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19:02

第二节《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案例

<p>编者按:优学政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地理试题:第二节《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第二节《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案例</p><p>(一)教学目标</p><p>1、识记目标:(1)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实现。</p><p>(2)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p><p>2、能力目标:正确认识法律与公民的关系,法律与公民的生活密切联系。</p><p>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守法的习惯,依据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p><p>(二)教学重点: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p><p>(三)教学难点: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p><p>(四)教学设计:法律如何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纠纷以及制裁犯罪,涉及的知识比较专业。这对学生是有难度的。要具体案例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理论,教师再进行讲解。本课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以学生为本。准备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充分发挥教科书的引领作用。</p><p>(五)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法律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歌词思考:法律是一盏引航灯法律是一棵大树,为我们遮挡风雨你是怎样理解的?</p><p>二、创设情境、共同感悟</p><p>小品《不该发生的事》:两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争执,最后演变成大打出手,导致一同学骨折、一同学受到法律制裁。</p><p>思考:执法机关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p><p>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治安管理处罚法》。</p><p>思考:上述案例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p><p>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法律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p><p>联系上一节课的内容:我们应如何行使权利和和履行义务?</p><p>提问之后教师总结:课本第10页至13页。</p><p>三、合作学习、共同探究</p><p>阅读14页中学生张华的事例,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让法律这棵大树为我们遮挡风雨?从15页正文中找依据并续写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不同途径的故事结尾。</p><p>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最后选出组代表在班上交流。</p><p>思考:自己或自己的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是怎样解决的?</p><p>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应该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p><p>思考:法律是怎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p><p>学生回答:法律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p><p>四、收获平台</p><p>在本课的学习中,学习了哪些知识(同时完善板书提纲)?你的收获是什么?</p><p>学生自由发言。</p><p>五、放飞思维、巩固创新</p><p>学生巩固本课所学。</p><p>思考15-16页谢英的故事,书面回答课本问题。</p><p>践行情景对话展示:一小组出示情景,其他小组思考应对措施。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p><p>播放歌曲《法律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来结束本课。</p><p>优学政治网初中频道</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节《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