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生物复习资料:生物和环境是统一体知识点
<p>一、生态系统</p><p>1、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里,生物与环境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统一整体。</p><p>2、生态系统的成分</p><p>注意:分解者指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而寄生生活的属于消费者。蚯蚓虽是动物但属于分解者。</p><p>3、食物链与食物网: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注意食物链的书写规则)</p><p>4、富集作用:生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物质,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不断增加的现象。</p><p>二、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p><p>1、生来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p><p>2、生来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起点:生产者(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p><p>3、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p>4、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p><p>5、营养级——食物链中的各个营养层次。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食草动物为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为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三级消费者)以此类推……</p><p>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p><p>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p><p>2、碳循环(看书P92举例说明):二氧化碳是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循环的形式之一。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是光合作用。</p><p>四、生物圈及各种生态系统</p><p>1、生物圈各种生态系统</p><p>2、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同时,生物圈又是地球表面各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总和。</p><p>3、生态平衡</p><p>⑴生态平衡:在一定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衡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称为生态平衡。</p><p>⑵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平衡,依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p><p>⑶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越平衡。</p><p>4、人工生态系统和生态农业</p><p>⑴人工生态系统不稳定,需要人类来维持平衡。</p><p>⑵生态农业:是一种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协调了农、林、牧、渔和加工业等的综合发展。</p><p>⑶阻止人工生态系统的过度扩张,保持一定比例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p><p>五、生物圈是生物的共同家园</p><p>为了人类的自身利益和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20世纪80年代初,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使当代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又要保护环境,不对人类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