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7:31

课改因学生而异---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

<p>一、背景授课时间:2023年4月</p><p>二、授课班级:179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p><p>课改理念: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的实施改变强调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做法,倡导学生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学习方式不仅是课堂活动的形式,而且是学生的本身的投入程度和认知方式。</p><p>三、主题思考:教师如何调整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p><p>四、教学方式:本课用“传授——启发式”</p><p>五、教与学过程</p><p>(一)提问:</p><p>(二)学生带着问题阅读;</p><p>(三)共同探讨,引导学生讨论</p><p>1、基因</p><p>①基因是什么物质?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②基因是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p><p>③DNA分子上也有没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p><p>④基因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称为(遗传信息。)</p><p>2、转录</p><p>①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信使RNA)。</p><p>②信使RNA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称为(遗传密码)。</p><p>3、翻译</p><p>①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p><p>②碱基与氨基酸如何对应?</p><p>(三个相邻的碱基称为密码子,一个密码子决定一个氨基酸)。</p><p>(四)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本的图与文字说明,寻找“可疑”的地方,提问,解答。</p><p>(五)学生的提问</p><p>某个基因含有2023个碱基,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所含的肽键数应是()</p><p>A.999个B.2023个C.2023个D.2023个</p><p>师答:2023除2……</p><p>生(摇摇头):不懂。</p><p>师(指导学生翻开课本P64图)问: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p><p>他马上(指着课本的转录图)问:什么意思?</p><p>师(指着课本基因的概念)问:什么是基因?</p><p>生答:这些我都懂了,基因是遗传的单位。</p><p>师再问:基因是什么物质?</p><p>生:略</p><p>师: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意思是什么?</p><p>生:略</p><p>六、教学反思:</p><p>偏重于“传授-启发式”教学,师生轻松地进入教室,上课语调放缓,导向积极的思考与探索,适当提问让学生回答,促使学生多思考、肯回答。</p><p>注重于“探究性学习”,让学生阅读思考的时间增多,一节课解决的问题增多,对重要知识点深入讲解,并增加前后知识的联系,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p><p>“传授-启发式”</p><p>优点</p><p>教学效率高,通过必要的点拨,导向积极的思考与探索,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p><p>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及时进行测试诊断,及时发现问题,反复进行矫正,最后达到掌握的目的。</p><p>重视对过程和方法的学习,提倡在过程中学习;充分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实际,联系生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p><p>被动学习以接受、理解所传授的知识为主要目标,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提出如何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的办法。</p><p>基本上只注意知识的掌握,没有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过多的测验,带来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p><p>耗费时间,难以覆盖学生全部需要;学生缺乏真正的研究所需要知识基础和经验,困难较大;知识的学习不够系统。</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课改因学生而异---高中生物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