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册期末模拟训练试题
<p>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高一生物上册期末模拟训练试题。</p><p>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成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p><p>A.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p><p>B.生物体内的多糖都是能源物质,且都储存于细胞内</p><p>C.需氧型生物的细胞都是以线粒体作为产能的“动力工厂”</p><p>D.细菌、真菌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的“装配机器”</p><p>2.某蛋白质由3条多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下列关于该蛋白质说法正确的是( )</p><p>A.形成该蛋白质时产生了N个水分子</p><p>B.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N个肽键</p><p>C.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p><p>D.合成该蛋白质至少需要20种氨基酸</p><p>3.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p>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p><p>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p><p>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p><p>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p><p>4.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度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p><p>5.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p><p>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粒</p><p>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斐林试剂先倒入甲液摇匀,再加入乙液摇匀</p><p>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混。</p><p>6.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p><p>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三阶段</p><p>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p><p>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p><p>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p><p>7.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p><p>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p><p>B.淀粉、半乳糖、糖原</p><p>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p><p>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p><p>8.一般情况下,素食者往往需要摄入较多种类和数量的蛋白质,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p><p>A.植物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与动物蛋白的比例不大相同</p><p>B.植物蛋白要比动物蛋白更难消化吸收</p><p>C.某些植物蛋白提供给人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要少于动物蛋白</p><p>D.以玉米为主食的人要从其他食物中补充赖氨酸</p><p>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高一生物上册期末模拟训练试题。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生物试题栏目!</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