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13:00

人贵有自尊自信

<P><P><strong>教学</strong>目标<P>知识与能力<BR>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P>过程与方法<BR>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R>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P><P><strong>教学</strong>建议<P><strong>教学</strong>重点、难点分析:<BR>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P>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strong>教学</strong>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P>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P>这是本框<strong>教学</strong>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strong>教育</strong>上升为道德品质的<strong>教育</strong>,这也是心理品质<strong>教育</strong>课的更高一级的<strong>教学</strong>目标之一。因此,在<strong>教学</strong>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strong>教育</strong>学生,帮助学生理解。<P>教法建议<BR>1.运用启发式<strong>教学</strong>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strong>教师</strong>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P>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P>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strong>教育</strong>和感染。所以,<strong>教学</strong>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P>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strong>教学</strong>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P><P><strong>教学</strong>设计示例<P><strong><strong>教学</strong>过程</strong>:<P>(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strong>教学</strong>内容的墙报)<P>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P>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P>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P>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P>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P>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P>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P>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P>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P>“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strong>教师</strong>引导学生归纳)<P>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P>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P>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P>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P>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P>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P>(学生回答后,<strong>教师</strong>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P>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P>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P>(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P>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P>热心助人( ) 为人真诚( ) 有文艺特长 ( ) 认真细致( )<P>思维敏捷( ) 语言表达能力强( ) 有体育特长( ) 动手能力强( )<P>有好人缘( ) 身材、相貌较好( )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P>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P>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P>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P>(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P>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P>(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P>问:现在的你与<strong>小学</strong>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P>(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P>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P>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P>第一组——“马路赛车”、“跑2023米,我上”<P>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P>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P>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P>(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P>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P>(目的:从心理<strong>教育</strong>纵深到行为指导。)<P>学生做课堂小结。<BR></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贵有自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