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14:02

第三册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p><p><B>教材分析:</B>本课第一框主要从理论的角度讲了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第三框主要从实践的角度讲了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的几种类型。本框内容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如何规范经济行为,在全课中具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学好本框对理解全课具有重要意义。</P><p><B>学情分析:</B>初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法律知识,这对本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但作为学生他们并不十分了解经济问题,更不理解他们今后作为生产者或销售者该如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这是本课教学过程 中需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好这部分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p><B>教学目标 :<?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o:p></B></P><p>1 、懂得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一方面要遵守经济活动中各种规则,另一方面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P><p>2 、青少年养成依法参与经济活动的习惯,培养遵纪守法观念</P><p><B>教学重点:</B>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P><p><B>教学难点</B>: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P><p><B>教学用具:</B>多媒体 自制教具</P><p><B>教学方法:</B>讲解法、讨论法、训练巩固法</P><p><B>教学课时:</B>1课时</P><p><B>教学过程 :<o:p></o:p></B></P><p><o:p></o:p></P><p>导入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在法治社会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律。而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和消费。就象进行体育活动、各类游戏活动一样,经济活动要有秩序地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而法律在规范经济活动、维护经济秩序方面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P><p><B></B><B>二、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板书)<o:p></o:p></B></P><p>法律是如何规范经济行为的呢?我国法律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规范经济行为:</P><p>一是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二是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P><p>请大家想一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哪些人呢?</P><p>放映图片:选择山西假酒案;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钱塘江堤塘工程案等图片内容。请学生通过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果没有法律保障,将会造成多大的危害。思考:在这些案件中究竟是哪些人违反了法律?引出经活动的参与者(板书)有哪些?</P><p>请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思考回答:[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板书) ]</P><p>大家看了刚才的图片后想一想经济活动中的这些参与者应该怎样开展经济活动呢?</P><p>思考后回答(要遵守法律规则,依法规范经济行为。导入 下文)</P><p>(一)法律规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板书)</P><p>请大家想一想,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如果你是一个生产者,你要想赚最多的钱,那么你的最大愿望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销售者,你的最大愿望又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消费者,你的最大愿望又是什么呢?先请学生讨论,然后分别回答。</P><p>请大家想一下,如果我们只想从自己的愿望出发,各行其事,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样就会出现录像中大家看到的那种伪劣商品大泛滥,货不真价不实,给国家财产、人民生活造成巨大危害等等现象。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P><p>学生讨论回答(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各种经济活动 )</P><p>我国目前制定了哪些有关的法律?规定了哪些基本原则?请学生回答。</P><p>1.“平等”</P><p>(投影)出示一则材料:某地有一家国营家具厂,是当地政府的龙头企业,利税大户,但其产品规格、样式早已赶不上时代潮流。因此,这家家具厂的产品常常受到外地名牌产品和本地个体、私营企业优质产品的冲击,导致因其产品卖不出去而利税大减。当地政府便采取种种措施(如加倍收取管理费用等)压制其它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于是,当地消费者不得不买该厂的家具,因为当地的交通非常不便。</P><p>问: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想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但上述材料中发生的这种现象却让当地消费者买不到它,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P><p>学生讨论回答:(因为某个主管部门以非法手段保护其所属企业,而压制其他企业的生产和销售。)</P><p>教师评价:对,大家再想一想,作为同样一个产品的生产厂家,有的被保护,有的却被限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P><p>这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地位不平等造成的。这种不平等使我们消费者买不到好的产品。大家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等等,它们的身份和地位应该怎样?</P><p>学生讨论回答:(平等 板书)</P><p>什么是平等呢?</P><p>生回答后教师强调指出:地位、身份的平等,反对非法手段。</P><p>2.“公平”</P><p>投影出示一则材料:某地为了鼓励当地农民养猪,规定凡外地到本地卖猪肉者,须交10%的管理费。问:在上述材料中,为什么外地物美价廉的猪肉不能到本地区销售?</P><p>学生讨论回答:(因为这个地区有特殊规定:外地产品要加倍收取管理费用。 )</P><p>那么,这种行为公平吗?这种竞争正当吗?经济活动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P><p>学生讨论回答:(不是,经济活动应当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P><p>很正确,那么什么是公平(板书)呢?你能归纳出其核心内容吗?</P><p>投影出示其涵义。 (投影)公平,它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上公平买卖,公平竞争,即时应当等价交换、公平合理,正当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在市场交易中要兼顾他人和社会利益,坚决反对不公平的交易行为。</P><p>谈到等价交换,插入一个小幽默:“老外买鱼”,用来说明经济生活中缺斤短两现象就违背了公平原则。</P><p>讨论:目前,国内有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采取了降价促销的手段吸引顾客,例如“彩电大战”“空调大战”等。一些实力相对薄弱的企业苦苦支撑。同学们认为这种竞争有没有违背“公平”的原则?</P><p>教师讲:不正当竞争有可能或者已经侵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为己谋取私利,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为法律所。</P><p>强调指出:公平、不能有特权。并举教材上的其他例子简要说明。</P><p>3.“诚实信用”</P><p>(投影)漫画:广告效应(也可以让学生看第38页左上图)</P><p>(投影)幽默漫画:奇痒药方——虚假广告宣传害死人</P><p>(投影)诚实信用,是指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诚实待人,恪守信用,不得弄虚作假,损人利己。</P><p>例:湖南省汝县三江口农林牧种源公司,先后将6万余公斤假冒“63系列”杂交稻种,卖给广西、安徽、福建和浙江等区、省的20多个县(市),造成400多公倾良田绝收或欠收。近几年来,各地热水器致人死地;啤酒瓶自爆伤人;化妆品损伤肌肤;假酒致残害命等产品质量案件不断发生。据统计,仅2023年,全国消费协会就受理投诉案44万起,共计金额达2023亿—2023亿元。</P><p>教师讲:如果经营者违反经济活动的原则,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就会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失,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P><p>(要求学生阅读第38页辅助文)</P><p>对,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多大的危害,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被假冒伪劣商品坑害的事情,有的话请谈谈你的感受。(请几个有此经历同学谈一谈)</P><p>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是我们深恶痛疾的, 那么经济活动中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原则呢?</P><p>学生回答诚实信用(板书)后教师强调指出:不能弄虚作假,要言而有信。</P><p>4.法律规则的作用</P><p>教师归纳小结:三个规则及其要求,然后请同学结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谈谈法律规则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P><p>(二)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板书)</P><p>我们已经知道了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守的法律规则, 就应该依法办事。那么我们怎样具体地去做呢?</P><p>1.生产者</P><p>投影出示一组图片资料(取自钱塘江堤塘工程事故;山西假酒中毒案的有关电视图片资料)请学生分析其中的生产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P><p>学生讨论回答:(他们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严重损害。)</P><p>根据上述材料,大家说说生产者在经济活动应遵循哪些要求?</P><p>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他要求,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违法经营者,并谈谈体会。</P><p>2.销售者</P><p>请学生阅读课文,说明销售者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P><p>投影出示一组图片资料(重庆綦江虹桥垮塌的现场报道及案件审理情况资料;部分地区学生喝豆奶中毒事故的有关图片;有些商家打出“跳楼价、卖血价等欺骗消费者的照片)请学生说说其中的销售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P><p>学生讨论回答:(他们推销劣质产品和过期产品,搞欺骗性销售,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失。 )</P><p>教师评价:作为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的销售者,其地位非常重要,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应该遵循哪些要求呢?</P><p>生回答后教师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它一些要求,举例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违背这些要求的现象,并谈谈对这些现象的认识。</P><p>3.消费者</P><p>结合《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说明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可请学生适当举例说明消费者受保护的一些例子。</P><p>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应该如何遵守法律法规,教师可作适当点拨。</P><p>教师归纳小结:要求</P><p><B>全课总结:</B>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法律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而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既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同时也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各种经济犯罪现象作斗争。下一课我们将专门介绍如何依法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板书)。</P><p>布置作业 :教材第45页“探究与实践 第二题”</P><p>(投影 出示练习)</P><p><B>一、判断题:<o:p></o:p></B></P><p>1、平等是法律规范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它主要是指买卖双方在商品交换中要公平。</P><p>2、在经济活动中,消费是最主要的参与者。</P><p>3、生产产品掺假、掺杂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行为违反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平的原则,必须依法予以追究。</P><p><B>二、选择题:<o:p></o:p></B></P><p>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指( )</P><p>A、生产者 B、销售者 C、消费者 D、领导者</P><p>2、生产者必须依法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约束生产者经营行为的规定有( )</P><p>A、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P><p>B、限期使用的产品,要标明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P><p>C、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P><p>D、不得以有奖促销手段推销质次仿高商品</P><p>教师评析。(略)</P><p>答案:一、1、× 2、× 二、1、ABC 2、D</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B><o:p></o:p></B></P><p><B><o:p></o:p></B></P><p><B><o:p></o:p></B></P><p><B><o:p></o:p></B></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o:p></o:p></P><p><B><o:p></o:p></B></P></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册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