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8:43

2023年中考生物考试备考知识点:生物和生物圈

<p>2023年的中考复习已经拉开了帷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试,优学特意为大家整理了生物知识点,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p><p>一、生物的特征:</p><p>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p><p>2、生物能进行呼吸</p><p>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p><p>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p>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6、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p><p>二、调查的一般方法</p><p>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p><p>三、生物的分类</p><p>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p><p>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p><p>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p><p>四、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p><p>观察法 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p><p>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p><p>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p><p>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p><p>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p><p>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p><p>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p><p>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p>(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p><p>【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对照实验】</p><p>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p><p>(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生物因素:影响该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p><p>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寄生关系等。</p><p>地球上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p><p>生物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否则将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p><p>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p><p>①生物适应环境 例: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p><p>②生物影响环境 例:大树底下好乘凉。</p><p>③环境影响生物 例:大雁南飞。</p><p>6、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p>   <p>7、生态系统的组成:</p><p>8、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p><p>9、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p><p>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p><p>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p><p>10、物质(循环)和能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p>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能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越多;食物链越短,营养损失越少。</p><p>11.食物链书写规则:①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②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 ③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④食物链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食物链一般式: 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型动物→大型肉食型动物</p><p>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p><p>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p>1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p><p>1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中考生物考试备考知识点:生物和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