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9:45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重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p>高中生物课有些内容比较生动有趣,有些内容的确比较枯燥。对生物缺乏兴趣,其中重要原因是要选择对的学习方法等。一起来看看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重点!</p><p>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p><p>①动态变化: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否处于动态平衡中,是通过集体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p><p>②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p><p>❈稳态调节有3个系统来调节: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p><p>内环境直接有联系的4个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p><p>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和意义</p><p>① 观点</p><p>贝尔纳(美):内环境的稳态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调节。</p><p>坎农(美):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p><p>目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p><p>② 调节能力:</p><p>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点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p><p>③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集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p><p>稳态的维持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使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p><p>稳态遭受破坏的例子</p><p>a.当患肠胃炎时,由于肠胃导致消化道对无机盐的吸收能力减弱,体内失去大量的无机盐,是平衡遭到破坏。</p><p>b.当我们较长时间没有进食或由蹲位突然站立时,四肢无力由于低血糖引起</p><p>c.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由于体温升高,影响酶的活性,导致消化不良和其他代谢</p><p>3.活动的紊乱</p><p>组织水肿 ①过敏性水肿,组织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加大</p><p>②病理情况下,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p><p>③淋巴血管阻塞,淋巴回流受阻(如患丝虫病)</p><p>④肾小球滤过率增大,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如患急性肾小球肾炎)</p><p>⑤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p><p>【同步练习题】</p><p>(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p><p>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p><p>A.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p><p>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p><p>C.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p><p>D.一般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p><p>2.体温过高或过低对人体都有影响,主要是影响()</p><p>A.汗液的蒸发B.热量的散失C.酶的活性D.身体的活动</p><p>(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p><p>3.下列关于维持内环境稳定的有关生理活动不正确的是()</p><p>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含量急剧上升</p><p>B.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p><p>C.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p><p>D.炎热的夏天,人体通过增加排汗来维持体温恒定</p><p>4.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p><p>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p><p>5.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是( )</p><p>A.外界食物 → 循环系统 → 消化系统 → 内环境 → 细胞</p><p>B.外界食物 → 消化系统 → 循环系统 → 内环境 → 细胞</p><p>C.外界食物 → 内环境 → 消化系统 → 循环系统 → 细胞</p><p>D.外界食物 → 循环系统 → 内环境 → 消化系统 → 细胞</p><p>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p><p>A.正常人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p><p>B.HCO3-、HPO42-对血液中酸碱度起调节作用</p><p>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p><p>D.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p><p>想要更好的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运用课本中的知识,因此为同学们整理了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重点,希望大家可以更快更好的提高成绩,相关内容请看【高二生物必修】栏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单元重点: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