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复习资料:健康的生活知识点
<p> 一、传染病</p><p>1、常见的传染病</p><p>⑴传染病: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p><p>⑵传染病的特征: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p><p>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p><p>⑷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p><p>2、传染病的传播和预防</p><p>⑴传染病传播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p><p>①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p><p>②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p><p>③易感人群:对传染病缺乏抵抗能力而容易感染的人群。</p><p>⑵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①控制传染源:对传染病病人应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p><p>②切断传播途径:如保护水源、消毒餐具,以及加强个人卫生等。</p><p>③保护易感人群:如通过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和采用预防接种。</p><p>注意: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p><p>⑴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毒;</p><p>⑵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p><p>二、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p><p>1、心血管疾病:由心脏和血管的病变引起的疾病。</p><p>冠心病:冠状动脉发生病变,导致心脏的肌肉缺血的病变。</p><p>①症状:心绞痛(心脏肌肉暂时性缺血而胸闷、心前区疼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被凝血堵塞,血液不流通)。</p><p>②冠心病成因: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吸烟等。</p><p>③预防:a、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p><p>b、患心绞痛的病人的急救药物: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p><p>2、癌症</p><p>①癌症:既恶性肿瘤(除了头发、指(趾)甲外的所有组织、器官都有可能癌变)。</p><p>注意:我国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城市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肺癌;农村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胃癌;青少年和儿童中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是白血病。治疗白血病的最好方法是骨髓移植。</p><p>③形成过程</p><p>④治疗癌症的方法:外科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基因疗法(新的治疗方法)</p><p>三、免疫</p><p>1、人体的免疫功能</p><p>注意:①第一、二两道防线是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p>②人体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脾、扁桃体和淋巴结等;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p><p>③抗体:某种病原体侵入人体,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p><p>抗原: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p><p>2、计划免疫:有计划进行的预防接种。</p><p>①“四苗免疫”: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和麻疹疫苗,以预防和控制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p><p>②意义: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p><p>③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p><p>四、远离烟酒</p><p>1、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p><p>①酗酒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引起酒精中毒(俗称“醉酒”),严重导致死亡;②对心、肝、胃、肠都有损害;③孕妇酗酒还会引起胎儿发育障碍或智力低下,甚至产生畸形胎儿;④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更不应该酗酒。</p><p>2、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①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吸烟能引发呼吸道疾病,如: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等;②吸烟对人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容易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③孕妇如果直接或被动吸烟,还会诱发胎儿畸形;④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吸烟会降低记忆力,分散注意力,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正常学习。</p><p>3、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5月31日确定为“世界无烟日”。</p><p>五、拒绝毒品</p><p>1、毒品:主要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等,此外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如某些医疗药物(杜冷丁等)被滥用时,也会成为毒品。目前我国重点监控、查禁的毒品是海洛因。</p><p>2、危害:①吸毒会引起人的免疫力迅速下降;②严重损伤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③影响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④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生出畸形胎儿、怪胎等;⑤注射毒品可能感染乙型肝炎、艾滋病等;⑥易成瘾,难戒断,毒瘾发作时难受的要死,从而危害家庭和社会。</p><p>3、吸毒成瘾的原因:吸毒后,外来的吗啡肽进入人体,减少并抑制了人脑中类吗啡肽的分泌,最终使类吗啡肽完全停止分泌,只能依靠摄入外界的吗啡肽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一旦停止吸毒,人的生理活动就会出现紊乱,只要继续吸毒,才能解除痛苦。</p><p>六、关注健康</p><p>1、安全用药:在服用药品前,要认真分析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的各种信息,如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等。</p><p>3、急救: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法)</p><p>4、健康新概念: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其中躯体健康十一个人健康的主要标志。其核心是有消极被动的治疗疾病变为积极主动的呵护健康,有治疗躯体疾病发展到治疗心理疾病、社会性疾病、道德缺损性疾病。</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