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新人教版下册消化和吸收知识点
<p>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优学生物网为大家整理了消化和吸收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p>知识点</p><p>一、胃肠神经体液调节</p><p>(一)胃肠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p><p>消化系统受自主神经系统和肠内神经系统的双重支配,交感神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对胃肠运动和分泌起抑制作用,副交感神经通过迷走神经和盆神经支配肠胃,释放乙酰胆碱,调节胃肠功能。</p><p>(二)胃肠激素及其作用</p><p>1.概念 在胃肠道的黏膜内存在数十种内分泌细胞,它们分泌的激素统称为胃肠激素。</p><p>2.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p><p>(1)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p><p>(2)调节其他激素的释放,如抑胃肽刺激胰岛素分泌。</p><p>(3)营养作用,如胃泌素促进胃黏膜细胞增生。</p><p>二、口腔内消化</p><p>(一)唾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p><p>1.性质 中性、低渗。</p><p>2.成分 主要有机物为黏蛋白、球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主要无机物为Na+、k+、Hc03-、Cl-。</p><p>3.作用 ①湿润食物,便于吞咽。②保护和清洁口腔。③杀菌作用。④消化作用。</p><p>(二)唾液分泌的调节</p><p>完全是神经反射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p><p>1.条件反射 食物的外观、气味、进食环境乃至语言文字描述都能形成条件反射。</p><p>2.非条件反射 食物的机械的、化学的、温度的刺激。</p><p>三、胃内消化</p><p>(一)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p><p>1.性质 无色透明的酸性液体,PH为0.9~1.5。</p><p>2.成分盐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和内因子。</p><p>3.作用</p><p>(1)盐酸: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可抑制和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③盐酸进入小肠后能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④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被消化。⑤促进铁和钙的吸收。</p><p>(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主要产物是胨,还含少量多肽和氨基酸。</p><p>(3)黏液:具有润滑作用,可减少粗糙的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损伤,与碳酸氢盐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H+和胃蛋白酶对自身的侵蚀。</p><p>(4)内因子:促进回肠上皮吸收维生素b12。</p><p>(二)胃液分泌的调节</p><p>1.刺激胃液分泌的因素 食物是引起胃液分泌的生理性刺激物,分为三个时期:头期、胃期和肠期。</p><p>(1)头期:食物刺激了口腔、咽、食管的化学和机械感受器而引起的非条件反射性分泌。头期分泌的胃液特点:分泌的量多,酸度高,胃蛋白酶的含量高,因而消化力最强。</p><p>(2)胃期:胃期分泌胃液的特点:酸度也高,但消化力比头期弱。</p><p>(3)肠期:肠期分泌的胃液特点:分泌量少,酶原含量也少。</p><p>2.抑制胃液分泌的因素 盐酸、脂肪和高渗溶液是胃肠道内抑制胃液分泌的三个重要因素。</p><p>(三)胃的运动</p><p>1.胃的运动形式:容受性舒张(胃特有)、紧张性收缩、蠕动。</p><p>2.胃排空</p><p>(1)定义: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p><p>(2)机制:胃的排空取决于幽门两侧的压力差(直接动力),胃运动产生的胃内压增高是胃排空的动力(原始动力)。</p><p>(3)影响胃排空的因素</p><p>促进因素:①胃内食物容量;②胃泌素。</p><p>抑制因素:①肠胃反射;②肠抑胃素:促胰液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等。小肠内因素起负反馈调节作用。</p><p>四、小肠内消化</p><p>(一)胰液和胆汁的性质、成分及作用</p><p>1.胰液 胰液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无机成分中最重要的是胰腺小导管的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碳酸氢盐的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ph 7~8)。</p><p>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分解蛋白质为小分子氨基酸。胰淀粉酶能分解淀粉为麦芽糖。</p><p>2.胆汁 苦味的有色液汁。由肝脏直接分泌的肝胆汁呈金黄色或橘棕色,胆囊胆汁则颜色变深。肝胆汁呈弱碱性,胆囊胆汁呈弱酸性。</p><p>胆汁除水分外,还有胆色素、胆盐、胆固醇、卵磷脂、脂肪酸、无机盐等成分。胆汁中没有消化酶,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胆盐的作用。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p><p>(二)小肠的运动形式,回盲括约肌的功能</p><p>1.紧张性收缩是小肠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p><p>2.分节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为消化和吸收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分节运动还能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p><p>3.小肠的蠕动使分节运动作用后的食糜向前推进,到达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p><p>4.回盲括约肌的主要功能是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因而有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充分消化和吸收。</p><p>课后练习</p><p>( )1、我们在吃馒头时,越嚼感觉越甜,这是因为</p><p>A、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葡萄糖 B、唾液变成了葡萄糖</p><p>C、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D、口腔内产生了葡萄糖</p><p>( )2、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消化作用实验的水浴温度是37℃,这是因为37℃</p><p>A、接近人体体内温度,酶的消化能力最强 B、随意温度,无特殊意义</p><p>C、接近室温,易保持恒定 D、各种生物体的酶维持活性的最适宜温度</p><p>( )3、下列物质在消化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的是</p><p>A、维生素 B、氨基酸C、含钙的无机盐D、麦芽糖</p><p>( )4、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p><p>A、胃B、小肠C、大肠 D、口腔</p><p>( )5、下列液体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p><p>A、胃液B、胆汁C、胰液D、肠液</p><p>参考答案:1——5CDDAB</p><p>消化和吸收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经都掌握了呢?预祝大家以更好的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