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的书画艺术》教学设计
<p>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p><p>指导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的目标中提到: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p><p>理论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结合教材,设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着眼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p><p>2.教学背景分析</p><p>一、教材介绍</p><p>本课书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三课 《我们的国粹》中的第一个话题《风行中华》中第二个组成部分。本单元包括《伟大的先人》、《我们的国宝》、《我们的国粹》三课书,从题目即可看出,本单元主要涉及的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与文化财产,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觉、亲近感。本课书共两个话题:《风行中华》和《吹向世界的中国风》,从话题题目即可看出:前一个话题是介绍国粹对中国的影响,后面则是对世界的影响。在《风行中华》这个话题中,教材共列举了三个国粹:京剧、书画艺术和中医,以点代面地让学生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以及表现出来的无穷魅力。《出神入化的书画艺术》通过书画艺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书画艺术的特点以及书画艺术带给人们的好处和书法家勤奋创新的精神对书画艺术加以介绍。</p><p>二、学生情况分析</p><p>本班共有学生38人,当天参与调查的学生为29人,以下是前测结果:</p><p>1.你都知道中国古往今来的哪些书画家?</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style="width:529px;" width="529"><tbody><tr><td colspan="2" style="width:245px;height:30px;"><p align="center">古代 55.6%</p></td><td colspan="3" style="width:283px;height:30px;"><p align="center">近现代 44.4%</p></td></tr><tr><td style="width:88px;height:26px;"><p>王羲之</p></td><td style="width:157px;height:26px;"><p>72.4%(21人)</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94px;height:26px;"><p>齐白石</p></td><td style="width:189px;height:26px;"><p align="left">86.2%(25人)</p><p> </p></td></tr><tr><td style="width:88px;height:34px;"><p>王献之</p></td><td style="width:157px;height:34px;"><p>41.4%(12人)</p></td><td style="width:94px;height:34px;"><p>毛泽东</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89px;height:34px;"><p>34.5%(10人)</p></td></tr><tr><td style="width:88px;height:37px;"><p>苏轼</p></td><td style="width:157px;height:37px;"><p>34.5%(10人)</p></td><td style="width:94px;height:37px;"><p>徐悲鸿</p></td><td colspan="2" style="width:189px;height:37px;"><p>34.5%(10人)</p></td></tr><tr><td colspan="2" style="width:245px;height:37px;"><p>黄庭坚、王冕、欧阳询、赵云壑、柳公权、吴道子、米芾、郑板桥……</p></td><td colspan="3" style="width:283px;height:37px;"><p>丰子恺、张大千、李可染、李苦禅、范曾、黄胄、欧阳中石、吴昌硕……</p></td></tr></tbody></table><p>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孩子的知识面还是比较广的,对于古代,学生了解得更多的是书法家,对画家了解得不够多,所以,对国画特点的了解应该也是不如书法,比较欠缺。</p><p>2.你怎么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出神入化”?</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style="width:170px;height:37px;"><p align="center">形神俱全</p></td><td style="width:151px;height:37px;"><p align="center">像真的一样</p></td><td style="width:151px;height:37px;"><p align="center">不知道</p></td></tr><tr><td style="width:170px;"><p align="center">41.4%</p></td><td style="width:151px;"><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37.9%</p></td><td style="width:151px;"><p align="center">24.1%</p></td></tr></tbody></table><p>说明:关于形神俱全,很多孩子写得虽然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如:独特的意味与意境,不像西方画那么逼真,看了让人心旷神怡;把想表达的情感与志向融入画作与书贴),就归在了一起,这四个字也是一个孩子写出来的。</p><p>分析:由于不是语文课,所以不需要对此词加以严格的解释,只需要心领神会即可,我们会发现:有将近一半的孩子能够感觉到中国书画艺术出神入化的真谛,还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但这41.4%的孩子,当我出示一幅图请他们说一下的时候,又说不出来或说不清楚了,这说明这些孩子还是不能真正的理解形神俱全,有可能是从别的地方听说的。</p><p>3.你知道中国画和西洋画有哪些区别?</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style="width:132px;height:37px;"><p align="center">不知道</p></td><td style="width:123px;height:37px;"><p align="center">用料不同</p></td><td style="width:132px;height:37px;"><p align="center">意境不同</p></td><td style="width:113px;height:37px;"><p align="center">视觉效果不同</p></td></tr><tr><td style="width:132px;"><p align="center">44.8%</p></td><td style="width:123px;"><p align="center"> </p><p align="center">27.6%</p></td><td style="width:132px;"><p align="center">24.1%</p></td><td style="width:113px;"><p align="center">3.4%</p></td></tr></tbody></table><p>分析:如果不知道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就无法领会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精粹所在,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说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世界艺术长廊中的一块瑰宝,所以,这也是我这节课程的难点所在。</p><p>教学方式:问题解决学习 小组学习</p><p>教学手段:讨论 体会</p><p>技术准备:幻灯片</p><p>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p><p>情感态度价值观:</p><p>能认同中国书画艺术作品的独具魅力,并为中国有这样优秀的文化而自豪。</p><p>能力与方法:</p><p>1.能通过文字、图片、史料等资源,提取和运用信息。</p><p>2.通过已有知识欣赏中国书画艺术品。</p><p>知识:</p><p>知道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特点。</p><p>教学重点:</p><p>增强学生对祖国书画艺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p><p>教学难点:</p><p>能体会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p><p>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p><p>教学流程图:</p><p> </p><center></center><p> </p><p>一、出示奇迹,铺垫地位</p><p>出示毕加索和张大千的合影,讲述张大千拜访毕加索的故事,出示毕加索的话:</p><p>这个世界上说到艺术,第一是你们中国有艺术……中国画真是神奇。齐先生画水中的鱼,却没着一点颜色,用一根线画水,却让人看到江河,嗅到了水的清香。有些画看上去一无所有,其实却包含着一切……真是了不起的奇迹。</p><p>这“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p><p>板书:书画艺术</p><p>过渡语:今天,就让我们起走近这了不起的奇迹,欣赏它的神奇,好吗?</p><p>【设计意图:通过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对中画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那样著名的艺术家都如此推崇中国的书画艺术,这说明中国的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是影响着世界的!同时,为学生体会中国画的特点进行铺垫。】</p><p>二、体会特点,感受魅力</p><p>1.出示白石老人的鱼:结合毕加索的话,齐白石画的鱼给你什么感觉?</p><p>预设:鱼的样子好像在动;没有画水,却感觉鱼是在水中游动。</p><p>【设计意图:将毕加索的话与齐白石的画结合起来,初步体会中国画的特点。】</p><p>2. 体会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p><p>那么中国书画艺术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呢?</p><p>结合齐白石的画,以及书上P83页小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中国画的特点</p><p>预设:注重内在神韵,用线的粗细、着墨的虚实变化,并融书法、篆刻、诗词于一体。</p><p>【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迪,归纳总结中国画的特点所在,自主提高对中国书画艺术的欣赏能力。】</p><p>(1)以形写神:</p><p>感受中国书画艺术的神韵所在。</p><p>在齐白石的画中,你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p><p>预设:看到的是鱼,想到的是鱼在动;想到的是鱼很快乐;自由……</p><p>出示敦煌壁画国外的天使与中国的飞天</p><p>你从哪里看出它们在飞?</p><p>预设:有云朵,表示在天上;衣服都飞起来了;</p><p>总结:这些仙女们借助云而不依靠云,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感觉到他们自由而美妙的飞翔在空中。这就是中国画的特点:用线条表现出意境,让人有无限的遐想的空间。</p><p>【设计意图:通过对飞天的欣赏,了解中华书画艺术的形神兼备的特点。】</p><p>(2)国画作品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书法作品也能够的,比如这四个字</p><p>岳飞:还我河山</p><p>你从岳飞的草书中感到了他要表达什么情感?</p><p>预设:生气;愤怒;迫切</p><p>【设计意图:通过对岳飞草书的体会,体会书法艺术所能表达的情感。】</p><p>(3)诗情画意:</p><p>老师这里有三幅图,哪一幅书画作品更能体现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为什么?</p><p>出示书画作品,一幅只有图,还有一幅只有字,还有一幅是字和画结合在一起的。</p><p>【设计意图:通过对三幅画的选择,体会中国书画艺术的诗情画意,了解中国书画家们身兼各种能力于一身。】</p><p>三、感悟书画艺术家们的勤奋与创造</p><p>过渡语:是的,我们的书画艺术充满了无穷的魅力,那创造这些成就的书画名家们,又是用什么样的精神把它推上了艺术的巅峰呢?</p><p>看书P83十八缸水、P84不叫一日闲过,你能从这两个小故事里看到书画名家身上的什么精神?</p><p>预设:勤奋;珍惜时间;让每一天都有意义。</p><p>观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九个“之”字,这些“之”字都一样吗?你从它们身上又看到了中国书画家们的什么精神?</p><p>【设计意图:通过对这王羲之“十八缸水”和齐白石不叫一日闲过的故事,体会书画名家的勤奋与创造。同时感悟到:书画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具有了艺术的美,才会为人们广泛接纳。】</p><p>过渡语:是啊!中国的书画家们将生活中存在的事物与内心的情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他们在经年累月的练习中,不断地探索、创新、完善着我们的书画艺术,所以,他们的作品除了在反映现实事物,更能表达一种境界,能引起不同生活阅历、不同层次的人内心的共鸣,尽管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感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个境界吗?</p><p>预设:出神入化;独一无二;举世无双……</p><p>板书:出神入化</p><p>四、联系世界,激发情感</p><p>1.作为世界艺术长廊中独特的瑰宝,我们不是敝帚自珍的,在将近六十年前,毕加索就已经十分景仰中国的书画艺术了,那么今天呢?</p><p>出示:今天的中国书画艺术在世界的影响。</p><p>2.你们知道吗?有很多外国人不但喜欢看我们的书法作品,还在努力学习中华民族的书法艺术(出示外国人学中国书画的图片),身为一名中国人,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此时的所想所感吗?</p><p>【设计意图:通过对今天书画艺术对世界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p><p>3.那么你认为身为一名中国人,你还应该做到什么?</p><p>【设计意图:通过对外国人学习书法的介绍,激发学生民族责任感。】</p><p>五、回归生活,总结提升</p><p>1.感受中国书画艺术无处不在</p><p>课前大家都进行了小调查,并进行了归纳总结,现在大家就交流一下:身边的人为什么喜欢中国的书画艺术呢?</p><p>小组交流课前调查资料,研讨生活中的亲朋好友喜欢书画艺术的原因.</p><p>课前调查表如下:</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rowspan="2" style="width:102px;"><p>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中</p></td><td style="width:189px;"><p>喜欢中国书画艺术的人(人数)</p></td><td style="width:180px;"><p>喜欢的原因(归纳总结)</p></td></tr><tr><td style="width:189px;height:79px;"><p> </p></td><td style="width:180px;height:79px;"><p> </p></td></tr></tbody></table><p>预设:美化生活、陶冶情操。</p><p>【设计意图:通过对亲朋好友的调查访问,发现身边有这么多的人喜欢书画艺术,激发学生对祖国书画艺术的热爱之情。】</p><p>3.学生在交流的同时,请班中学习过书画的同学现场作画。</p><p>4.中国的书画艺术如此精致而神妙,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有没有它们的存在呢?在哪里?</p><p>预设:扇子上;书签上;衣服上……</p><p>出示:生活中的书画艺术(扇面、中式服装……)</p><p>【设计意图:将书画艺术与学生生活相联系起来,感受到人们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喜爱,使学生明白:书画艺术不是束之高阁的,它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p><p>5.请绘画、写书法的同学向大家展示一下作品,分享一下学习书画艺术中发生的小故事。</p><p>6.总结提升:</p><p>孩子们,书画艺术就像先民留给我们的一颗种子,在中原文化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它枝繁叶茂,风华绝代!它们绝不是简简单单的符号,它们是一群群调皮可爱的精灵,它们是一朵朵独一无二的鲜花!如果说今天我们一起推开了书画艺术的一扇窗的话,老师更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大家能够走进这座神圣的殿堂,去亲近它,了解它,感悟它,去发现背后的神,去继承我们祖先的勤奋与创造,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努力!</p><p>六、布置作业</p><p>1.我们的这么出神入化的书画艺术又是以什么为工具表现出来的呢?它们又有怎样的请大家回家自己阅读P85瞭望台的内容,了解文房四宝的历史,并用试着也用它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所想所思,好吗?</p><p>2. 课下去找一找身边的国画、书法,来举办一个书法、国画展,好吗?</p><p>板书:</p><p> </p><center></cente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