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
<p>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优学生物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这篇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p><p>2023年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p><p>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小题每题1分,21-3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p><p>1.“人工合成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且能正常侵染人体细胞并能在人体细胞中繁殖。”对此报道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A.该病毒能独立代谢 B.具有细胞结构</p><p>C.说明人工制造了生命 D.说明人工制造了生物</p><p>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p><p>A.病毒虽没有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p><p>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能通过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更新</p><p>C.病毒也是一个系 统</p><p>D.森林里的所有植物不属于任何一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p><p>3.图中1代表乙肝病毒、2代表乳酸菌、3代表灵芝、4代表变形虫,那么能正确反映真核、原核生物关系的图形是()</p><p>4.下列有关光学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显微镜在目镜10×物镜10×时,可以观察到16个细胞充满视野,后放大于目镜10×物镜40×时,视野内大致只能看到4个细胞</p><p>B.光学显微镜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p><p>C.在低倍镜下看清了物像,移至正视野正中央后,换高倍物镜(镜头没有破 损和污染),调好亮度和细准焦螺旋后却看不清了,有可能是装片放反了</p><p>D.视野中物像是顺时针移动的,实际上是逆时针移动的</p><p>5.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将一切细胞生物统一起来</p><p>B.证明了所有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p><p>C.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p><p>D.强调了新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从老细胞中产生的</p><p>6.如图表示细胞中基本元素或主要化合物占细胞鲜重含量的柱形图,以下按④③②①顺序排列,正确的是()</p><p>A.蛋白质、水、脂质、无机盐和糖类</p><p>B.无机盐和糖类、脂质、水、蛋白质</p><p>C.C、O、H、N</p><p>D.N、H、C、O</p><p>7.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在改变操作方法后也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p><p>B.花生油的鉴定不宜用苏丹III染液</p><p>C.鉴定蛋白质时,可用双缩脲</p><p>D.鉴定蛋白质时,应先加2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等量的B液均匀</p><p>8.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个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3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肽酶P可以催化3处的化学键断裂</p><p>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p><p>C.该肽链中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p><p>D.上图所示肽链肯定由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p><p>9.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适宜做该实验的材料</p><p>B.含RNA的区域被吡罗红染色剂染成红色</p><p>C.含D NA的区域被甲基绿染色剂染成绿色</p><p>D.实验过程中,需要先在低倍镜下选择染色均匀且色泽深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p><p>10.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p><p>A.磷脂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p><p>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 可由高尔基体合成</p><p>C.胆固醇存在于动植物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上</p><p>D.有些胆固醇不但不能清除血脂,可能还会导致血脂于血管壁上堆积</p><p>11.某五十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第五十位为甘氨酸(R基为—H)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多肽中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p><p>A.肽键数目减少4个 B.氢原子数目减少10个</p><p>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1个 D.氧原子数目减少2个</p><p>12.某研究人员对大豆组织、兔子组织、HIV病毒、破伤风杆菌、黄曲霉菌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下相关分析结论不正确的是()</p><p>A.含有水、DNA、RNA、肝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兔子组织</p><p>B.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大豆组织和黄曲霉菌</p><p>C.只含有蛋白质和RNA成分的样品是HIV病毒</p><p>D.既含有DNA又含有RNA的样品是大豆组织、兔子组织、破伤风杆菌和黄曲霉菌</p><p>13.在早春,农作物播种往往会加盖地膜,对这种操作叙述不正确的是()</p><p>A.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促进种子萌发</p><p>B.有利于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水分过度散失,促进种子萌发</p><p>C.有利于提高膜内CO2浓度,促进幼苗光合作用</p><p>D.有利于保持土壤温度,促进幼苗根系的细胞呼吸,促进对无机盐的主动吸收</p><p>14.下列关于“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p><p>A.制备时应该选用鸡成熟的红细胞</p><p>B.制备原理是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p><p>C.取得的新鲜血液过于浓稠应该用适当的清水 稀释</p><p>D.实验中可用引流法使细胞吸水,涨破后还要运用差速离心分离法来制取细胞膜</p><p>15.分析以下四种细胞器,错误的说法是()</p><p>A.丁能决定细胞的分裂方向,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细胞中</p><p>B.乙是由单层膜围成的网状结构,甚至可以核膜外模、线粒体外膜相连</p><p>C.丙内含有多种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p><p>D. 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和rRNA,没有磷脂</p><p>16.下图为一种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代表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p><p>A.图中a、b和c依次表示核糖体、内质网和分泌小泡</p><p>B.物质X的加工和分泌过程说明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始终是具有直接联系的</p><p>C.该激素蛋白的加工过程所经过的细胞器是b、d</p><p>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p><p>17.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p><p>B.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也能实现物质跨膜运输,穿越两层磷脂分子</p><p>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其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的特异性都有关</p><p>D.甘油通过自由扩散的形式进入细胞,与磷脂分子的选择性有关</p><p>18.下图中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蔗糖不能通过该半透膜,而水分子可以,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漏斗内液面上升,烧杯中液面下降,是由于水分子单向由烧杯中跨半透膜向漏斗内扩散的结果</p><p>B.达动态平衡时,漏斗内外浓度相等</p><p>C.若达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会高于烧杯中液面出现一个稳定的高度差,若由漏斗颈向漏斗内加入一定量清水后再达平衡时,漏斗内液面的与烧杯中液面的高度差会较之前首次平衡时变小</p><p>D.若达平衡后,漏斗内液面会高于烧杯中液面出现一个稳定的高度差,若由漏斗颈向漏斗内加入一定量清水后再达平衡时,漏斗内液面的与烧杯中液面的高度差会较之前首次平衡时不变</p><p>19.下列对各种物质运输方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p><p>A.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K+</p><p>B.人的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p><p>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p><p>D.CO2过植物叶片气孔的方式是自 由扩散</p><p>20.在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有关叙述正确的是()</p><p>A.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一定要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为材料</p><p>B.动物细胞没有液泡,不能发生渗透作用</p><p>C.成熟植物细胞的原生质相当于一层半透膜</p><p>D.植物的干种子没有大液泡,但仍能渗透作用吸水</p><p>21.有关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等质量的三种干种子用水浸泡,吸水最多的是大豆种子</p><p>B.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砖红色</p><p>C.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呈紫色</p><p>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基本相同</p><p>22.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p><p>B.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p><p>C.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p><p>D.该实验的大致步骤顺序是①取材②水解③冲洗④染色⑤制片⑥观察</p><p>23.某实验室实验中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胰腺细胞,测得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内质网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p><p>A.该胰腺细胞产生的分泌性蛋白质中可能不全含有35S</p><p>B.图甲中的b与图乙中的d是同种细胞器,图甲中的c与图乙中的f也是同种细胞器</p><p>C.图乙中d、e、f的膜面积变化不同,说明它们之间没有联系</p><p>D.胰岛素的分泌也需要高尔基体</p><p>24.Na+-K+泵是一种常见耗能型载体。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由此可知()</p><p>A.该载体不具有特异性</p><p>B.Na+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p><p>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与Na+和K+通过Na+-K+泵的跨膜运输的方式相同</p><p>D.Na+-K+泵对维持动物细胞的渗透压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p>25.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细胞液浓度变化过程是( )</p><p>26.有关下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p><p>A.观察线粒体的实验中先要杀死固定细胞,防止溶酶体酶的水解破坏</p><p>B.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盐酸还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混合染色剂进入细胞,且利于混合染色剂与DNA结合</p><p>C.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试验中使用斐林试剂能确定是否含有葡萄糖</p><p>D.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不一定要用显微镜</p><p>27.植物细胞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将带“皮”的半边茎插入两烧杯中,如右图所示。已知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30 min后出现的形状如图,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p><p>A.由于甲中是高渗溶液,乙中是低渗溶液,所以就出现了甲内卷,乙外翻的现象</p><p>B.由于甲是高渗溶液,乙是低渗溶液,甲吸水乙失水,所以就出现了甲内卷,乙外翻的现象</p><p>C.由于甲是高渗溶液,乙是低渗溶液,甲失水乙吸水,又由于b侧的细胞壁比a侧的细胞壁薄,b侧细胞伸缩性更大,所以就出现了甲内卷,乙外翻的现象</p><p>D.由于甲是高渗溶液,乙是低渗溶液,甲失水乙吸水,所以就出现了甲内卷,乙外翻的现象</p><p>28.现有两瓶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和0.5g/mL的葡萄糖溶液。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设计了两实验。左侧加一定体积量的0.5g/mL的蔗糖溶液,右侧加入等体积量的0.5g/mL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至两侧液面稳定后再往左侧加入少量蔗糖酶溶液(蔗糖酶体积可忽略不计),(注:图中半透膜允许溶剂和单糖通过,但不允许二糖通过),对于两侧液面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p><p>A.两侧液面先不变,加酶后右侧液面下降,左侧液面上升,最后两侧液面齐平</p><p>B.先是右侧液面上升至高于左侧液面的某一高度,加酶后右侧 液面立即下降,左侧液面立即上升,最后达两侧液面齐平</p><p>C.先是右侧液面上升至高于左侧液面的某一高度,后又左侧液面上升至高于右侧液面的某一高度达稳定状态。加酶后左侧液面先继续上升一小段后再下降,最后达两侧液面齐平</p><p>D.先是右侧液面上升至高于左侧液面的某一高度,后又左侧液面上升至高 于右侧液面的某一高度达稳定状态。加酶后左侧液面立即下降,最后达两侧液面齐平</p><p>29.下列有关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血液透析膜是选择透过性膜</p><p>B.生物体内的所有膜都是生物膜</p><p>C.膀胱膜只是半透膜,没 有选择透过性</p><p>D.核膜也是选择透过性膜</p><p>30.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线粒体的内膜较外模选择性更强是因为内膜蛋白质含量更高</p><p>B.核孔对进出的物质也有选择作用</p><p>C.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p><p>D.核仁与细胞内某种RNA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p><p>这篇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