讲清道理:</p><p>学生阅读教材P46页内容,对小红的做法发表个人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注:不必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能够讲清道理,但从中可了解学生对隐私及隐私权的已有认识)。</p><p>1.讨论:隐私就是臭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们?</p><p>2.阅读P47两段相关链接,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明确当今世界,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迫切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p><p>3。共同学习教材P46页大字内容,重点了解隐私的具体内容和保护隐私的意义。</p><p>(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p><p>1.学生阅读案例:某影视明星认为某报侵犯了自己隐私权的事例。围绕书中两问题作简要分析,引出隐私权的问题。</p><p>2。学生阅读教材P48相关内容,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及保护隐私权的作用。</p><p>3.讲解保护隐私权的具体内容:</p><p>(1)学生阅读案例(某派出所非法搜查的事例),并结合P49页的相关链接的内容,讨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p><p>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显示《宪法》和《刑法》的相关条文,得出: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害。</p><p>(2)讨论: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保护客户的个人帐号、储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资料而采取的措施。一米线的设立有什么作用?这对你有什么启示?</p><p>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得出:公民有权对个人的信息保密。</p><p>(3)情景展示:未经同意,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学生私自撕下同学信封上的邮票。</p><p>思考:上述行为是否正确?请说说理由,并列举类似的现象。</p><p>引导学生明确通信包含多种方式,而不仅限于普通信件。</p><p>得出结论: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p><p>小结:学生归纳保护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强调: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p><p>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p><p>一、导入新课:</p><p>1、情景展示(P51页),思考: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p><p>2、假设你把一些个人的秘密说给朋友、同学后,他们泄露了出去,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呢?</p><p>二、学习新课</p><p>(一)、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p><p>1、结合导入中的情景,</p><p>思考:(1)、父母有监护义务,他们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请你提出几点建议。</p><p>(2)、列举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p><p>小结: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p><p>1。友谊与隐私:</p><p>材料一、荣荣和肖肖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荣荣对朋友不守信用很气愤。</p><p>问题: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p><p>材料二、王军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海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吴海的QQ聊天记录。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吴海很难堪。你认为王军的行为:</p><p>A破坏友谊 B太不道德了 C没什么关系 D侵犯了其隐私权</p><p>老师归纳: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与信誉意识。责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誉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p><p>2。再列举一些和隐私有关的情景,由学生对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提出处理意见,倡导大家应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p><p>(二)、依法维护隐私权</p><p>1、出示材料:</p><p>某公司职员李某与王某同住一室。一天,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记,并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公司员工中传播。王某对此非常恼火,顿生报复李某的念头。于是王某向公安机关写信,信中列举了李某盗窃工厂的财物、赌博等问题。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证实,李某没有盗窃、赌博行为。</p><p>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李某和王某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p><p>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得出: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要依法维权。</p><p>1.引导学生具体认识侵害隐私权的行为。</p><p>2.那隐私权受到侵害后,怎样去维护呢?</p><p>(1)学生阅读P54页大字,了解一些维权的具体方法。</p><p>(2)出示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隐私被泄露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此情景中隐私受侵害的原因,从而得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p><p>3.学生在了解书中的两方法后,思考:保护个人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方面还可以怎样做?</p><p>4、结合3中(2)的方法,引导学生辨证地思考,指出: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还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p><p>三、小结本课:</p><p>1、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p><p>2、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社会中,我们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隐私?</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