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9:18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各地中考生物试题考点分类汇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p>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各地中考生物试题考点分类汇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p><p>全国各地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考点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p><p>一、选择题</p><p>1.(杭州)9.春雪过后,有些植物会被冻死。植物被冻死的主要原因是</p><p>A.雪天光照不足,植物光合作用停止</p><p>B.地面结冰,植物无法吸水</p><p>C.细胞液结冰,体积增大,导致细胞破裂,引起细胞死亡</p><p>D.低温下细胞中的酶催化功能减弱,呼吸作用停止</p><p>答案:C</p><p>2.(丽水)1 8.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p><p>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p><p>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p><p>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氧气</p><p>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p><p>答案:D</p><p>3.(苏州)12. 下列各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p><p>A B C D</p><p>答案:B</p><p>4.(苏州)27.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下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p><p>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p><p>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p>答案:B</p><p>5.(绍兴)13.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是</p><p>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p><p>答案:B</p><p>7.(南安)13.“低碳生活”已成为时髦的话题,保护植被和大面积绿化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方法,对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有重大意义,其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p><p>A.吸收二氧化碳 B.吸收水和无机盐</p><p>C.生产有机物 D.释放二氧化碳</p><p>答案:A</p><p>8.(怀化)25.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p><p>A、清洁鱼缸里的水 B、提供新鲜的食料</p><p>C、增加水中氧的含量 D、起杀菌作用</p><p>答案:C</p><p>9.(广东)7.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p><p>A.增加植株周围的二氧化碳浓度 B.增加吸收光能的作物叶片的面积</p><p>C.降低周围空气中氧气的浓度 D.降低周围的气温以增加有机物合成</p><p>答案:B</p><p>10.(广东)9.右图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关系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p><p>A.ac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地增强</p><p>B.b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p><p>C.当光照强度>n1时,该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p><p>D.当光照强度>n2时,表示该植物不再进行光合作用</p><p>答案:A</p><p>11.(泉港区)7、世博会馆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生态绿墙,一年可吸收4吨的二氧化碳,能使空气清新是植物体进行的( )</p><p>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吸收作用 D、光合作用</p><p>答案:D</p><p>二、实验探究题</p><p>1.为了解茶树的生长规律,某科研机构选择了乌牛早、浙农117号和龙井43号三种均生长了一年的盆栽茶树进行了光合作用的研究,实验在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水分适宜的同一温室内进行,并用科学仪器测出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的积累量,实验结果如图甲所示,同时记录温室内的温度,如图乙所示。请分析回答:</p><p>⑴由图甲可知,三个茶树品种的单位叶面积内有机物积累量的高峰都出现在 (填具体时间),说明此时植物的 作用最强,制造的有机物最多;</p><p>⑵综合分析图甲和图乙的实验数据,你认为该实验的结论是 ;</p><p>答案: (1)10:00 光合 (2)茶树的光合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至35℃时光合作用最强,之后随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逐渐减弱</p><p>三、资料分析题</p><p>1.(苏州)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51小题~第55小题。</p><p>下图1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种生理活动简图,其中,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图2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的细胞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51. 若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p><p>52. 若A、C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中的</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p><p>53. 若C表示水,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p><p>54. 蚕豆植株所需要的水,主要由根尖的 ▲ 区吸收而来的。</p><p>A. 根冠 B. 分生 C. 伸长 D. 成熟</p><p>55.在“制作与观察蚕豆叶下表皮的临时装片”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察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图2中的</p><p>A.② B.③ C.④ D.⑤</p><p>2.(台州)30.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2023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表自土壤;</p><p>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水桶里,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多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所示;</p><p>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p><p>材料四:2023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2023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称为光合作用。</p><p>(1)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成立,则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为 ;</p><p>(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 ;</p><p>(3)如今,依据碘能使淀粉变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来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便于观察,需要进行如图丙的实验,当实验结束取出小烧杯后,可观察到酒精和叶片的颜色分别是 。</p><p>答案:(1)土壤质量明显减少(从具体质量的数值予以比较等类似答案也可)(2)绿色植物能释放供动物维持生命的气体(植物能产生氧气等类似答案均给分)(3)蓝 酒精呈绿色,叶片呈黄白色(写对一项得1分)</p><p>四、识图问答题</p><p>1.(舟山)27.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p><p>(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 ▲ 。</p><p>(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的 ▲ 。</p><p>(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 ▲移动(填“上”或“下”)。</p><p>答案:(1)气孔(2)酶活性(3)上</p><p>2.(兰州)28.下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p><p>(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 ,C为 。</p><p>(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p><p>作用。住此作用过程中,B为___ _,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p><p>(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 种生理作用。</p><p>答案:(1)二氧化碳 有机物 (2)蒸腾 水蒸气 (3)3</p><p>3.(郴州)57.用一些关联词把一些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可绘制成概念图。用太阳能、能量、氧气、二氧化碳、叶绿体这些关键词完成下面的有关光合作用的概念圈。</p><p>答案:二氧化碳 太阳能 叶绿体 能量</p><p>四、实验探究题</p><p>1.(南安)39.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如下,请分析回答:(6分)</p><p>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p><p>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入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p><p>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p><p>(1)步骤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的目的是将叶片中</p><p>原有的运走耗尽。</p><p>(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 色,非绿色部分变为</p><p>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 ,</p><p>该实验的变量是 。</p><p>(3)叶片B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 。</p><p>(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 。</p><p>答案:(1)淀粉(2)蓝 淀粉 叶绿体(素)(3)二氧化碳 (4)叶绿素</p><p>2.(湘潭)35.(5分)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p><p>(1)玉米中富含淀粉、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 中。</p><p>(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p><p>(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 。</p><p>(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 。</p><p>答案:(1)胚乳 (2)二氧化碳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清水(蒸馏水) (4)移走小烧杯</p><p>3.(泸州)52.选取生长正常的爬山虎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光合作用实验:</p><p>①实验前应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移至光下几小时,再将甲、乙、丙三片叶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p><p>②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观察三片叶是否变蓝。</p><p>(1)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有机物 。</p><p>(2)叶片A、B两部分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 。</p><p>(3)将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向这三片叶上滴加碘液,其中叶片乙 不变 蓝色。乙和丙两叶片形成对照实验,可以说明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原料。如果将叶片丙的叶脉切断叶片丙经过上述①②步处理,其叶片颜色将 变蓝 。</p><p>(4)根据以上实验所得结论,根据叶片甲实验可得出结论,在农业生产上种植大棚蔬菜为了提高产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p><p>4.(南京)31.(4分)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制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4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p><p>(1)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 。</p><p>(2)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p><p>(3)图5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p><p>(4)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变蓝的是图4叶片中 部分,由此说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p><p>答案:(1)将原有淀粉运走耗尽(消耗淀粉、用掉淀粉、分解淀粉等合理答案均可)(2)对照(对比、比较) (3)B (4)未遮光</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各地中考生物试题考点分类汇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