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光合作用
<p>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暗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的生化过程。光合作用是一系列复杂的代谢反应的总和,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利用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和某些细菌(如带紫膜的嗜盐古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在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p><p>高考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光合作用</p><p>1、光合作用的过程</p><p>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p><p>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ATP→(CH2O)+C5</p><p>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p><p>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p><p>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p><p>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p><p>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p><p>⑤联系:光反应产物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p><p>3、叶绿体的色素</p><p>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p><p>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p><p>4、叶绿体的酶</p><p>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p><p>5、光合作用的意义</p><p>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p><p>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p><p>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p><p>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p><p>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p><p>7、光合作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p><p>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p><p>后者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在较弱光照下生长的植物,其光反应进行较慢,所以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没有随之增加。光照增强,蒸腾作用随之增加。</p><p>8、在光合作用中由强光变成弱光时,[产生的H]、ATP数量减少,此时C3还原过程减弱,而CO2仍在短时间内被一定程度的固定,因而C3含量上升,C5含量下降,(CH2O)的合成率也降低。CO2浓度降低时,CO2固定减弱,因而产生的C3数量减少,C5的消耗量降低,而细胞的C3仍被还原,同时再生,因而此时,C3含量降低,C5含量上升。</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