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复习方法指导四
<p>1.深刻理解“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两个探究活动的目的要求、实验方案设计及结果分析,学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p><p>2.注意归纳小肠、肺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p><p>3.利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糖类、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起始和最终部位、所需消化液、消化产物等。</p><p>4.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对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了解,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p><p>5.结合“一次平静呼吸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吸气与呼气时的气体成分变化图”,加深对呼吸运动、气体交换等知识的理解。</p><p>6.查阅有关人工呼吸常用的方法的资料,通过比较分析更好的理解口对口吹气法这一急救方法的优点。</p><p>7.收集和阅读有关空气与人类健康的资料,关注呼吸系统疾病。分析防止空气污染的环保举措以及吸烟的危害性。</p><p>8.以“循环系统”为主线将血液、血管、心脏、气体交换、能量供给等串起来,进而加深对血液循环过程的理解。</p><p>9.以“毛细血管”为切入点,将小肠绒毛、肺泡、肾小球、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真皮内的毛细血管等贯穿起来,深化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气体的交换、废物的排出等生理过程的理解。</p><p>10.重视生物图的绘制和探究活动方法的归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