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8:10

2023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

<p>优学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23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优学生物网。</p><p>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23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p><p>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p><p>分离定律</p><p>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p><p>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p><p>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p><p>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p><p>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p><p>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p><p>注: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p><p>自由组合定律</p><p>自由组合定律(又称独立分配规律)是在分离规律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多对基因间自由组合的关系,解释了不同基因的独立分配是自然界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来源之一。</p><p>注:不连锁基因。对于除此以外的完全连锁、部分连锁以及所谓假连锁基因,遵循连锁互换规律。</p><p>连锁与互换定律(伴性遗传)</p><p>连锁与互换定律是在2023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后,人们以更多的动植物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其中属于两对性状遗传的结果,有的符合独立分配定律,有的不符。摩尔根以果蝇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最后确认所谓不符合独立遗传规律的一些例证,实际上不属独立遗传,而属另一类遗传,即连锁遗传。</p><p>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率或互换率。</p><p>高中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知识点总结</p><p>1、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p><p>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p><p>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p><p>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p><p>①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p><p>②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p><p>③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p><p>④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p><p>4、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p><p>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p><p>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p><p>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p><p>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p><p>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p><p>遗传概率计算</p><p>概率是对某一可能发生事件的估计.是指总事件与可能事件的比例,其范围从0~1</p><p>1、概率计算中的两个基本原理;</p><p>乘法原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p><p>加法原理:如果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相互排斥的,那么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是各自概率之和。</p><p>2、概率计算中的常用方法:</p><p>①根据分离比推理计算。</p><p>Aa→→1AA:2Aa:aa</p><p>显性性状:隐性性状</p><p>3:1</p><p>aa出现的概率是1/4,Aa出现的概率是1/2,显性性状出现的概率3/4,隐性性状出现的概率为1/4</p><p>②根据配子的概率计算。</p><p>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即可得出某一基因型个体的概率,计算表现型概率时,再将相同表现型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p><p>例如:Aa×Aa,两亲本产生A、a配子的概率各是1/2则:</p><p>后代中AA、Aa和aa出现的概率分别为1/2A×1/2A=1/4AA.</p><p>1/2A×1/2a×2=1/2Aa,1/2a×1/2a=1/4aa。表现为显性性状的概率为1/4 AA + 1/2 Aa=3/4。</p><p>③亲代的基因型在未肯定的情况下,求其后代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p><p>解题分三步:首先确定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及其概率,其次假设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并保证后代会出现所求性状。再次运用数学的乘法定理或加法定理计算所求某一性状发生的概率。</p><p>例如:一正常女子双亲都正常,但有一白化病弟弟,若该女子与一白化病患者男子结婚,则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p><p>解析: 该女子基因型是AA的概率为1/3,Aa的概率为2/3;</p><p>假设生出白化病孩子的话,则该女子的基因型为Aa;</p><p>2/3Aa × aa→→2/3 × 1/2 aa = 1/3 aa</p><p>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对于高考政治知识点了解是否更加加深了一点呢?更多学习相关材料,敬请关注优学生物网,小编随时为大家更新更多有效的复读材料及方法!</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遗传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