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教学设计
<p>一、设计理念</p><p>(一)活动实践</p><p>“教学论”指出:学生的认识主要在活动和实践中得到,本课在设计时以活动为主,给学生创设亲身参与和体验的机会,以加深对挫折的认识。</p><p>(二)贴近生活</p><p>当代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切联系时,才是有效的,所以本课在设计时选择的活动主题贴近生活,增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p><p>(三)情感体验</p><p>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本课力图通过必要的情感体验,伴以相应的理性分析,加强学生积极、正面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将所学内化并转化为行为。</p><p>二、教学分析</p><p>(一)教学内容分析</p><p>“人生难免有挫折”是人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的第一框内容,本单元是上两个单元的逻辑发展,通过学习,学生渴望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但是,当他们迈步去做的时候,挫折和困难是他们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本框是为解决前两个单元,甚至上册书中的行为实际问题而设计的,也为下单元的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做了有力的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框题又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习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的基础。学习本框题,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心理素养,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奠定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p><p>(二)教学对象分析</p><p>(1)针对过分关爱造成学生的人格偏差</p><p>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受到过多的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中往往得到太多的帮助。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情绪低落、行为退缩的不良人格。初中阶段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坚强意志品质,是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p><p>(2)针对学生对挫折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p><p>在学生当中,对挫折有两种认识上的偏差。一种认为,挫折是伟大的人物和成功人士所遇到的困难,中学生的人生是平凡的,谈不上挫折;另一种认为,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中的挫折,谁要是遇上了,那就是倒霉而无奈的事情。针对这两种想法,需要对挫折的含义和产生的原因向学生作简单的介绍。通过相关的资料介绍和学生的活动引导学生明白,挫折是难免的,它与人生相伴相随;面对挫折,要用积极地态度战胜它。</p><p>三、教法学法概述</p><p>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歌曲、文字、视频材料等感性材料,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案导学,进行探究、讨论、实例分析,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p><p>四、教学目标</p><p>(一)情感态度价值观</p><p>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接受和对待挫折。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能在复杂的事物面前学会选择、判断,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p><p>(二)知识与技能</p><p>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地、客观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抗挫折的能力。</p><p>(三)过程与方法</p><p>教师通过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和教学的直观性,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景与氛围。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形成认知,培养正确认识挫折的健康人格。</p><p>五、教学重难点</p><p>难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人的活动受各方面的因素的制约。</p><p>重点: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有不同的结果。</p><p>六、教学过程</p><p>(一) 教学流程</p><p> </p><center></center><p> </p><p>(二)教学环节及说明</p><table align="center"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1" style="width:571px;" width="571"><tbody><tr><td style="width:88px;height:48px;"><p align="center"><strong>教学环节</strong></p></td><td style="width:239px;height:48px;"><p align="center"><strong>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strong></p></td><td style="width:240px;height:48px;"><p align="center"><strong>设计意图</strong></p></td></tr><tr><td style="width:88px;"><p> </p><p>环节一:</p><p>调查成果交流(导入新课)</p></td><td style="width:239px;"><p>[幻灯]我最敬重的人的故事</p><p>学生向大家展示调查结果</p><p>[小结引题]教师:感谢同学们让我们分享了你的成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令我们敬重的人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都与“不如意”、挫折、磨难有关。因此我们说:人生难免有挫折!</p></td><td style="width:240px;"><p align="left">用源于学生身边的人物、事物开篇引题突出问题的真实可信性,紧抓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以此方式引题,达到关注全体学生的目的,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以成果汇报的方式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营造了一种探究学习,全员参与的氛围,为展开教学打下良好基础。</p></td></tr><tr><td style="width:88px;"><p align="center">环节二:</p><p align="center">实例分析</p><p align="center"> </p></td><td style="width:239px;"><p>[幻灯]谈迁与《国榷》</p><p>[讨论交流]完成学案环节一:意义、 感受大家谈,学生交流答案</p><p>[小结][幻灯]挫折含义</p><p>[过渡]哪些人会遭受到这种目的没有达到或愿望没有实现的痛苦呢?</p></td><td style="width:240px;"><p>谈迁撰写《国榷》的经历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能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刺激。</p><p>另一方面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从遭遇挫折的情绪体验出发,启发学生自主探究。</p></td></tr><tr><td style="width:88px;"><p align="center">环节三:</p><p align="center">猜一猜</p><p align="center"> </p></td><td style="width:239px;"><p>[竞猜游戏]根据条件猜一猜</p><p>[答案及点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可口可乐饮料、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等。哪些同学在这个环节表现最棒。</p><p>[追问]你还能例举哪些经历过挫折的名人?</p><p>[过渡]通过活动我们发现这些知名人物知名事物大都经历过挫折。那是不是只有名人才会面对挫折呢?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永远都“风和日丽”呢?</p><p>[当堂小调查]当堂随意调查有多少同学经历过挫折?填写学案内容。</p><p>[问]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了什么?</p><p>[教师总结]:我们会发现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在不断地认识战胜挫折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p></td><td style="width:240px;"><p>初中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缺乏对挫折普遍性和长期性的认识,为强化学生对挫折的认识,我设计了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为突破难点做铺垫,并且在游戏中注重启发内容的设置,寓无形的教育于兴致勃发的游戏中。</p><p> </p><p>通过追问和小调查环节反复强调挫折的特性。从感性出发形成理性认识,逻辑性更强。</p></td></tr><tr><td style="width:88px;height:48px;"><p align="center"><strong>教学环节</strong></p></td><td style="width:239px;height:48px;"><p align="center"><strong>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strong></p></td><td style="width:240px;height:48px;"><p align="center"><strong>设计意图</strong></p></td></tr><tr><td style="width:88px;"><p align="center">环节四:</p><p align="center">挫折大家说</p></td><td style="width:239px;"><p>[巩固过渡]既然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挫折,那就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挫折经历。要求:明确点明造成自己这次挫折的原因。</p><p>[延伸练习]完成学案材料练习</p><p>[板书]将学生在巩固和延伸部分找出的原因随学生回答先记录为副板书。</p><p>[讲解归纳]</p><p>根据副板书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归类小结,造成挫折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三方面:自然原因、社会原因、人为原因。</p><p> </p></td><td style="width:240px;"><p>这是一个交流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反馈过程。本着回归生活,在学生逐步扩展生活经验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资源,让学生根据亲身感受的生活实际,谈挫折。懂得平凡人的烦恼和挫折不比名人少,来<strong>突破难点</strong>。</p><p> </p></td></tr><tr><td style="width:88px;"><p align="center">环节五:</p><p align="center">情景推断</p></td><td style="width:239px;"><p>[幻灯]直至小学毕业,我一直是名……为这个同学推断至少一个过程一个结果</p><p> [活动交流]说说你推断的情况是什么</p><p>[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教材63页,完成对推断结果的归类。</p><p>[活动小结]通过以上活动,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来说是一道万丈深渊。(巴尔扎克)那么现在告诉老师你们的选择是──</p><p>[幻灯]“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板书形式归纳</p></td><td style="width:240px;"><p>通过本活动<strong>落实本课重点</strong>: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p><p> </p><p> </p><p> </p><p> </p><p> </p><p>教师总结,学生聆听,表态式选择激发情感升华。</p><p> </p></td></tr><tr><td style="width:88px;"><p align="center">环节六:</p><p align="center">挫折共勉</p></td><td style="width:239px;"><p>[展示]大声朗读我的“挫折人生的励志语”</p><p>[幻灯]音乐、图片烘托</p><p> </p><p>[小结全课]我们并不欢迎挫折的拜访,但他一定要来,我们并不怕他,我们并不乞盼一帆风顺,人生的伟大就在于我们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永不低头,永不妥协,永不放弃。</p></td><td style="width:240px;"><p>引导学生深入、独立的思考,使正确的理念、积极的态度内化为积极健康人格,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达到情感上的升华。设计的“励志语”会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感,觉得名人、名言并不神秘,从而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和力量,同时这也是考察学生知识理解的反馈过程。</p><p> </p><p>多媒体呈现激励画面和音乐,烘托氛围,达到高潮。</p></td></tr><tr><td style="width:88px;"><p align="center">反馈及检验</p></td><td style="width:239px;"><p>完成学案中【自我检验】和【思考人生】题目</p></td><td style="width:240px;"><p> </p></td></tr></tbody></table> <p>七、教学评价及反思</p><p>多元评价为主,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学习效果,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信心,教师在教学中则多以鼓励表扬为主。</p><p>本课从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等各方面都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顺利完成知识点教学,力争做到人文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结合,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但面对第一次借班上课的形式,面对课程设置的新颖性,对于驾驭好学生和课堂仍存在一些操作性问题,教师本人应从中总结经验,加强基本功练习。</p><p>八、板书设计</p><p> </p><center></center><p> </p><p>附“人生难免有挫折”学案</p><p>【导学求思】</p><p>预习调查:</p><p>你身边最令你敬重的3个人,问题:您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是什么?</p><p>记录:被调查人与你的关系:</p><p>他在哪方面令你敬佩:</p><p>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是:</p><p> </p><center></center><p>【书中淘金】</p><p> </p><p>(一)实例分析(点题:挫折的含义):</p><p>阅读教材p59,谈迁撰写《国榷》的经历,回答以下问题。</p><p>问:《国榷》这本著作对于谈迁而言的意义是:</p><p>假如你是谈迁,你当时的心理感受是:</p><p>(二)猜一猜:</p><p>这是什么事物或人物?</p><p>1.一位世界闻名的伟大科学家,曾因在乱世里主张和平而险些惨遭杀害,2023年博士论文在波恩大学未获得通过,晚年由于远离了当时物理学研究的主流,而受到物理学界的孤立。提出了“相对论”学说,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p><p>他(她)是</p><p>2.这是一种饮料,具有提神、镇静以及减轻头痛的作用。生产其产品的公司,在开张的第一年,仅售出了400瓶 ;这是一种碳酸饮料,在我国刘翔曾代言。</p><p>这是</p><p>3.这是一名体育运动员,曾被河南省队排除在外,只好进入郑州市队 ,身高仅1.50米,手脚粗短,被认为根本不是打球的材料 ,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p><p>他(她)是</p><p>4.曾经被所在的中学篮球队除名,85-86在美国职业篮球赛季中曾因受重伤几乎错过整个赛季,被誉为NBA历史上的“得分王”。</p><p>他(她)是</p><p> </p><center></center><p>你好棒噢!这个任务你能完成吗?</p><p> </p><p>你还能例举哪些经历过挫折的名人?(点题: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p><p>小调查:你共调查 人,其中有 人经历过挫折。</p><p>(三)挫折大家说:</p><p>(1)内容:说出你经历的最大一次挫折是什么?</p><p>并分析挫折因何而起:</p><p>(2)延伸练习:下面材料分别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挫折?</p><p>材料一:辛勤劳动一年,眼看丰收在望,可是4月25日一场冰雹使江苏北部农民颗粒无收。</p><p>材料二:放学了,一个学生常常磨磨蹭蹭不愿回家。后来老师经了解发现,原来这个学生的父母离婚了,冷清的家庭令他难受。</p><p>材料三:某人想当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由于身材矮小,无论他怎样努力,职业球员还是当不成。</p><p>(3)总结:造成挫折的原因有:</p><p>(四)情景推断:</p><p>直至小学毕业,我一直是名佼佼者,那年暑假我迷上游戏。初一年级第一次检测大大出乎意料我排在班里28名。老师怀疑、家长责骂、同学嘲笑,似乎天空都变了颜色……</p><p>请推断这个同学之后的情况:</p><p>交流与归纳:态度 结果</p><p>态度 结果</p><p>态度 结果</p><p>(五)挫折共勉:(搜集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或是自己动手写一句,当你遭遇挫折时得到激励)</p><p> </p><center></center><p>【自我检验】</p><p> </p><p>阅读信件,回答问题</p><p>亲爱的朋友,你好!</p><p>我就是大名鼎鼎的“挫折”。你认识我吗?</p><p>其实,只要你好好回想一下就会发现我和你的交往早就开始了,学走路的时候,我在你身边,掉第一颗门牙的时候,我看望过你,上个月你们班没得到流动红旗,我也在场……我可是不止一次地拜访过你,前一段你是不是和好朋友闹别扭来着,那天你还和你家长发生了矛盾……每次你伤心欲绝,我都会陪伴在你左右。你瞧,自从这个世界上有了一个你,我就好像是你生命里的一部分了。</p><p>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把我看成是凶神恶煞,认为我的工作是要惩罚他们,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p><p>1.你们收到的是谁的来信呀?</p><p>2.在这种时候收到这么一封信,你的心情是怎样的?</p><p>3.有一些人把挫折看成是凶神恶煞,认为挫折是要惩罚他们,对此,你怎么看?</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