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13:58

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教案(二)

<BR>导入 新课</P><P>(教师设问)你是怎样看待下面这个问题的?<P>法国青年拿破仑因为自惭奇丑,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人人都说我除了几何之外,一无所长。人人都不喜欢我,我干枯得像—张纸。”可是,经过努力,他成为一个世界历史上引人瞩目的人物。<P>(学生回答,教师归纳)<P>自尊自信这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它是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影响我们自尊自信的因素很多。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以及个人修养等。在这些因素中,个人因素是最重要的。能否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克服自己的不足,创造成功的记录,都是培养自尊自信重要的个人因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尊自信,怎样自觉进行自尊自信的品质修养,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P>讲授新课<P>三、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板书)<P>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P>1.寻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板书)<P>每个人都有自尊自信的理由,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突出的优点、优势,这些优点、优势就是我们自尊自信的支点。那么,如何寻找这个“支点”呢?<P>(1)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板书)<P>学生活动:他是谁?<P>活动步骤:<P>①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在纸上写出5—8条自己认为的优点、优势、长处和2~3条缺点、劣势、短处。写明姓名。<P>②教师将纸收回后,请一位同学任意抽取一张,念出纸上写的内容,不念姓名,让同学们猜一猜他是谁。如此循环5—6人。<P>(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P>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常常是通过比较而形成的。在比较中有的人用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比,结果是过于自信,成为自负,滋长了骄傲心理;有的人总用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结果是自信心不足,产生自卑。这就需要找好正确的参照标准,通过比较,比出信心和勇气,比出实际的进步。<P>(2)要全面地看待自已 (板书)<P>所谓全面地看待自己,就是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勇于承认它们。古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甚至是别人不具备的优势、特点。可惜有时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P>(请看教材第88页的插图)<P>长颈鹿说:“我个子高,能吃到树上部的叶子,你可吃不到!”山羊说:“我能穿过门洞,吃到围栏外面的草,你却吃不到!”<P>通过山羊和长颈鹿的这段对活,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P>(学生叫答,教师归纳)<P>(3)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 (板书)<P>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就是要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追求明天的“我”,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已的进步,看到自己的不足。<P>其实,在生活的园地里,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耕耘的土壤。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从而拥有充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P>2.创造成功的纪录(板书)<P>自尊自信与成功密切相联,成功的生活经验是一个人自尊自信的基础,没有成功就不会有个人的自尊自信;一个人在生活的历程中充满失败记录的人,是不可能有自尊自信的。能否获得成功,与现实的目标有很大的关系。<P>(1)创造成功的纪录,要选准适当的目标(板书)<P>选择适当的目标是成功的基础。所谓适当,就是说“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即目标要与个人能力相等,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确定目标,可以采用小目标与大目标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在制订长期的大目标的前提下,将大目标再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即短期目标。只要我们切实完成每一个小目标,就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就会随之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就更容易取得成功。也为最终实现大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自信心与成功之间的良性循环。<P>(参看教材)<P>有一个中学生,曾经因为外语学得不好,对学习外语逐渐失去了自信。老师对他说:“你的基础差一点,先不和其他同学比,自己和自己比,有进步就是成功。”第一次他定的目标是得50分,经过努力得了51分。老师鼓励说:“有进步,下次争取55分。”就这样随着成绩的逐步提高,这个同学的自信心也增强了,终于跨进了中上等成绩学生的行列。<P>做一做:完成教材第90页的“成功记事本”。<P>(2)创造成功的记录,需要付诸勇敢的行动(板书)<P>不论是大目标,还是小目标,光说不干,不付诸行动,那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任何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得到提高,经验逐步积累。随着知识的增多,克服困难的办法也就多起来。于是就会从失败走向胜利,并且在成功的行动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P>(3)创造成功纪录,要克服依赖心理 (板书)<P>议一议、说一说:<P>①依赖心理强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会有哪些表现?<P>②依赖心理与人的成功之间有什么关系?<P>活动步骤:<P>①以4人为一组议论3-5分钟。<P>②推选一名学生,代表小组发言。<P>③教师总结。<P>依赖是自信的大敌。依赖心理强的人遇到困难和问题,不是独立地思考、分析,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找老师、家长,找同学,总想依靠外力解决问题和困难。依赖心理强的人,独立行事的能力差,能力差又导致自信心不足,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自信先要学会独立,丢掉依赖心理。<P>3.要有正确的方向(板书)<P>如果上述两点主要是从个人的角度学习如何树立自尊自信的话,那么,我们将学习如何将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P>(1)中华民族有自尊自信的理由<P>(出示投影)<P><P>世界最高的山峰<P>最早的爱国诗人<P>最早的地震仪<P>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P>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成功爆炸的时间及“两弹”元勋<P>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奥运会冠军<P>世界上第一个深入南极腹地并首次发现矿藏的中国女地质学家<P>与个人一样,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都应有自尊和自信,否则将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另外,无论哪—个民族,哪一个国家也都有其自尊自信的理由。<P>我们的祖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民族是自强不息,富于开拓进取的优秀民族,我们的人民是富有勤劳、智慧,勇于艰苦创业的人民。据西方一位著名的权威科学家测算,至今世界上的种种科学发明,追本溯源,大约有1/2以上与中国历史上的发明有关。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最为宝贵的财富。<P>下面给大家讲一个我国著名科学家童第周的故事。<P>2023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一天,正在比利时留学的我国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乘坐在电车上,一个比利时人突然命令他站起来,要他把座位让给另一个比利时的人,并侮辱地说:“你们中国人没出息,连整个东北都送给日本人了,还强占着一个座位!”童第周感到奇耻大辱,大喝一声:“不准造谣!”那家伙想拍照,童第周豪迈地冷笑:照吧先生请写上,我是中国人!”<P>(教师提问)章第周为什么感到受了奇耻大辱?这反映了中国人的什么精神?<P>(学生回答,教师归纳)<P>童第周感到受奇耻大辱是因为不仅是他个人的尊严未得到尊重,更严重的是中华民族的尊严受到了歧视和污辱,这对于一个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童第周的做法反映厂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气节。在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这样的典型事例。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都是值得我们自尊自信的。<P>(教师提问)你知道下面这句话是耻说的吗?<P>(出示投影)<P>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自己的祖国更美好的地方。<P>([古希腊)起利索斯托姆斯)<P>(2)当前,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表现(板书)<P>现在,我国已经加人了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与世界各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了。到我国来交往访问、旅游观光、开展贸易合作的外同人越来越多,去外国学习、工作访问探亲的中国人也不少,国与国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就是要求我们继续发扬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光荣传统,一言一行都要要考虑祖国的利益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要自尊、自爱,不能以自己的言行损害祖国的荣誉和民族尊严。这是我们每个人所应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P>请阅读第93页《阅读与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P>郑荃提出要退出比赛的要求合理吗?他的这种行为说明了什么?<P>(学生回答,教师归纳)<P>郑荃的行为说明,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尊严,我们的一言—行都要考虑祖国的利益,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做到自尊自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损害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这是每个人所应有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P>小结<P>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不是天生的,它来源于每个人的自觉修养和精心培育;知道了要培养自尊自信就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以此寻找到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知道了要培养自尊自信,就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朝着自己选择的目标,克服依赖心理,努力地创造更多的成功记录;要培养自尊自信,还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方向,即把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集体、国家和民族的自尊自信。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更要注意与外国人交往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P><BR>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教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