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9:03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生物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复习题

<p>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生物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复习题 </p><p>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p><p>第13讲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整理] 考纲通鉴 课标要求</p><p>u概述无脊椎动物类群(如环节动物、节肢动物等)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 类生活的关系。</p><p>u概述脊椎动物类群(如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重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 生活的关系。</p><p>u发展科学探究能力</p><p>u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p><p>考向指南 l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在考点要求中比较突出,是这部分内容的重 点,是常见的考查内容,形式有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等。l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是 考试中考查的重要内容。l珍稀物种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社会热点话题,在近年中考中常结合 环境保护问题一并出现。</p><p>考基要点 考点1 水中生活的动物</p><p>1.鱼用鳍游泳。 鳍:胸鳍、腹鳍、背鳍、尾鳍、臀鳍。 2.鱼用鳃呼吸。 (1)鱼呼吸时,水从口流入,流经鳃从鳃盖后缘流出。(2)鱼鳃适于气体交换的主要特点是鳃丝又多又细,内含丰富的血管,呈鲜红色。 3. 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有鳞片,用 1 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 2的协调作用游泳。 4.其他水生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中的甲壳动物、部分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p><p>考点2 陆地生活的动物</p><p>1.陆地生活的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 (1)一般有防止 3 的结构。 (2)一般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一般有能在 4中呼吸的位于体内的各种呼吸器官。 (4)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2.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 (1)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2)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3)身体腹面有刚毛通过肌肉和 5 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4)靠能分泌黏液的湿润的 6 而呼吸。 (5)体温不恒定。(6)环节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 7 构成。 3.兔的形态结构特点:(1)体表被毛。(2)用肺呼吸。(3)心脏四腔,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路线,输送氧气能力强,体温恒定。(4)牙齿分 8 齿和 9齿,盲肠发达,适应吃植物的生活习性。(5)大脑发达。(6)哺乳动物主要特征:体表 10 , 11 生、哺乳。</p><p>考点3 空中飞行的动物 1.鸟:鸟的飞行扩大了鸟类的活动范围。 2.昆虫及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 12足和两对翅,体表有外骨骼。(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节肢动物: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 13 ,足和触角分节。 解题警示判断是否为昆虫需要掌握昆虫三对足两对翅的特征。</p><p>考点4 两栖动物特点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 14 发育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 15 辅助呼吸。 互动答案 1.鳃 2.鳍3.水分散失 4.空气 5.刚毛 6.体壁 7.体节 8.门 9.臼 10.被毛 11.胎 12.三对 13.外骨骼 14.变态 15.皮肤</p><p>考点5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以胸鳍为例) 1.提出问题:鱼的胸鳍在鱼游泳时起什么作用? 2.作出假设:胸鳍在鱼游泳时可以保持鱼体的平衡。3.制定并实施计划:方法一:将玻璃鱼缸内放入适量的水,将两条发育情况相同的鲫鱼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的胸鳍用纱布细细捆扎,其他鳍成自然状态,然后将甲乙两条鲫鱼放入鱼缸内,观察鱼游泳时的姿态。方法二:用气球、橡皮筋、塑料吸管、硬塑料片等做模拟实验。 4.得出结论:胸鳍在鱼游泳时可以保持鱼体的平衡。(胸鳍和腹鳍可以保持鱼体的平衡,尾鳍可以决定鱼前进的方向。) 解题警示 鱼鳍在鱼游泳时的作用是起协调作用,动力应主要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p><p>考点6 鸟类适应飞行的结构特点 1.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轻飞行时的阴力。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适于飞行。 3.有龙骨突。4.消化能力强,食量大,有利于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 5.心脏四腔,血液运输氧气的效率高。 6.有气囊双重呼吸,保证飞翔时得到充足的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解题警示 鸟类能飞翔,有些同学就误认为,鸟的所有特点和习性都与飞翔有关。需从原理出发,要知道某些特点为什么适于飞翔。</p><p>考点7 我国特有珍稀动物 1.娃娃鱼----两栖动物。 2.白鳍豚----哺乳动物。 3.扬子鳄----爬行动物。4.大熊猫----哺乳动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生物复习资料:中考生物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