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1:35:54

2023年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p>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物质的跨膜运输,下面是2023年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希望对考生有帮助。</p><p>(一)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p><p>运输方向特点图例实例</p><p>【口诀记忆】</p><p>跨膜运输三类型,自由、协助和主动,</p><p>自由、协助高到低,主动运输逆着行;</p><p>胞吞、胞吐非跨膜,不需载体需耗能,</p><p>大分子颗粒来进出,全靠膜的流动性。</p><p>(二)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分析</p><p>1.生物模型</p><p>(1)物质浓度(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p><p>(2)氧气浓度</p><p>(3)温度</p><p>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酶的活性,因而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p><p>【特别提醒】</p><p>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分析:</p><p>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p><p>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p><p>③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载体;能量。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p><p>2.规律归纳</p><p>(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加快时,主要是因为细胞膜上运输该物质的载体蛋白的数量有限。主动运输还可能受细胞内能量供应的限制。</p><p>二、方法技巧点拨</p><p>(一)如何快速准确判定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p><p>1.根据分子大小判断。</p><p>2.根据运输方向判断: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p><p>3.列表比较: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膜泡运输。</p><p>运输方向图解实例备注</p><p>胞吞细胞外→细胞内白细胞吞噬细菌等</p><p>胞吐细胞内→细胞外神经递质的分泌、蛋白质类激素释放等①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性②需消耗能量,不需载体蛋白的协助</p><p>(二)特殊情况下物质的穿膜问题</p><p>1.分泌蛋白从合成、运输到排出细胞外是通过出芽形成小泡的方式即胞吐进行的,不穿过细胞膜,因而通过的膜的层数应为0层。</p><p>2.细胞核内外的大分子如蛋白质、信使R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未通过膜结构,因而通过膜的层数为0层。</p><p>三、易混知识点睛</p><p>(二)细胞内其他物质</p><p>1.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是通过核孔,而不是通过胞吞、胞吐。</p><p>2.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而对无机盐离子则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因此可以说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p><p>3.胞吞和胞吐不是跨膜运输:(1)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转运)和被动运输(转运),是由物质直接穿过细胞膜完成的,是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方式,其动力来自于ATP或物质浓度差。</p><p>(2)胞吞(内吞)和胞吐(外排)是借助于膜的融合完成的,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与膜的流动性有关,靠ATP提供动力。</p><p>2023年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优学生物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考生物复习必备考点: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