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19:05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教案

<p>编者按:优学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地理试题: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教案</p><p>我们都是龙的传人</p><p>内容标准</p><p>三4.6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p><p>教学目标</p><p>(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p><p>(二) 能力:培养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p><p>(三) 知识: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是血浓于水的骨肉兄弟关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p><p>教学重难点</p><p>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继承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p><p>教学难点:使学生知道祖国的命运与自己息息相关。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p><p>教材分析</p><p>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一项目把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华人是一家这个更大的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共同心愿,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该项目共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和我与祖国共命运。教育学生继承民族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是本课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必然落脚点。</p><p>学生分析</p><p>学生在初二阶段的学习称为认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认知和情感的协调发展,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把知、情因素融汇于系统的、逻辑的教育内容之中。我采用点拨式的教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并通过情感活动促进认知能力要素在更高层次(抽象思维)上融为一体。</p><p>设计理念</p><p>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采用多样的活动板块,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以互动、探究、交流、合作为特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行为实践的能力。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p><p>教学方法</p><p>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设计教学活动,通点拨知识点,引导、启发、帮助学生学习。</p><p>学生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资料搜集,合作交流,疑难探究等。</p><p>教学准备</p><p>1. 学生搜集有关中华民族起源形成的故事,传说和历史知识,搜集整理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上网搜集整理有关爱国华侨的典型事迹。</p><p>2. 教师搜集有关祖国统一的诗歌、歌曲,在教学中适当应用,优化教学效果。调查了解学生对于台湾有关问题的看法。</p><p>教学流程</p><p>课前播放音乐《龙的传人》</p><p>一、 创设情景,新闻导课</p><p>1.新闻播报:两岸盛迎三通来 直挂云帆济沧海</p><p>两岸人民的三通梦为什么能够得以实现?</p><p>点拨引出课题(幻灯片出示课题)</p><p>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p><p>多媒体出示:炎黄子孙一脉相承</p><p>2.畅所欲言</p><p>播放黄帝陵祭祀的图片</p><p>引导: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你知道这些人在干什么吗? 炎黄指的是什么吗?</p><p>师:看了这组图片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和同学们分享。</p><p>(小组交流,教师到各小组巡回与学生交流,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发言)</p><p>3.走进宝岛</p><p>(1)师:台湾和香港、澳门一样,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能把你搜集的台湾的历史资料介绍给大家吗?(学生课前已经搜集)学生班级交流: 略</p><p>(2)海峡两岸,思念亲人</p><p>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乡愁》这首诗,边听边思考:你仿佛看到了诗人爷爷站在什么地方,他心里在想什么呢?课件出示:《乡愁》及图片(余光中爷爷和中国地图)</p><p>学生听配乐诗歌朗诵。 学生交流后回答问题 略</p><p>(3)和平使者</p><p>视频:团团圆圆在台湾</p><p>师:从团团圆圆到三通梦得以实现我们得到什么结论?</p><p>我思我悟: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p><p>4.游子情深</p><p>(阅读丁肇中的故事)</p><p>谈一谈: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受?</p><p>在2023年,四川发生汶川大地震,身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们又有怎样的举动呢?(学生讲述在灾难面前,华人华侨的爱国之举)</p><p>我们要向爱国华人华侨学习,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p><p>多媒体出示:我与祖国共命运</p><p>5.民族精神耀中华</p><p>学生阅读课本28页材料。</p><p>师:祖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像是生育、抚育我们的母亲,上述材料展现的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是什么?生答:热爱祖国。</p><p>学生交流爱国名言。</p><p>通过这些名言我们知道了我们和国家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承担着什么责任和义务呢?</p><p>教师点拨,学生回答。</p><p>多媒体投影四幅图片:</p><p>课堂探究:四幅图片分别展示了什么精神?它们的核心是什么?</p><p>学生交流,教师点拨。</p><p>展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图片资料。</p><p>教师:加入世贸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创造了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p><p>6.榜样在线:</p><p>展示资料:2023年北京奥运火炬的境外传递。</p><p>教师提出思考问题:为什么说金晶是最美丽的火炬手?</p><p>我们应该向金晶学习什么?</p><p>交流感悟:</p><p>三、学以致用,明理导行</p><p>7.说一说:在下列活动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不愧为龙的传人?</p><p>在家里:</p><p>小结: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拥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p><p>课后反思</p><p>本课时教学我把学生看作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把学生的生活情境融入课堂中,让学生的情感萌发于真实的感知,让品德教育真实起来,使课堂教学具有感染力,让思品课成为一节充满了生命力的课。</p><p>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让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这如同汽车进入高速公路,如果没有引桥,就上不去;如果没有路标,就可能上岔路。教师就要当引桥,当路标。引导学生完成学案中合作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p><p>加强对教材深度和广度的钻研,从教学的形式和教材的编排上尝试创新,使之更有利于思品课的教学。这些将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提高。</p>优学政治网初中频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