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8:51

纳米表面分子导向限制性酶解技术 提升药物分析能力

<p>目前,药物相关研究团队及制药企业在应对生物基质中“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定量分析时,常常面临着两个方向的技术障碍,其一是由于样品前处理方法不合适导致的选择性、重复性不佳;其二是当使用LC-MS/MS进行分析时,会出现耗时或灵敏度不理想的情况。</p><p>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蛋白酶解方法是对于单克隆抗体药物较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其将单克隆抗体分子水解为多个多肽片段,通过对特征性肽段进行检测,实现对抗体药物的定量分析。不过,通过方式酶解得到的多肽片段种类数量众多,组分较复杂, 削弱了检测灵敏度。为了优化该前处理方法,岛津开发了一项名为“纳米表面分子导向限制性酶解(nSMOL)”的全新技术,适用于所有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定量分析。</p><p>借助nSMOL技术,研究者可在近生理条件下完成对抗体药物的选择性酶解,并获得与之相应的特征性肽段组分。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抗体树脂,对样品中单克隆抗体药物进行捕获,之后,通过蛋白酶纳米颗粒对树脂上抗体成分进行限制性酶解,得到多肽片段。该酶解主要针对抗体的Fab区域,余下部分不受酶解作用且仍保留在原树脂上。因此,nSMOL技术不仅能够保证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序列片段,而且限制性酶解技术大大降低了样品的复杂性,缩短样品前处理时间,进而提升检测灵敏度。</p><p>目前,岛津开发的三重四极杆质谱仪LCMS-2023或LCMS-2023型号,均已具备nSMOL技术,助力使用者较好地解决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定量分析中面临的问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纳米表面分子导向限制性酶解技术 提升药物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